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4.1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4.1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21 22:0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学习目标
结合资料,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结合实地资料,说明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结合实地案例,说明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学习目标
方式
铁路
公路
水运
空运
管道
从巢湖运2吨活鱼到合肥
从安徽运1000吨煤炭到上海
从中东运100万吨石油到中国
从中国云南运送一批鲜花到日本
铁路
公路
水路
空运
从克拉玛依运输1万吨石油到上海
管道
根据下列情境,选择最优的交通运输方式。
以【多、快、好、省】为原则,选择适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布局
既然有5种交通运输方式,那么一个地方如何选取哪一种运输方式最合适呢?
交通运输布局:交通运输业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即各种运输方式的线路和站点组成的交通运输与客货流的地理分布。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1.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立足于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装备等条件
3.注意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4.考虑当前的交通运输实际
5.要预测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
(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自然因素)
探究一: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1.比较崇左火车站和南宁东站的等级和规模,并简要分析原因。
2.我国京沪高铁与南昆铁路的“以桥代路”,其原因有何差异?分别体现交通运输布局的什么原则?
3.南昆铁路线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这体现了交通运输布局的什么原则?
4.简述昆明构建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管道“五联互通”的现代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的好处。
清明假期,李华一家人计划从崇左去昆明旅游。购票时发现没有直达的高铁,需要先坐汽车或火车去南宁,再从南宁坐高铁或者飞机去往昆明。经研究。李华一家从崇左站坐火车到南宁东站,下了火车发现崇左站和南宁东站差距最佳的方式是从崇左坐火车到南宁东站,再从东站坐高铁到昆明。
探究一: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清明假期,李华一家人计划从崇左去昆明旅游。购票时发现没有直达的高铁,需要先坐汽车或火车去南宁,再从南宁坐高铁或者飞机去往昆明。经研究。李华一家从崇左站坐火车到南宁东站,下了火车发现崇左站和南宁东站差距最佳的方式是从崇左坐火车到南宁东站,再从东站坐高铁到昆明。
1.比较崇左火车站和南宁东站的等级和规模,并简要分析原因。
原因:崇左经济发展水平较南宁低,崇左火车站运输需求量较南宁小。
崇左火车站等级低、规模小,南宁东站等级高、规模大。
原则:依据运输需求
交通运输需求量决定交通运输布局的规模和等级
探究一: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京沪高铁“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节约耕地,避免干扰其他交通方式,体现了尽量少占土地的原则。
南昆铁路“以桥代路”则是途径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
李华一家终于坐上开往昆明的动车,真是又快又稳!很快李华发现沿线地区地势起伏比较大,河流较多,因此修建了很多的高架桥和隧道。但李华在手机上看到京沪铁路线经过平原地区,也修建了很多高架桥。
2.我国京沪高铁与南昆铁路的“以桥代路”,其原因有何差异?分别体现交通运输布局的什么原则?
探究一: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南昆铁路全长898.6千米,途径19个县(市),其中包括了十多个少数民族,是我国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南昆铁路靠近广西段的吕矿、煤矿,以及石油开发区;中段靠近贵州西南部煤矿及著名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铁路的选线,对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以及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这体现了交通运输布局的什么原则?
原则:平衡地区发展,加强民族团结,适应国防需要
探究一: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经过四个多小时,李华一家终于到达昆明南站。在出站口时李华看到一则新闻:昆明市继续强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着力从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个维度提升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继续完善机场、铁路和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布局,构建以铁路为主干,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优势充分发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全市交通运输部门将努力当好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开路先锋。
4.简述昆明构建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管道“五联互通”的现代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的好处。
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提高衔接和转运效率;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
原则: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小结: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依据运输需求
适度超前
因地制宜
尽量少占土地
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其他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标准,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密度等,都应依据运输需求而定。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交通线、站布局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
如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等。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探究二:交通运输需求的变化影响交通布局的变化
在这次旅途中,李华发现高铁出行方便快捷。李华在和爸爸沟通关于崇左交通建设中,得知今年年底崇左市的高铁站也要开通运营了。南崇高铁东起南宁枢纽内南宁站,途径吴圩机场、扶绥、渠旧南,至崇左南站。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实现南宁站、南宁东站与南宁机场动车直通,飞机与高铁无缝换乘,南宁至崇左乘车时间也将从现有的2个小时缩短为半小时。
1.崇左市为什么要新建高铁站?
2.为什么南崇铁路要经过南宁吴圩机场?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仅关注单种运输方式的运速,更关注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输时效,因此南崇铁路经过吴圩机场可以实现飞机与高铁无缝换乘的“空铁联运”,提高效率。
1.经济水平的提升,运输需求量增大,促使交通站点规模、等级的提高
探究二:资金、技术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经过这次出行,李华对南昆铁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到家后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南昆铁路从南宁盆地至云贵高原,跨珠江水系,地势起伏巨大,通过喀斯特地区和强地震区,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工程难度为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其中大中桥梁476座,总长79.8千米,隧道258座,总长194.6千米。南昆铁路在建成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自然环境问题?。为什么直到1997年才建成?
①地形: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
②气候: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③水文:河流纵横,施工难度大;
④地质:地质条件复杂,地震多发,滑坡泥石流频繁,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层不稳,
在建成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探究二:资金、技术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资金充足
提高技术
克服建设障碍
提高运输效率
气象、水文、地质、地形、材料、机械、工程等
南昆铁路全长898.6千米,途径19个县(市),辐射范围共计29个县(市),人口约1亿,其中包括了十多个少数民族。这里是我国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
为什么南昆铁路直到1997年才建成?
西南地区经济较为落后,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解决交通运输建设问题。随着时间的发展,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政府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可以解决沿线地区复杂的地质问题。
探究二:区域需求与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建设南昆铁路的意义是什么?
1.加强区域内外的联系
2.促进资源开发和对外开放
3.促进多种产业经济发展
4.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5.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融合,巩固边防
交通运输布局的目的
实现区域交通运输的合理化,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交通线、站场组织
客货流分配、引导
实现区域交通运输的合理化,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 的
交通线、站场组织
客货流分配、引导
课堂小结
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1~3题。
1.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
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3.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A.设施陈旧 B. 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B
A
D
课堂练习
( )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全国卷I的高考题4~6题。
D
( ) 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B
( ) 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B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