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草原牧歌——演唱《银杯》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草原牧歌——演唱《银杯》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10-21 21:2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与演唱蒙古族民歌《银杯》,使学生乐于主动学习、认识、了解蒙古族(人民)的风俗、音乐文化及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聆听歌曲《银杯》,让学生感受到蒙古族热情、好客、豪爽的民族风情。
2、通过模仿、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参与对比、画旋律线、创编等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加深他们对歌曲旋律的印象,学会演唱歌曲。激发学生探究和合作意识,增强对歌曲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进而感受到歌曲的音乐特点,并能总结出蒙古族短调民歌的音乐特点。
知识与技能:
1、 能够用自然、流畅、热情的声音演唱歌曲《银杯》,体验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特征;准确把握节奏和大跳音程并初步掌握倚音、滑音的演唱方法。
2、了解蒙古族短调、一段体的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流畅、热情的声音演唱《银杯》 ,体验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特征。
教学难点:
1、准确的掌握歌曲大跳旋律的音准;
2、掌握倚音、下滑音的唱法 。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钢琴 哈达 酒杯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银杯》(蒙语)的视频。
师:听完后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生:。。。
师:简介歌曲背景
(设计意图:创设音乐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蒙古族民歌的学习兴趣,并在师生交流中初步了解歌曲)
新授
(一)初听全曲,感受大跳音程——蒙古民歌风格特点一
1、 播放歌曲范唱,出示歌曲谱例,分析蒙古族民歌特点之一
师:谁找到了?指出来第几小节?一起视唱歌谱。
运用“柯尔文手势”引导学生唱准蒙古族民歌中的音程大跳;再用手划划旋律线感受一下。
师:这种旋律中的音程大跳,印证了蒙古人们什么样的性格?这也是蒙古族民歌的一个典型的音乐风格特点之一。
(二)复听范唱,感受衬词-蒙古民歌风格特点之二
师:还有哪里体现了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师:这是什么语言?蒙语-问:有没有实际的意思?
咱们试试唱一唱去掉后的歌曲。
去掉后有什么感觉?那有什么作用呢? 衬句也体现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咱们唱唱完整的第一段歌词。
(三)复听范唱,感受倚音和下滑音--蒙古族民歌风格三问题:请你再找出一处体现蒙古民歌音乐风格特点的地方
师:你听我这样演唱:范唱一遍不带装饰音的----一遍带装饰音的--有什么区别呢?
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力?
这一乐句有什么特点?
认真对比我的演唱——下滑音
思考: 装饰音的使用对表现歌曲有什么作用?
现在完整的演唱第一段第二段歌词,唱出装饰音的韵味。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模仿、手势带动等方式学唱装饰音,掌握歌曲的演唱难点,理解蒙古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模仿律动悟味道
对比聆听,交流感受
师:说一说(歌曲的发声特点、声音位置、吐字、气息)
身体律动,学唱味道
加入律动--蒙古舞蹈动作(四指并拢 大拇指下压 -虎口掌 ),提升歌曲韵味。
体验情境,生生互评
师:短短的几句话就唱出了蒙古人民盛情欢迎客人的场面,你知道为什么要用《银杯》这个名字吗?
师:请大家两人为以小组,充当主人和客人的角色,相互之间献哈达、敬酒。请出哈达和酒杯。
分小组做献哈达 ,敬酒动作, 主人如果歌声优美,热情好客,客人就双手接过酒杯,敬天地祖先,一饮而尽。
(设计意图:通过不断聆听、对比、模仿、律动、感悟、逐字逐句地把握蒙古族民歌的味道‘在情境模拟中,学生相互敬酒演唱,并依据评价标准生生互评,随学随测,更好地理解歌曲中的音乐文化内涵。)
创编表演
体验蒙语
师:大家想不想试试用蒙语演唱?那我们就来试唱歌曲的前四小节。
(设计意图:教师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用蒙语教唱,学生在体验中感受蒙语的发音和味道)
教跳蒙古舞
学习简单的蒙古舞蹈动作,尝试为歌曲伴奏;
(设计意图:加深了解蒙古族音乐的文化特点。)
综合表演
歌曲创编,小组或个人设计歌伴舞或不同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运用丰富的表演形式展示交流,加深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五、实践与总结
A《银杯》这首蒙古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音乐调式 音乐情绪 音乐节奏 音乐旋律 音乐结构
B 《银杯》属于蒙古族民歌的哪一类? 蒙古族民歌的长调音乐我们在下节课中去了解。

六、延伸 拓展
教师过渡语:蒙古族音乐与美酒有不解之缘。在民间,几乎有酒必有歌舞相伴,有歌舞也必有美酒助兴。说蒙古族是以歌舞为伴的民族一点都不为过。于是久而久之就有了酒歌这种民歌形式。
让我们来欣赏我国著名歌手谭晶在维也纳金色大厅 演唱的原汁原味的《银杯》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酒歌; 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
结束语:
谭晶把这首有代表性的酒歌带到了奥地利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向世界人民展示了它的民族风采!让我们在这热情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之旅!期待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