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老人与海》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10《老人与海》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1 22:1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三单元单元导读
学习本单元,要联系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体察小说展现的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感受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要了解小说多样化的风格样式,从主题内容、叙事手法、语言风格等多方面入手把握作品独特的艺术成就;总结小说的艺术特点,提升鉴赏小说的能力,并尝试写小小说。
2022年秋学期
第一单元《老人与海》
部编选择性必修上册经典篇目学习设计2022
课程目标
1.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
2.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3.把握小说中的主要内容,精读人物的内心独白,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4.感受主人公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险恶的环境里抗争,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
情境预设
欧阳修曾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我校文学社决定举办一系列文学沙龙活动,本期活动,请大家结合《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与鲨鱼搏斗的情景,谈一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阅读任务一:自主阅读
请同学们为大家介绍你心中的作者——海明威,以及他笔下的《老人与海》。
走近作者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出生于芝加哥郊区一个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言:“几乎没有那个美国人比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这部作品描写西方一带迷惘、颓唐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战后青年人的幻灭感,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是个正直严肃的作家,但他的的创作思想比较复杂。一方面,他“始终是现实生活的一个健全的观察家和理解者”,是一个热爱生活、积极干预生活的入世者;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消极悲观的宿命论者。他的作品中既有永不服输的“硬汉子”形象,同时又常常把描写“死亡”作为自己作品的主要内容,创作风格独特。
写作背景
《老人与海》这篇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1936年4月,海明威在《乡绅》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碧水之上:海湾来信”的散文,其中一段记叙了一位老人独自驾着小船出海捕鱼,捉到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但鱼的大部分被鲨鱼吃掉的故事。当时这件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并觉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但却一直也没有机会动笔写它!
1950年底,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的海》)。到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4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给去古巴访问他的友人们传阅,获得了一致的赞美。
故事梗概
《老人与海》故事的背景是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主角人物是一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男孩。这位风烛残年的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几乎都快饿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认输,而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英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而且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又有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不得不把它们一一杀死,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做为武器。但大马林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竭地拖回一副鱼骨头。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老渔夫,虽然老了,倒霉、失败;但他仍旧坚持努力,而能在失败的风度上赢得胜利。这部小说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也许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相关常识
硬汉形象
硬汉形象是指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渔夫、士兵等,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旺盛的精力,在同充满敌意的世界对抗中殊死搏斗,表现出共同的性格特征:坚强刚毅、勇敢正直,无畏地面对痛苦和死亡,他们都处在尖锐剧烈的外部和内心冲突中,他们都面对严酷的悲剧命运,但无论情况多么严重,困难多么巨大,死神多么可怕,他们都不失人的尊严,不失勇气和决心,表现出临危时的优雅风度。
《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圣地亚哥集中体现了海明威心中的硬汉形象,成为海明威作品中众多硬汉形象最突出而独特的代表。
相关常识
冰山理论
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他说:“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得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作者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大要素,从而也成为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阅读任务二:小组分享——情节梳理
快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部分写了桑地亚哥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几个回合?每一回合的对象是什么?结果怎样?
(自读课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下列表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数 量
老人作战工具
结 局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鲭鲨 星鲨 犁头鲨 星鲨 鲨鱼
数 量 一条 两条 一条 两条 成群结队
老人作战工具 鱼叉 帮着刀子的桨 绑着刀子的桨 短棍 短棍、舵把
结 局 杀死鲭鲨,大鱼被吃掉四十磅 杀死星鲨,大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杀死犁头鲨,刀子被折断 两条星鲨受重伤,大鱼被咬烂一半 老人被打败了,大鱼只剩残骸
快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部分写了桑地亚哥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几个回合?每一回合的对象是什么?结果怎样?
(自读课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下列表格)
阅读任务二:小组分享——情节梳理
对比——力量悬殊的对抗
五次过招,杀死数鲨,活着归来,老人凭借什么?
小说为什么要描绘鲨鱼的凶残?
鲨鱼:接二连三
成群结队
凶残强悍
老人在什么状况下与鲨鱼接二连三进行搏斗的?
老人:年老体衰 精疲力竭
头昏眼花 右手受伤
左手抽筋 没有食物
缺乏武器 孤立无援
坚强的意志
狮性的尊严
高贵的自信
不败的生命准则
直面未来的勇气
硬汉
阅读任务三:小组探讨——赏析形象
本文通过哪些方法来塑造老人的形象?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段,并概况这些语段展现了老人怎样的性格。
人物形象塑造手法
正面描写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
环境烘托
人物衬托
其他
对比、抑扬、白描
阅读任务三:小组探讨——赏析形象
本文的一大特点就是有大量人物的内心独白(独白式心理描写),它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通过赏析内心独白,概括主人公桑迪亚哥的精神特征。
阅读任务三:小组探讨——赏析形象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我没法阻止它攻击我,也许能制服它。
跟它们斗,我要跟它们一直斗到死。
真希望是一场梦,希望根本没有钓上这条鱼,而是独个儿躺在床上铺的旧报纸上。
它们算是把我打垮了,老家伙,你从骨子里累了。
但愿不用搏斗,他想,真希望不用再搏斗了。这次他心里明白,搏斗也是徒劳。
不知道了不起的迪马吉奥会不会欣赏我一举击中鲨鱼的脑袋。
丢了四十磅肉,你的船走起来能更轻快。
船还是好好的,它还算是完好无损。
勇敢
不屈服
疲惫
有摇摆
想放弃
激励自我
乐观
阅读任务三:小组探讨——赏析形象
他想?他说?找找区别。
阅读任务三:小组探讨——赏析形象
想的:现在倒霉的时候就要来了、不过还是得琢磨琢磨、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说的:顺着这条航线走吧、想点儿高兴的事吧、我可以把刀子绑在一只船桨的柄上。
总结:老人想的更多的是一些迷茫、犹豫和危险的事情、但是说出来的大多都是让自己停止恐惧、激励自我的话。海上只有一个孤单的老人,他通过两个自我的对话不停地鼓励自己前行。
原来老人也是有恐惧的,也是有害怕的,他不是神,他是有血有人的人,但是他用自己强大的内心克服了恐惧感,这样的人物塑造十分的真实。
从“他想”,“他说”等字眼能否体现简明的文风?
他想、他说都不带有任何情感,以旁观者角度向观众读者真实客观地传达出老人的内心感受。这样简洁干练的文风避免过多使用描写手法和形容词,体现了冰山原则,海明威这种独特的文风又叫做“电报式”文风。
“电报式”文风:作者不发表观点,将故事用简单干练的文风传递给读者,引发读者思考。
阅读任务三:小组探讨——赏析形象
本文的一大特点就是有大量人物的内心独白(独白式心理描写),它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通过赏析内心独白,概括主人公桑迪亚哥的精神特征。
内心独白忠实地记录了圣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
作用:
展现人物性格,揭示主题
老人是在大海中独自与大鱼、鲨鱼斗争,与海洋斗争,通过独白来展示老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塑造老人硬汉子性格形象,突出了重压下依旧优雅、精神上永不可被战胜的主题。
阅读任务三:小组探讨——赏析形象
阅读任务四:合作探究
文章的结尾是老人拖着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回到了家,那么你认为老人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 请小组讨论。
阅读任务四:合作探究
文章的结尾是老人拖着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回到了家,那么你认为老人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 小组讨论。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一个“硬汉子”形象。
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可以说,这样一个形象,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思想。
阅读任务五:灵魂对话
请你为桑地亚哥写一则颁奖词
写作提示:
颁奖辞的构成
生平事迹的简要概括
人生价值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