(共15张PPT)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1.了解有关王湾的文学常识。
2.理解诗句的含义;进而理解
诗歌的主题思想。
3.背诵并默写全诗。
学习目标
王湾(公元693年~751年),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官洛阳尉。早有文名,往来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其诗流传不多。
唐诗
律诗
绝句
五言
七言
律诗的特征
1.共有八句
2.二、四、六、八句押韵
3.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4. 颔联对偶句,颈联对偶句
解题
思考:
题目中“次”、“北固山”分别什么含义?
次:停宿。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尾联)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诵诗歌
理诗意
旅途在青山之外,行舟于绿水之中。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江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露春意。思念故乡的书信,送到什么地方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客 路 青 山 外,行 舟 绿 水 前。
潮 平 两 岸 阔,风 正 一 帆 悬。
客 路、行 舟: 点出在旅途之中。
青 山、绿 水:描写景色,暗藏忧郁之情。
潮 平 、岸 阔:描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
波平浪静之景。
内容理解
海 日 生 残 夜,江 春 入 旧 年。
乡 书 何 处 达,归 雁 洛 阳 边。
海 日、 江 春——写拂晓行船所见的春景
乡 书、归 雁:点出全诗的感情——淡淡的
思乡愁绪。
残 夜、 旧 年——却使人产生惆怅之情
赏诗句
1、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和风吹来,一叶白帆高高悬挂,船一路顺风行去。
2、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你如何理解本句中蕴涵的哲理
“生”“入”采用拟人的手法,将“日”
“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红日驱走黑暗,春意驱走寒冷,蕴含着旧事物孕育着新事物的生活哲理,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尾联直接表达感情,同时呼应上文 ,使全文笼罩一层思乡情绪.
主 题
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中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作者因两岸风景引起旅途乡愁,又写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胸襟.
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乡愁诗。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乡愁诗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思乡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结”,一个套在炎黄子孙身上的“结”。在你所积累的诗歌中,哪些诗句抒写了乡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拓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