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24 10:1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九年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5题)
1、 下列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 无色 B . 无味 C . 供给呼吸 D . 食品防腐
2、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 . 硬水 B . KMnO4 C . 足球烯 (C60 ) D . Fe2 O3
3、 空气中的某种成分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该成分是
A . 氧气 B . 氮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
4、 要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保护我们的空气。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
A CO B O3 C CO2 D PM2.5
5、 一种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21% ,该气体是 ( )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氮气 D .水蒸气
6、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O2 B.CaO C.H 2 SO 4 D .KMnO 4
7、 有关氧气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 . 液氧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物质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 . 镁带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8、 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A . 铁丝燃烧 B . 氢气燃烧 C . 石蜡燃烧 D . 碳酸受热分解
9、 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A . B
C . D .
10、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 .工业制氧气 B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 C 在空气中点燃木炭 D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11、 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  )
A . 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B . 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
C . 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 D . 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质量
12、 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13、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反应条件省略 )( )
A . 水 → 氧气 + 氢气 B . 铁 + 氧气 → 四氧化三铁
C . 铝 + 氧气 → 氧化铝 D . 石蜡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14、 下面是实验室制氧气的操作: ①给试管加热:②将药品装入大试管;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⑤当气泡均匀冒出后再将收集氧气;⑥熄灭酒精灯:⑦塞紧带导管的塞子,固定试管,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③②⑦①⑤④⑥ C .②⑦③①⑤⑥④ D .②⑦③①⑤④⑥
15、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9题)
1、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可以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红磷。 ( ____ )
2、 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 O 2 _____ CO 2 _____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_____ 78% _____ 0.94% _____
3、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 1 )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 ______ 。
( 2 )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这种说法 ______ (填 “正确”或“不正确”)。
( 3 )因为氮气具有 ______ 的性质,所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
( 4 )菜农定期会向蔬菜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这样做有利于植物进行 ______ 作用。
4、 氧化反应:物质与 _____ (不能说成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_____ :(如:燃烧、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等)
_____ :(如:动植物的呼吸、铁的生锈、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等)
5、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文字表达式:
( 1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 )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在括号内写出基本反应类型
( 1 )木炭燃烧 _____ ( ______ )。
( 2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_____ ( ______ )。
7、 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由 ______ 生成 ______ 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由 ______ 生成 ______ 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8、 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 _____ 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_____ 和 _____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 _____ 的物质(一变两不变)。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9、 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一团棉花放在试管口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5题)
1、 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 1 )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避灾阴凉处干的更快 ______ 。
( 2 )加压时, 3000L 的氧气可装入溶剂为 20L 的钢瓶中 ______ 。
2、 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属于 种元素的粒子;
(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  (填序号);
(3)D中x=  ;(4)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3、 四个集气瓶分别充满了空气、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请你用简单的方法加以鉴别。
4、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反应类型:
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固体 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_____
5、 如图是利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某无色气体.请椐此回答该气体应具有的物理性质(回答两条即可,不能再回答“无色气体”)
四、实验题(共1题)
1、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 实验室用装置 A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欲使用装置 F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水,再将气体从 _______ 端通入 ( 填 “a” 或 “b”) 。
(2) 实验室常用装置 C 代替装置 B 制取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详解】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供给呼吸。但氧气具有氧化性,食品和氧气接触会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因此不能用于食品防腐。故选 D 。
2、 A
【详解】
A 、硬水含有可溶性钙镁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A 正确。
B 、 KMnO 4 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B 错误。
C 、足球烯 (C 60 ) 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C 错误。
D 、 Fe 2 O 3 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D 错误。
故选: A 。
3、 C
【详解】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霓虹灯等。故选 C 。
4、 C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污染物。
【详解】
一氧化碳、臭氧、 PM (大气颗粒物)都属于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属于空气中成分,不是大气污染物,故选 C 。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注意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但不是有毒气体。
5、 B
【详解】
6、 B
【分析】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
A 、氧气由一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 A 错误。
B 、氧化钙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B 正确。
C 、硫酸由氢、硫、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 C 错误。
D 、高锰酸钾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 D 错误。
故选: B 。
7、 B
【详解】
A 、液氧是淡蓝色的,故选项错误;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C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D 、镁带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
8、 C
【详解】
A 、铁丝燃烧是铁和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B 、氢气燃烧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C 、石蜡燃烧是石蜡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正确;
D 、碳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故选 C 。
【点睛】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9、 D
【详解】
A 、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 、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 、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D 、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10、 D
