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中八年级语文第一次综合测试卷(2013、04)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19分)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我在上面呆了很长的时间,好像在天空中líng(▲ )云的仙女一样。从那以后,我常在这棵月宫仙桂上尽兴玩shuǎ(▲ ),冥思xiá(▲ )想,áo(▲ )游在美妙的梦境中。
2.古诗文名句填空。( 6分)
(1) ▲ ,松柏有本性。
(2) ▲ ,坐看云起时。
(3)有着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 ▲ ,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代表诗人美好祝愿的句子 ▲ , ▲ 。(《水调歌头》)
3.名著阅读:(4分)
(1)、《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 ▲ 故事,它的作者是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______________。
(2)、《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幻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本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试举一角度加以说明。
4.综合性学习。(5分)
(1)请你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2012年12月10日,当地时间4点30分(北京时间晚11点30分),诺贝尔颁奖仪式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我国作家莫言在出席颁奖典礼后,还将参加随后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举行的诺贝尔晚宴,与约1300人一起共同庆祝这一荣耀并发表5分钟左右的颁奖感言。(2分)
(2)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典礼上,组委会给莫言作品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在我们的阅读经历中,我们也有自己心中的“诺贝尔文学奖”。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本名著,写一个颁奖词!(不超过30个字)(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0分)
(一)、 夕照透入书房(11分)
(1)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
(2)此刻,书房已经暗下来。到处堆放的书籍文稿以及艺术品重重叠叠地隐没在阴影里。
(3)暮时的阳光,已经失去了白日里的咄咄逼人;它变得很温和,很红,好像一种橘色的灯光,不管什么东西给它一照,全都分外的美丽。首先是窗台上那盆已经衰败的藤草,此刻像镀了金一样,蓬勃发光;跟着书桌上的玻璃灯罩,亮闪闪的,仿佛打开了灯;然后,这一大片橙色的夕照带着窗棂和外边的树影,斑斑驳驳投射在东墙那边一排大书架上。阴影的地方书皆晦暗,光照的地方连书背上的文字也看得分明。《傅雷文集》的书名是烫金的,金灿灿放着光芒,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
(4)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地永存 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能够准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所以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
(5)当夕阳移到我的桌面上,每件案头物品都变得妙不可言:一尊苏格拉底的小雕像隐在暗中,一束编辑(得)细细的光芒从一丛笔杆的缝隙中穿过,停在他的嘴唇之间,似乎想撬开他的嘴巴,听一听这位古希腊的哲人对如今这个混沌而荒谬的商品世界的醒世之言。但他口含夕阳,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
(6)昨天的哲人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这样说来,一声不吭的原来是我们自己。
(7)陈放在桌上的一块四方的镇尺最离奇。这个镇尺是朋友赠送给我的。它是一块纯净的无色玻璃,一条弯着尾巴的小银鱼被铸在玻璃中央。当阳光透入,玻璃非但没有反光,反而由于纯度过高而消失了,只有那银光闪闪的小鱼悬在空中,无所依傍。它圆瞪眼睛,似乎也感到了一种匪夷所思。
(8)一只蚂蚁从阴影里爬出来,它走到桌面一块阳光前,迟疑不前,几次刚把脑袋伸进夕阳里,又赶紧缩回来。它究竟畏惧这奇异的光明,还是习惯了黑暗 黑暗总是给人一半恐惧,一半安全。
(9)人在黑暗外边感到恐惧,在黑暗里反倒觉得安全。
(10)夕阳的生命是有限的。它在天边一点点沉落下去,它的光却在我的书房里渐渐升高。短暂的夕阳大概知道自己大限在即,它最后抛给人间的光芒最依恋也最夺目。此时,连我的书房里的空气也是金红的。定睛细看,空气里浮动的尘埃竟然被它照亮。这些小得肉眼刚刚能看见的颗粒竟被夕阳照得极亮极美,它们在半空中自由、无声和缓缓地游弋着,好像徜徉在宇宙里的星辰。这是惟夕阳才能创造的景象——它能使最平凡的事物变得无比神奇。
(11)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挪到我的书架最上边的一格。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限明媚。那里摆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雪白的身子,彩色翅膀,特大的黑眼睛,威武又神气。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可是此刻,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这叫声似乎也感动了夕阳。一瞬间,高高站在书架上端的泥公鸡竟被它最后的阳光照耀得通红,好似燃烧了起来。(选自《文汇报》2005年12月12日)
5.作者在书房中享受到夕照穿窗带来的哪些“异样的神奇” (不超过30个字) (3分)
6.第(4)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 ” (2分)
7.第(7)段中的小银鱼和第(8)段中的小蚂蚁在描写上有什么异同点 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说明。(4分)
8.文章最后一段重笔叙写书架上面“幸存下来的泥公鸡”,这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孝心无价(9分)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的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热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人类的大师?我也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政治性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期冀的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远无法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的往事,“孝”是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远无法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处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山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们父母健在的光阴。
9.根据语境,说说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意思。(2分)
(1)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的蹉跎?
