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5 七律长征
一.试题(共10小题)
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对这两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水流拍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给人温暖的感觉。
B.“暖”字暗示红军战士巧渡金沙江后的心情;“寒”字可以体会到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C.这两句诗写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两次典型战役: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从“寒”字可以体会到( )
A.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B.天气十分寒冷,连铁索也寒光闪闪,使人感到很冷。
3.夸张的巧用,是这首诗显著特点之一。“细浪”“泥丸”把巍峨绵延的大山写得微不足道,而“逶迤”“磅礴”又把山写得高大无比。这种艺术化的缩小或夸大,不仅仅是技巧,更是诗人巨人般的眼光、伟大的胸怀、英雄的气魄及奇特想象的自然流露。请你选出下面以“山”为描写对象,夸张正确的一句( )
A.这山好像有几十万年的生命
B.这山好像比那山高
C.这山要把天刺破了
D.这山像个大葫芦
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应理解为( )
A.毫不畏惧长征的艰难,只以闲暇的乐观态度对待征途艰难
B.不怕征途艰险,山高路远只当作度过空闲
C.不怕征途困难,山高路遥只当作平常事一般
5.根据词语的用法,选词填空。
度过:通常用于时间方面。渡过:常用于江河湖海或困难、危机等。
(1)新冠疫情面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 这个难关。
(2)新冠疫情面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 了一个特殊的春节。
6.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上序号。
征:A.远行; B.用武力制裁; C.寻求,希望得到; D.现象、迹象。
(1)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
(2)这次征文竞赛的主题与生态保护有关。
(3)鲜艳的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象征革命的胜利。
7.拓展阅读
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雨雾里。分不清哪儿是“路”,哪儿是泥潭。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忽然,他那消瘦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情。
那匹小马,他让腿伤化脓的战士骑了。
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倒在了“路”旁。
断炊了,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小块青稞饼。
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子走着。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一拍战士的肩膀。“首长,走……走不动了。”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
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地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小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当他的身影渐渐消融在雨中时,一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花,问:“他是谁呀?”“不知道。”另一位战士回答说:“反正是一位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
进入草地第七天了。晚上,部队准备宿营了。红军首长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借着马灯微黄的光,打开一张军事地图。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司令员,一个战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首长。”
他轻轻打开纸包,啊!是那几块青稞饼。
(1)给短文起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文章第二节的五句话顺序混乱,请和同学讨论整理好,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3)文中画线句子最恰当的解释是:
A战士感到死亡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自己。
B得到首长的关心,战士十分感动。
C危险之中首长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士。
(4)。文中有很多描写人物动作、神情等的语句,如“艰难的步子”“严峻的神情”“魁梧的身材”等,请你按要求再写出几个词语来。
①形容神情的:
②形容步伐的:
③形容身材的:
8.瞧瞧我的阅读天地
以雪充饥最香甜
天下着鹅毛雪,四面的山都盖上了厚厚的白雪,山间的羊肠小道被雪埋没了。一支部队在雪地中艰苦地行进着。他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是奉党中央的命令到浙江南部去建立抗日根据地的。
队伍中,一位右手裹着绷带的首长不时地鼓动着战士:
“战鼓冬冬,红旗飘飘,红军战士真英雄……”
他就是军政委刘英同志。他的右手在战斗中负了伤,由于没有药品治疗,伤口已经脓了,胳膊又红又肿。高烧使刘英同志的嘴唇也枯焦了。同志们都劝他上担架,可他说什么也要跟着大伙一起走路,一起吃野菜草根。
部队已经在雪地上走了三天了,雪海茫茫,连野菜草根都难找。寒冷和饥饿在考验着红军战士。刘英同志一边走一边问战士你们说世界什么东西最甜什么东西最香大家纷纷说:“白糖最甜。米饭最香!”有的边说边咂着嘴,好像香喷喷的大米饭就摆在眼前似的。刘英同志却说:“为革命事业,以雪充饥也感到最甜最香,你们说是吗?”说完,就顺手抓起一把雪,津津有味地吞咽起来。看着负伤的首长这样坚定,这样乐观,战士们也不怕寒冷和饥饿了。
(1)给短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家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茫茫:
津津有味:
(3)写出下列词语反义词:
寒冷── 坚定──
(4)读了这篇短文,你感受到什么?
