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网络之势 品鱼水深情
——《大江保卫战》说课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借网络之势 品鱼水深情》,我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讲读课文《大江保卫战》。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通讯,真实地记叙了1998年夏天解放军几十万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的情景。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语言品味、人格影响的好教材。其中包含的时代背景、危急形势、惊人场面、英雄气概、鱼水深情,光用传统手段学生是难以体味的。
二、学情分析:
新课程要求高年级学生“利用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而作为小学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和自主、协作能力,并有着良好朗读能力和文字感悟能力,所以网络环境下情景的再现、图文对照的学习能促使学生全身心地进入文本。另外,网络教学中信息量的增加为学生深入理解、学会感悟等创造了条件,符合学生对新知识渴求的心理。再次,利用网络的快捷方便可以更多地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的学习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
我打算用两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就重点说说第一课时。
我给第一课时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借助网络活动掌握生字新词的读音,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自主感悟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能力目标:
1、通过在线交流感受,提高表达能力。
2、掌握借助网络自主阅读的方法并养成习惯。
3、提高学生根据需要运用网络浏览、搜索资料、建构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感悟人民子弟兵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精神。
2、树立运用网络自主探究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借助网络平台自主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感悟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无畏、团结抗洪的精神。
[手指网站]这就是我们设计的主题网站
五、教学媒体运用:
主题网站:http://www.vrcai.com/net/djbwz/index.html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首先说说我的课前活动和第一部分:对联导入,奠定基调的教学设计
在课前,我设计了一个互动游戏:对对子。老师出对子学生来对,并说说不同类型的对联包含的不同意思。最后,出示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简单介绍由来和作者顾宪成。通过对对子的活动,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并由这幅对联自然过渡,出示课文中对联: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看起来和顾宪成的对联极为神似,但细细读来,却震撼人心!我请学生一起读一读。说说这幅对联又是写什么的?从而引出课题:这幅对联是98年夏天那场没有硝烟的大江保卫战的真实写照。
读题,解题:说说通过预习,你对“大江保卫战”有了哪些了解?
师相机引导:“大江”是哪条江?“保卫”是保卫什么?
再读课题
这一环节,了解学生预习后对课文的感知情况,并奠定“战”的基调,知道这是不同寻常但又异常激烈的战斗。为学习课文作铺垫。
第二部分:设“练兵房”,自我检测
网络良好的交互性、智能化的及时评判有利于我们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于是在专题学习网站我开辟了“练兵房”在线检测专栏,对学生的预习效果及时检测。
1、师讲解“练兵房”板块的内容:
提醒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入不同的栏目进行检测。
“侧耳倾听”:包括了课文朗读和配套电子文本;文中注音的生词的读音和注音。
“一棰定音”:课文的一类生词和一些易读错的词语,学生进入时会随机显示。可以运用小棰选择正确的读音。
“火眼金睛”:对一类生字和形近字进行辨析选择正确的字。
“开动脑筋”:尝试分段。
2、生进行自我检测
在各个栏目中,我们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了高级和初级的不同功能的反馈性练习,进行全方位的检测。比如在“火眼金睛”中,对有能力的学生,在判断字型正误之后,可以进入“高级检测”修改错字。这样就有别于传统课堂对生字词一刀切地检测方式,更有针对性,突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检查初读,重点检查:
“侧耳倾听C”:长句的朗读
“开动脑筋”,相机贴示分段情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第三部分:以情激情,感受灾情
1、网上观看洪灾的录像资料,创设情境,回到1998那年夏天。
[点示录象]
2、说说感受:看着这波涛滚滚的洪水,你想说什么?能否用几个词语来描绘。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学生通过网络点击进入“放映厅”,生动具体的视频再现,再辅以老师声情并茂的导读,有力地渲染了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课文的情境中,走进了令人心惊肉跳的现场。
3、进入“阅览室”读读记录洪水的这段文字(课文第一自然段),要求:可以参照阅读提示,点击文字上的链接进行浏览思考,感受洪水的凶猛。相机贴示学法:
参照提示,自主阅读
4、生自读,体会
学生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资源,进行自主阅读,教师相机引导,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5、交流感受,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语来体会
根据网页简单介绍教学思路:雨的资料,“……”
6、随机利用网络优势引导:
A、动画演示,师生共同研究长江流域的地形,分析洪灾可能造成的危害,非常直观的体会形势危急
B、根据资料,讨论造成洪灾的原因
7、指导感情朗读。
第四部分:自主学习,品味深情
网络教学并不是进行网上电子阅读,课文的作用不能取代。
1、理清层次:快速读课文的第二部分,看看文中写了哪几个典型事例?