【详解】
A 、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 “ 多变一 ” 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 、在空气中点燃木炭,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 “ 多变一 ” 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D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碳和氧气,该反应符合 “ 一变多 ” 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 D 。
11、 A
【详解】
A 、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如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可用二氧化锰、氧化铜、硫酸铜溶液等作催化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B 、不是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如氮气与氢气生成氨气的化合反应也需要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C 、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
D 、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
【点睛】
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12、 C
【详解】
因在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时,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在不考虑实验操作造成的误差时,因二氧化锰不参加反应,也没有反应生成,理论上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故选 C 。
13、 A
【分析】
【详解】
A 、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B 、铁和氧气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C 、铝和氧气生成三氧化二铝,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D 、石蜡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都是两种物质,不是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
14、 B
【解析】
实验室制取氧气,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将药品装入大试管,塞紧带导管的塞子,固定试管,给试管加热,当导管口开始有均匀气泡冒出后,收集氧气,氧气收集结束,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因此正确的顺序是 ③②⑦①⑤④⑥。
故选 B 。
15、 B
【解析】
A. ,不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不是分解反应;
B.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是分解反应;
C. ,不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不是分解反应;
D. ,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故选 B 。
【点睛】
分解反应的特点:一变多;化合反应的特点:多变一。
二、填空题
1、 ×
【详解】
红磷燃烧生成固体,木炭、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因此不能代替红磷,故错误。
2、 N 2 稀有气体 21% 0.03% 0.03%
【详解】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 78% 、氧气占 21% 、稀有气体占 0.94% 、二氧化碳占 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占 0.03% ;故有:
空气成分 O 2 N 2 CO 2 稀有气体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21% 78% 0.03% 0.94% 0.03%
3、 0.94% 不正确 稳定 光合
【解析】
( 1 )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 0.94% 。
( 2 )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氧气是不易溶于水。
( 3 )因为氮气具有稳定的性质,所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
( 4 )菜农定期会向蔬菜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这样做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 氧 剧烈氧化 缓慢氧化
【详解】
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燃烧、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等属于剧烈氧化;
动植物的呼吸、铁的生锈、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等属于缓慢氧化。
5、 (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
文字表达式的写法:在左边写反应物的名称,右边写生成物的名称,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用箭头相连,然后在箭头的上方或下方注明反应条件。
【详解】
( 1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原理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文字表达式为: ;
( 2 )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有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或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文字表达式为: 或碳酸 二氧化碳 + 水(合理即可);
( 3 )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的反应是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表达式为: 。
6、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化合反应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分解反应
【详解】
( 1 )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碳 + 氧气 二氧化碳;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2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7、 一种物质 两种或两种以上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一种物质
【解析】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点睛】
“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
8、 改变 质量 化学性质 改变
【详解】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称为催化剂。
9、 (1)铁架台(2)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三、简答题
1、 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分子间有间隔,加压能使分子间隔变小
【详解】
( 1 )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比在阴凉处干的更快,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且太阳下温度高,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 2 )加压时, 3000L 的氧气可装入溶剂为 20L 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加压能使分子间隔变小。
2、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分析】(1)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最最外层电子数目为8时为稳定结构(电子层≥2);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元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计算解答;
(4)先判断A与C元素种类,再根据化学式的书写原则书写即可.
【解答】解:(1)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因为AB的核内质子数相同,所以AB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故图中A、B、C、D属于3种元素的粒子;
(2)有图可知: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2+8+x,x=8;故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B;
(3)有图可知: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2+8+x,x=8;
(4)有图可知:A与C分别为镁元素、氯元素,故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MgCl2.
故答案为:
(1)3;(2)B;(3)8;(4)MgCl2.
 
3、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人四个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更旺的,瓶内气体为氧气;木条燃烧变化不明显的,瓶内气体为空气;木条熄灭的,瓶内气体为氮气或二氧化碳。在使木条熄灭的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瓶内气体为二氧化碳;无变化的,瓶内气体为氮气。
4、 磷 +氧气 五氧化二磷 化合反应 氯酸钾 氯化钾 +氧气 分解反应 铁 +氧气 四氧化三铁 化合反应 甲烷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解析】
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②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③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甲烷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点睛】
书写文字表达式时,不要遗忘反应的条件。
5、 考点:
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从观察图示可知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和题干中的“排水法收集”可得答案.
解答:
解:物质的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等是物理性质.观察图示可知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所以密度大与空气的密度;从题干中的“排水法收集”,可知这种气体不易溶于水.
故答案为:不易(或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点评:
本题把气体的收集与物理性质融合与一体考查,题小考点却不小.
四、实验题
1、 2KClO 3 2KCl+3O 2 ↑ b 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详解】
(1) 装置 A 适用于固体和固体药品加热,且没有棉花,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和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 3 2KCl+3O 2 ↑ ;欲使用装置 F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水,长导管是出水管,再将气体从 b 端通入;
(2) 装置 C 带有多孔隔板和活塞开关,关闭活塞开关,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活塞开关,气体输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试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实验室常用装置 C 代替装置 B 制取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