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灰雀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5 灰雀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2 11:4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灰雀》
教学目标 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3个字,会写“郊外养病”等12个词语。 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能找出体现列宁和小男孩爱灰雀的语句。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抓住人物心理,读出人物语气的朗读方法。 教学难点:能带着问题,通过对话揣摩人物心理,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和男孩知错能改的品质。
教学 课时建议 本课建议教学 2 课时
教学流程 预设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环节一: 图片导 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列宁的挂图及背景资料。 课件出示灰雀的图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灰雀的样子。3.引出课文题目并质疑。 读一读课件中列宁的资料,互相交流 课 前 查找 的 资料。 观察灰雀图片,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灰雀的样子。 看到题目,想象一下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教师可简单地介绍一下列宁的相关资料。
环节二: 初读课 文,品味 可爱 引导学生读课文,画出描写灰雀的句子,并体会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的。 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课件相机出示描写灰雀的相关句子。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灰雀的可爱、漂亮、活泼。 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法住“外形、声音、动作”三个方面来简要介绍一种熟悉的动物。 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灰雀的句子,同桌之间交流做标记的地方,对感兴趣的地方进行讨论。 结合相关句子谈一谈自己的 (1) 抓 住 “ 粉红”“ 深红”“ 婉转地歌唱”“ 惹人喜爱”,想象灰雀的样子,体会灰雀 的可爱之处,并有 在揣摩描写灰雀的语时,可以通过课件出示灰雀的形象,播放灰雀婉转的歌声等,引导学生获取真切的感受, 并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学生口语表达结后,可以让学生再说说哪些是描写外形的,哪些是描写声音的,哪些是描写动作的,以巩固 所学的,促进知识点有
感 情 地 朗 读 。 (2)① 了解课文是从外形、声音、动作三个方面来描写灰雀的。 ②运用写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口 语表达。 效迁移。
环节三: 品析词 句,感受形象 1.默读课文3-12自然段,提出默读要求: 默读课文,思考:列宁和小男孩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圈画出相关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时,他们心里分别想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适当地在书上做批注。 组织学生交流, 展示学习成果。 体会列宁的人物形象。 (1)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①抓住“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 ……带来面包渣和谷粒”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并指导朗读。 ②抓住“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体会列宁心中的焦急、担心,进一步体现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指导朗读体会列宁的心情。 ③抓住“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 … 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体会列宁找不到灰雀时焦急的心情和对灰雀的喜爱。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 ④抓住“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它怕冷。”体会列宁内心的难过和对灰雀的关心。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 ⑤ 抓住“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惋惜之情。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 (2)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呵护。 ①抓住“ 列宁看看男孩, 又看看……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呵护。 ②抓住“列宁也没再问…男孩是 诚实的” 体会列宁对男孩的信任、尊重、关爱。 1.根据默读要求自学。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画相关语句。 揣摩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时,他们心里分别想的是什么。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在书上做批注。3.在教师的组织下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交流对列宁的感受。 (1)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①抓住“每次、都要、仰望、经常” 等词语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朗读时要抓住关键词 语,边读边想象画面。 ②设身处地地想 象:列宁没有找到灰雀后,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带着这样的心情朗读好句子。 ③体会列宁找不到灰雀的焦急心情, 用急切的语气读这句话。 ④用低沉缓慢的的语气读这句话,品出列宁内心的难 过。 ⑤揣摩出列宁的惋惜之意,试着读出惋惜的语气。 学生刚进入中学 段,自主学习的习惯可能还没有养成,因此, 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要加强指导,如边读边想的习惯,边读边批注的习惯等。
在学习列宁和男孩的对话部分时,先让学生自己朗读,边读边静心体会人物的心理,同时想象人物对话时的语气、神态、动作,也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填写提示语,再分角色练习读对话内容。以此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自己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中要注重将课文主旨的示和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特别是可以抓住“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这话引导学生想象男孩此刻的心理,通过补白性的想象练习, 在明白课文主旨的同 时,通过朗读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要在学生熟读课文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体会男孩的知错就改。 ① 抓住“ 男孩说: 没… 我没看见。” 想象男孩此刻的心理活动。 ② 抓 住 “ 男 孩 看 看 列 宁 , 说:“会飞回来的……… 它还活着。” 揣摩男孩此刻说话的语气。 ③抓住“第二天,列宁来到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体会男孩知错就改的诚实品质。 想象说话:男孩站在白桦树旁, 低着头,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4.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第2~10 自然段,加深体会。 (2)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呵护。 ①联系全文内容 想:男孩已经知道错了,在列宁的提示下把灰雀送了回来,说明他已经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所以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而问灰雀。 ②自由交流:你喜欢列宁的这种教育方式吗 为什么 朗读体会列宁对男孩的信任、尊重、关爱。 体会男孩的知错就改。 ①交流男孩在说这句话时的心情,并试着用“吞吞吐 吐”的语气来读带省略号的句子。 ②交流:男孩为什么这么肯定灰雀会飞回来 从男孩的话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读出男孩肯定的语气。 ③朗读体会男孩知错就改的诚实品质4.先在小组内练习朗读课文,再分角色读第2~10自然段,再次体会人物 形象。
环节四: 自我总 结,练习讲解 引导学生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收获。 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复述,讲解故事。 自我总结学习收获( 可以从内容的角度总结,也可以从表达方法的角度总结,还可以从怎样朗读的角度总结等。) 小组内练习讲故事 , 也 可以 演 一 演。 可以引导学生适当关注如何朗读、如何理解、如何表达的策略性知识的总结,如“要读好人物对话,就要了解人物当时的心里想法” 等。
作业评价思路 课后进行小练笔:将刚才介绍的小动物写下来,注重习作交流,在交流中多鼓励,增强表达的兴趣,并在交流中掌握表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