2、相机板贴:
溃堤抢险
铮铮铁汉
群众救星
3、过渡:让我们先去洪灾的第一战场--决堤的九江看看。
师要求:请大家捧起书本,小声读第二小节,边读边想象,看看这里共描写了几个镜头?
4、学生点击“我要批注”链接,选择最感人的镜头进行投票,再进入主题博客。可以点击链接,浏览“相关图片”和“相关影象”帮助阅读。最后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动。
出示学法:结合资料,深入体会
紧扣词句,朗读品悟
在教学活动渗透学法的指导,为第二课时以及今后网上自主学习提供了抓手。
同时,“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样通过网络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落实。
并且,利用博客的交互功能,学生可以选择最感动自己的镜头进行品读批注,相互交流,思维得到碰撞,感悟更加深入。
5、生交流感受,师抓住重点词语引导,体会战士的各种品质,指导朗读。[点击博客]
☆“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重点:联系这段文字,理解为什么说“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画面,还可以自己浏览网页上的图片,加深认识
在此过程中学生能自主通过网络进入“图片展”点击图片[演示],目睹战士们身上被晒蜕了皮等镜头,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感受战士们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学生还可以进入“演播室”点击播放解放军保卫大堤的录像,以声和形再现当年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点示]
学生眼前出现的是人民子弟兵在汹涌的激流中,怎样与洪水搏斗,怎样在泥水中抢运沙包的英勇壮举。此时,学生情感激荡,受到极大的感染和教育。同时,结合四川地震抢险救灾,说说解放军是怎样的“全然不顾”,加深体会。
通过网络提供的生动的影像资料和学生身边发生的事,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战士奋不顾身的英勇气概。这样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落实,学生的自学能力、会话商讨、协作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教师也真正成了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指导者。
☆“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借助高尔基的《海燕》,重点体会战士们高喊这几句话时的心态
语言文字在表达具有模糊性,其表达的内涵有时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借助高尔基的《海燕》,重点体会战士们高喊这几句话时的心态,感受两者异曲同工之妙
☆“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宾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生结合图片和录象资料的浏览,想象交流战士们“浑身上下”的累累伤痕。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点击网页按纽,进行练习,试着谈谈你的感受:读着这幅对联,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仿佛听到了____________。
教学始于对联,最后回归到对联,首尾呼应。最后的再次朗读,读出新的感受,读出新的体会。
6、齐读第二段
第五部分:分层作业,延续真情
教学至此,文本已经深深地打动了学生,我播放为抗洪英雄而创作的歌曲《为了谁》,配以真实可感的抢险画面。学生在立体的音乐和影象中回味文字、升华感情。
语文学习是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课文只是一个范本,只有走出课本进行更广泛地阅读与积累,才能给学生带来更丰硕的收获。于是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我让学生对子弟兵敞开心扉,尽情表达:可以选择“照片展”中最让你感动的图片,复制到“编辑部”给它取个名字或者编辑一段文字说明;可以进入“人物墙”进行网上阅读,摘抄文中最令你感动的句子,放入“回音壁”,简单写写感受。
我还告诉学生:今天的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但是我们的阅读还没有结束。课后你就可以运用今天学到的网上学习的方法阅读课文的其他部分。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设计分层作业,能满足不同学习需求和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的需要,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每个学生都可以敲击键盘,表达心声,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最后,在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这里就不再赘述。
我的说课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