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件--
01 .课前预热
03 .合作探究
02 .新课导入
04 .拓展延伸
CONTENT
课前预热
01
1.理解食物的消化作用。
2.概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3.学会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新课导入
02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糖类、蛋白质、脂肪
水、无机盐、维生素
消化后吸收
直接吸收
都能被人体
直接吸收吗?
消化和吸收是由消化系统完成的。
消化系统的组成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29-31,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消化道有哪些器官构成的 它们的主要功能分别是什么
2.消化腺包括哪些 它们的主要功能分别是什么
合作探究
03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口腔
咽
食道
唾液腺
肝脏
胃
胃腺
胰腺
肠腺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系统的组成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食物进入胃的通道
暂时贮存食物,食物在胃里变成食糜,蛋白质初步分解
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残渣排出
认识消化道的组成
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
你能说出它们有什么功能吗?
口
分泌唾液,初步分解淀粉
唾液腺
肝脏
分泌胆汁,参与脂肪的消化
胰腺
分泌胰液,含多种消化酶,进一步消化蛋白质,脂肪,淀粉
胃腺
分泌胃液,初步分解蛋白质
肠腺
分泌肠液,参与糖类,蛋白质,脂肪分解
消化腺的组成及功能
比较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
肝脏
胰腺
肠腺
胃腺
口腔
小肠
胃
小肠
小肠
消化腺
唾液腺
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胆汁
胰液
肠液
流入何处
消化酶
唾液淀粉酶
胃蛋白酶
含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含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
不含消化酶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牙齿的结构
牙冠
牙颈
牙根
牙釉质
牙本质
牙髓
3
1
2
4
5
6
如果口腔不洁,食物碎屑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产生的酸性物质就会破坏牙釉质,导致龋齿。
牙釉质
牙本质
牙髓
调查:龋齿发生率
目的:说出牙齿的结构,分析龋齿形成原因
龋齿形成过程图
食物的消化
不能吸收的营养物质
可吸收的营养物质
消化
消化酶
你知道吗
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等大分子物质不能被直接吸收,它们必须经过消化,由大分子物质变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消化道吸收。
食物的消化
将馒头块放在口中咀嚼,细细品尝,会感到馒头越嚼越甜。这是为什么呢?
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
目的:说明食物在口腔内发生的化学性消化。
1.提出问题:为什么馒头在口腔内与唾液充分混合后就有了甜味?
3.提供的仪器及试剂:
试管 烧杯 碘液 量筒 温度计 酒精灯 三脚架 石棉网 面粉
4.实验提示:
淀粉遇碘会变蓝,口腔中的唾液会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探究过程
2.作出假设:
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有关
淀粉糊
1
2
2ml唾液
2ml水
①第一步:加入实验物质
淀粉糊
5.操作步骤
37℃水浴
1
2
10分钟后
②第二步:水浴加热
碘液
1
2
③第三步:滴加碘液
④实验总结
试管 加入物质 碘液 实验 现象 解 释
1 唾液 淀粉糊
2 水 淀粉糊
不变蓝
变蓝
样品
唾液淀粉酶促进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水不能促进淀粉的水解
结论:
+
+
淀粉
口腔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1.你认为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原因是什么
探究与思考
馒头会消失。因为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能分解淀粉。
2.试管为什么要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37℃接近人体体温,适于酶活性的发挥。
3.取唾液前为什么要用凉开水漱口
探究与思考
4.为什么咀嚼馒头时会感觉有些甜味
去除口腔内的杂物。
馒头里的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1.消化系统
消化道:
消化腺:
口腔、咽、食道、胃、
小肠、大肠和肛门
唾液腺、胃腺、肝脏、
胰腺和肠腺
2.消化形式
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1.下列结构中不与食物直接接触的是( )
A.口腔 B.肝脏
C.食道 D.小肠
2.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唾液 B.胆汁
C.胃液 D.肠液
B
B
3.在消化道中,几乎没有消化作用的是( )
A.口腔、食道、胃
B.咽、食道、胃
C.口腔、咽、食道
D.咽、食道、大肠
D
拓展延伸
04
拓展延伸
龋齿的预防
1、早晚刷牙
2、饭后漱口
3、控制食用含糖的食物
4、临睡前不能食用甜食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消化腺能够分泌消化液。
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