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知识框架
核心要点,各个击破
前提条件: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
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
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兴起的背景直接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
增长
含义:人们把生产领域发明、制造机器带来的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
纺织技术的革新: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蒸汽机: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
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
蒸汽机和工厂
工业革命
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制度的确立
第一次
的领域
瓦特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从此,工厂
工业革命
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
工厂制度: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
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发明:1825年,由斯蒂芬森
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
发展: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英国
火车与铁路
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影响: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
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影响: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的
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影响和扩展
扩展:从18世纪后期起,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名师讲坛
1.英国工业革命的性质、实质、影响与启示。
(1)性质:技术革命、深刻的社会变革。
(2)实质:生产方式的变革,即大机器生产替代工场手工生产。
(3)影响:
①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飞跃,英国一度成为“世界工厂”、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②使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导致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形成。
③为资本主义社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从而确立了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地位,形成了西强东弱
的世界格局。
突破探究
重点难点,探究分享
【唯物史观】
材料生产资本,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只
能有两种形式:工场手工业或大工业。在前一种情
况下,占统治地位的是分工:在后一种情况下,占统
治地位的是劳动力的结合(具有相同的劳动方式)
和科学力量的应用。在这里,劳动力的结合和所谓
劳动的共同精神都转移到机器等上面去了。
摘编自马克思《资本论》(共22张PPT)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知识框架
核心要点,各个击破
马克思:出生于德国,多次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马克思
撰写的《资本论》是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
马克思与
恩格斯:出身于一个德国工厂主家庭,是马克思思想、事业上志同道合的战友,
恩格斯
在经济上也给予马克思很多支持
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
和科学社会主义
三个组成部分
发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在伦敦正式出版
马克思主义
内容: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
的诞生和国
《共产党
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际共产主义
宣言》
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
运动的兴起
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
号召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
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背景: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成立: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
第一国际和
会,史称“第一国际”
巴黎公社
作用: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
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
巴黎公社: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
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无产阶级政权
—巴黎公社。5月28日,公社失败
名师讲坛
1.《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
《共产党宣言》是在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无产阶级日益壮大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是历
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向前发展具有十分
重要的历史作用。
2.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误会,对欧洲来说,马克思主义诞生是早产儿。”试结合你对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认识,评价这一观点。
此观点是错误的,它忽视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它具备
了以下三个条件:
(1)社会经济条件: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
这就为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准备了社会经济方面的条件。
(2)阶级条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发生,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科
学理论的指导,这也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条件。
(3)思想条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
可见,马克思主义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不是“历史的误会”,也不是“早产儿”,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共21张PPT)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七单元 综合复习
知识图解
思维导图,理清思路
政治前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经济前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纺织技术的革新
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18世纪中期: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第一次
蒸汽机和工厂
意义: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
工业革命
制度的确立
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工
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19世纪,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火车与铁路
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
工业革命的意义: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马克思的《资本论》
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与恩格斯
科学社会主义
发表时间:1848年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
《共产党宣言》
主要内容
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一国际成立:1864年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建立时间:1871年3月18日
巴黎公社意义: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失败时间:1871年5月28日
串连历史
专题纵横,高效学习
英国工业革命
背景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开始
18世纪60年代
大致
最早产生于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1785年,
过程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到1851年,英国
交通运输
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
工具的革新
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
工业革命
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国家纷纷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
的影响
验。法国、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3
图说历史
观图读史,多元理解
发明者:哈格里夫斯
影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
率,其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
珍妮机
的标志
史实:1785年,瓦特改进的
蒸汽机投入使用
影响: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
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
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
蒸汽机
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
地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