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20曹刿论战
(第一课时)
曹刿论战
鲁庄公
曹 刿
任务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要求和方法指导:
1.
读准字音。
2.
读熟练。(至少3遍)
3.
概括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不超过50字。
(方法: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请同学们按暂停键,圈画词语,标注字音,朗读文章,注意读准字音。
曹刿请见
guì
又何间焉
jiàn
肉食者鄙
bǐ
弗敢专也
f%
小惠未遍
biàn
小信未孚
f%
忠之属也
shǔ
公与之乘
chéng
齐师败绩
jì
下视其辙
zhé
夫战,勇气也。
f%
望其旗靡
mǐ
任务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概括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不超过50字。
参考答案: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攻打鲁国,曹刿请见鲁庄公与之论战,并亲自督战。长勺之战,鲁国胜利。
关于这场战争
学贵有疑
齐国为什么要攻打鲁国?
曹刿为什么要参与?
鲁国为什么能打赢?
曹刿是何许人?
曹刿为什么说“肉食者鄙”?
为什么文章没有具体描述战争的过程?
……
背景介绍
十年春,齐国为什么要攻打鲁国?
春秋时期诸侯列国政区图
齐国(齐襄公)
纠
小白
(齐桓公)
鲁国
莒国
逃
逃
齐国(齐桓公)
快速送回
回去很慢
长勺
进攻
齐鲁长勺之战作战示意图
“长勺之战”这是一场恃强凌弱的非正义战争,最终这场战争鲁国以弱胜强。
本文核心问题
齐强鲁弱,为什么在长勺之战中,鲁国能战胜强齐?
《春秋》记载:
十年春,壬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
这场战争,历史上怎么记载的?
《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编年体史书。旧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编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写的。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春秋左氏传》即《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史学和文学著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关于《左传》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
其他体例:纪传体,司马迁的《史记》
国别体,西汉刘向的《战国策》
关于《左传》
《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编年体史书。旧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编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写的。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春秋左氏传》即《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史学和文学著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关于《左传》
《左传》
保存
了
重要
的
历史
资料
,
具有
一定
的
史学
价值
。
同时
,
它
又
善于
剪裁
,
叙事
清
,
描写
人物
生动
,
又
有
一定
晰
的
文学
价值
,
对
后代
散文
的
发
有
很大
的
影响
。
展
任务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要求和方法指导:
1.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字字对译。
2.
注释里没有的,结合学过的知识,根据上下文推断。
4.
按暂停键,先自己尝试逐段翻译。然后再听讲解,做好笔记。
3.
利用工具书。
疏通文意
(第1段)
1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1
2
解析:
2
军队
(
班师
回
朝
、
尊师重教
)
攻打
伐:本义为“用武器击杀”
引申为“砍”
例如“禁止伐木”
引申为“征伐”“攻打”
例如“齐师伐我”
引申为“声讨”
例如“口诛笔伐”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1
2
3
4
5
6
解析:
军队(班师回朝、尊师重教)
1
攻打(口诛笔伐、禁止伐木)
2
请求
3
吃肉的人,这里指当权者
4
参与
5
浅陋,目光短浅(先帝不以臣卑鄙)
6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1
2
3
4
5
6
解析:
军队(班师回朝、尊师重教)
1
攻打(口诛笔伐、禁止伐木)
2
请求
3
吃肉的人,这里指当权者
4
参与
5
浅陋,目光短浅(先帝不以臣卑鄙)
6
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接见。他的同乡人说:“当权者谋划这件事,你又参与什么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宫)拜见(庄公)。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业,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1
2
3
4
5
6
解析:
凭借
1
安身
2
独自享有
3
把
4
回答
5
7
遍及
6
跟从
7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业,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1
2
3
4
5
6
7
凭借
1
安身
2
独自享有
3
把
4
回答
7
遍及
5
跟从
6
解析: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没有遍及群众,群众是不会跟从的。”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1
2
3
4
5
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1
虚夸,夸大
2
实情
3
使信服
4
赐福,保佑
5
解析:
鲁庄公说:“用来祭祀的祭品,(我)不敢虚报,一定如实禀告神。”(曹刿)回答说:“小信用未能使神信服,神不会保佑您。”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
2
3
4
5
6
7
8
解析:
诉讼事件
1
虽然
2
明察
3
诚实,诚心
4
可以
6
请允许
8
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5
“为人谋而不忠乎?”
凭借
7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弄清楚,一定诚心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9
跟随
9
思考: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战前分析。
疏通文意
(第2段)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1
解析:
击鼓进军,“之”补足音节,不译。
1
鲁庄公同曹刿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作战。庄公将要击鼓进军。曹刿说:“不行。”齐军三次击鼓后,曹刿说:“可以了。”
“鸣金击鼓”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1
解析:
大败
1
2
3
4
5
驱车追赶
2
车轮碾出的痕迹(南辕北辙)
3
车前的横木
4
追,追击
5
(随波逐流、舍本逐末)
齐军溃败。鲁庄公将要驱车追赶齐军。曹刿说:“不行。”向下查看齐军车轮的印迹,又登上横木远望,说:“可以了。”于是追击齐军。
思考:第二段写了什么内容?
战争过程,大败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1
既:本义“吃完饭”
引申为“完尽”
虚化为“已经”
即:本义“就食”
引申为“走近”“靠近”“接触”“就在”“就是”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1
2
3
7
4
5
6
已经
1
解析:
战胜
2
(共克时艰)
原因,缘故
3
(无缘无故)
振作、鼓起
4
第二次
5
穷尽
6
(竭尽全力)
充满,士气旺盛
7
(热泪盈眶)
(鲁国)已经战胜了齐军,鲁庄公问曹刿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耗尽而我军的士气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
解析:
2
3
推测,估计
1
(变幻莫测)
埋伏
2
倒下
3
(所向披靡)
(齐国)是大国,是难以推测的,害怕有埋伏在那里。我看见他们的车印混乱,望见他们的战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
思考: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
战后分析。
任务三:以“论”为核心,梳理情节
论
作战之前,__________
作战过程,__________
作战之后,__________
任务三:以“论”为核心,梳理情节
论
作战
之前
,
__________
作战
过程
,
__________
作战
之后
,
__________
论作战条件
大克齐师
论获胜原因
任务三:以“论”为核心,梳理情节
论
作战
之前
,
作战
过程
,
作战
之后
,
论作战条件
大克齐师
论获胜原因
详
略
详
课堂小结
这
节
课
我们
初步
阅读
了
文章
,
了解
了
《
曹刿
论战
》
的
主要
内容
,
借助
注释
和
工具书
,
梳理
了
文
意
。
弱小
的
鲁国
到底
为什么
能
战胜
强大
的
齐国
呢
?
希望
同学们
能够
熟读
成
诵
,
掌握
重要
词句
,
努力
做到
课
内
知识
的
迁移
和
勾连
,
提升
自己
利用
上下文
推断
的
外
能
。
力
下
节
课
继续
探究
。
我
们
再 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