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阳初中八年级地理学科二次备课稿
备课人: 审核人:
章节课题 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辅助手段
教学流程与知识点 师生双边活动及设计意图 个性化修改
一、导入新课 在学习第一章《中国的疆域》时我们就了解到当黑龙江冰天雪地时,海南省已经春耕大忙了,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北气候差异大而形成的自然人文景观。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中国的气候》,首先 我们学习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探讨我国的温度带。 二、探究新课 1、看“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观察: ①、找出0℃等温线。说出它大体通过的山脉与河流名称。 ②、找出一月平均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区域。算一算温差为多少? ③、观察图中等温线的分布有何特点? ④、根据等温线分布特点,说说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总结(1)1月平均气温图中0°C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最低—黑龙江省北部(漠河镇附近)1月平均气温在-32°C以下;最高—南海诸岛1月平均气温在16°C以上;南北温差约50°C。 (3)冬季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 2、思考: (1)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悬殊呢? (2)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 3、观察:①、七月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在多少℃? ②、海南与黑龙江的漠河气温大约相差多少度? ③、七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 ④、根据等温线分布特点,说说我国夏季气温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 总结(1)夏季全国等温线排列稀疏,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为20°C以上,说明我国普遍高温。 (2)黑龙江省北部7月平均气温为16°C,海南省南部7月平均气温为28°C,我国南北平均气温相差仅为12°C左右,气温差别不大。 (3)7月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内部。因为青藏高原地势很高,故青藏高原内部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三、探究学习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光热条件,在我国,习惯上分成五个温度带。阅读《我国的温度带》思考: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是什么?我国共划分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1.读图2-22,23,师生讨论一月零度等温线与我国哪些重要地理事物大致吻合。 2.讨论中问什么夏季南北气温差异不大。 3.结合农作物熟制表,共同商讨农作物熟制分布于我们临洮农作物熟制。
板书设计: 一、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 气候复杂多样 二、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本课时易错点记录:
课后反思:
审阅人: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