(2)可惜人们忘了,……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10.作者在文章中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那是什么呢?(2分)
11.作者把不孝敬父母看作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原话)(2分)
12.最后的结尾句作者深情满怀,语重心长,你读了后想想,该怎样对待你的父母呢?(3分)
三、古诗文阅读(21分)
(一)、山中问答(3分)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杳然:远去的样子。
13.“诗眼”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是诗歌内容主旨的凝聚点。这首诗的“诗眼”是“_____”字。(1分)
1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情?(2分)
(二)、送东阳马生序(8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5.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1)无从致书以观 致:__________ (2) 走送之 走:__________
(3)援疑质理 质:__________ (4) 俟其欣悦 俟:__________
16.请将“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一句翻译为现代汉语。(2分)
17.选段分别从哪两方面叙写了作者的求学之难 (2分)
(三)、动筒尝于国学(10分)
动筒(1)尝于国学(2)中看博士论难(3)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4) 几人未着冠 ”博士曰:“经传无文。”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5)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未着冠者有四十二人 ”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
注释:①动筒:人名。②国学:京师官学的通称。③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辩论。④着冠:成年。⑤岂合:怎么能。
注释:大:敬词,对对方的尊称。
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①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 尝_____ ②达者七十二人 达_______
③经传无文 文___________ ④博士无以对 对_______-
19.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据何文,以知之?(2)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20.请举动筒或博士(任选)角度,谈谈给你的启示。(2分)
四、作文(40分)
吴均以山水为乐,宋濂以读书为乐,陶渊明以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你的生活中一定也充满了快乐。请以“我以____________为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2、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邵中八年级语文第一次综合测试卷(2013、04)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19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líng( )云 玩shuǎ( ) 冥思xiá( )想 áo( )游
2.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著阅读:(4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性学习。(5分)
(1)请你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本名著,写一个颁奖词!(不超过30个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0分)
5.(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分)
9.(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分)
11.(2分)
12.(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阅读:(24分)
13.“ ”(1分)
14.(2分)
15.(4分) (1)致:__________ (2) 走:__________(3)质:__________ (4) 俟:__________
16. 请将“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一句翻译为现代汉语。(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段分别从哪两方面叙写了作者的求学之难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① 尝_____ ② 达_______ ③ 文_______ ④ 对_______
19.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据何文,以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作文(40分)
100字
200字
300字
节 400字
500字
600字
语文评分标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1.凌、耍、遐、遨
2.略3.(1)诺第留斯号潜艇 凡尔纳
(2)围绕大胆的想象、惊险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等角度来回答皆可。
4.(1)莫言出席诺贝尔颁奖典礼并发表获奖感言(2)提示:将作品特点表现出来。
现代文阅读
5.使被照物分外美丽,使案头物品妙不可言,使平凡事物无比神奇。第一、二层各包括三个具体事物,第三层包括二个具体事物,答不全面相应扣分。(意思对即给分)
6.①只有思想和精神才能永存,只有文字才能让思想留传,文字就像我们的生命一样重要(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来对待文字工作)。(三层意思前后相连,意思对即可给分)
7.同:均突出了神态、动作描写。如写小银鱼“瞪圆眼睛”,写小蚂蚁“迟疑不前”、“赶快缩回来”,把两个小生灵刻画得惟妙惟肖,仿佛就在眼前。(只抽象说不作具体分析适当扣分)异:一真一假,一写静态,一写动态。
8。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民俗文化的挚爱及对其前景的忧虑和呐喊;用形象的事物引起人们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关注。(要突出关键词“挚爱”、“忧虑和呐喊”和“关注”)
9.(1)把时光白白地耽误。(2)经不起一点打击。
10.“我也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
11.“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12.例如:我们要孝敬父母,体贴父母,体谅父母的难处。现在我们要好好学习,满意的分数就是对辛勤工作的父母的最大回报!
三、古诗文阅读
13. “闲” 14.闲适自在,喜爱自然
15.(1)得到,获得 (2)跑 (3)询问 (4)等,等待
16.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像结成的冰块一样坚硬,手指不能弯屈伸直,(我)也不敢放松学习。
17。(1)得书难:(2)拜师难18.①曾经· ②贤达 ③文字记载 ④应对、回答。
19.①根据什么文章知道的②成年者五六个人,孩童六七个
20.答案:从动筒来说,读书不要望文生义,不要自作聪明;从博士来说,读书不能食古不化,不知变通,不要奉经书为至理,不敢质疑等。
四、作文(基准分3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