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阳初中八年级地理学科二次备课稿
备课人: 审核人:
章节课题 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学会分析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每类干湿地区的分布范围。 3、了解我国的特殊气候及其特征。
教学重点 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分布区
教学难点 季风气候的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辅助手段
教学流程与知识点 师生双边活动及设计意图 个性化修改
一、情景导入:复习提问气候的两大要素,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课题,上节我们学习了气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气候的第二大要素降水。看看降水有什么样的特点 二、探究新课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板书) 学习任务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35页和图2——26 “中国年降水分布图” 和“四城市降水柱状图”,解决以下问题: (1)、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是否均匀,有何分布规律? (2)、降水如此分布的原因是什么? 师总结: 我国降水的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海因素,另一个方面是夏季风的因素。引出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学习任务二 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阅读,回答 (1)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降水在季节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小组讨论探究:降水有如此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总结:中国降水在夏秋季节降水多,冬春季节降水少。原因主要是由夏季风形成的锋面雨带的进退规律决定的。 PPT展示雨带的进退规律,让学生总结出中国南北方的雨季的长短。 当堂记忆:留出三分钟时间给学生记忆重点知识。 学习任务三 干湿地区(板书) 自主学习:自学课本P37页,找出:(1)干湿地区的划分的依据:(2)中国的四类干湿地区。 老师总结: 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划分了不同的干湿地区。 中国总共划分成了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老师引导学生找出四类地区的分界线,即800mm、400mm 、200mm等降水量线。找出它们各自经过的主要地区。 学生思考: 1.新疆西北部有半干旱地区的原因? 2.黑龙江西北有湿润地区的原因? 三、总结: 新疆西北部是因为能收到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气流影响。黑龙江西北部有湿润地区是因为那里维度高,蒸发量少 四、布置作业 师生共同分析广州、武汉、乌鲁木齐三个城市降水量变化,探究降水量空间分布趋势。 共同分析我国干湿情况,探究临洮县干湿情况。 结合季风区分布,师生探究临洮县所处位置与季风区关系。 探讨我国各种特殊天气中,在临洮县会出现哪些
板书设计: 风向 性质 范围 冬季风 偏北 干冷 大部分 夏季风 偏南 暖湿
本课时易错点记录:
课后反思:
审阅人: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