9.给下列句子重新排序。
然后,她学着妈妈的样子,拧开水龙头。
她把每一只碗和盘子的里里外外都洗得干干净净。
先洗筷子,再洗碗和盘子。
吃过晚饭,小芳把碗和盘子收拾好,放进厨房的水池里。
最后,她把碗和盘子里的水控干,放进碗橱里。
10.题目: 伴我成长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填亲情、友谊、勇气、快乐、挫折、自信等;(2)围绕题目所填的内容,写一件或几件事,将内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真挚的感情;(3)语句通顺,书写规范,450字左右。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5 七律长征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对这两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水流拍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给人温暖的感觉。
B.“暖”字暗示红军战士巧渡金沙江后的心情;“寒”字可以体会到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C.这两句诗写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两次典型战役: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解答】出自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
A.对这两句诗理解有误,翻译: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B、C对这两句诗理解无误。
故选:A。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从“寒”字可以体会到( )
A.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B.天气十分寒冷,连铁索也寒光闪闪,使人感到很冷。
【解答】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诗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写了红军过金沙江时的惊险场面,从“寒”字可以体会到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故选:A。
3.夸张的巧用,是这首诗显著特点之一。“细浪”“泥丸”把巍峨绵延的大山写得微不足道,而“逶迤”“磅礴”又把山写得高大无比。这种艺术化的缩小或夸大,不仅仅是技巧,更是诗人巨人般的眼光、伟大的胸怀、英雄的气魄及奇特想象的自然流露。请你选出下面以“山”为描写对象,夸张正确的一句( )
A.这山好像有几十万年的生命
B.这山好像比那山高
C.这山要把天刺破了
D.这山像个大葫芦
【解答】A.“这山好像有几十万年的生命。”只是按事实陈述,没有夸大之意;
B.“这山好像比那山高。”。此句是将“这山”与“那山”进行比较,没有夸张手法;
C.用“刺破”一次,夸张地说明了“这山”的高;
D.“这山像个大葫芦”把“山”比喻成“大葫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选:C。
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应理解为( )
A.毫不畏惧长征的艰难,只以闲暇的乐观态度对待征途艰难
B.不怕征途艰险,山高路远只当作度过空闲
C.不怕征途困难,山高路遥只当作平常事一般
【解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出自《七律 长征》,是毛泽东于1935年10月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意思是: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故选:C。
5.根据词语的用法,选词填空。
度过:通常用于时间方面。渡过:常用于江河湖海或困难、危机等。
(1)新冠疫情面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 渡过 这个难关。
(2)新冠疫情面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 度过 了一个特殊的春节。
【解答】(1)结合语境选择“渡过”。
(2)结合语境选择“度过”。
故答案为:
(1)渡过;
(2)度过。
6.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上序号。
征:A.远行; B.用武力制裁; C.寻求,希望得到; D.现象、迹象。
(1)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 A
(2)这次征文竞赛的主题与生态保护有关。 C
(3)鲜艳的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象征革命的胜利。 D
【解答】(1)长征:长途出征。“征”远行。故选A。
(2)征文:征集文章。“征”寻求得到。故选C。
(3)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征”现象,迹象。故选D。
故答案为:
(1)A;
(2)C;
(3)D。
7.拓展阅读
几块青稞饼
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雨雾里。分不清哪儿是“路”,哪儿是泥潭。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5 忽然,他那消瘦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情。
2 那匹小马,他让腿伤化脓的战士骑了。
4 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倒在了“路”旁。
1 断炊了,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小块青稞饼。
3 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子走着。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一拍战士的肩膀。“首长,走……走不动了。”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
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地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小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当他的身影渐渐消融在雨中时,一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花,问:“他是谁呀?”“不知道。”另一位战士回答说:“反正是一位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
进入草地第七天了。晚上,部队准备宿营了。红军首长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借着马灯微黄的光,打开一张军事地图。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司令员,一个战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首长。”
他轻轻打开纸包,啊!是那几块青稞饼。
(1)给短文起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文章第二节的五句话顺序混乱,请和同学讨论整理好,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3)文中画线句子最恰当的解释是:
A战士感到死亡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自己。 ×
B得到首长的关心,战士十分感动。 √
C危险之中首长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士。 ×
(4)。文中有很多描写人物动作、神情等的语句,如“艰难的步子”“严峻的神情”“魁梧的身材”等,请你按要求再写出几个词语来。
①形容神情的: 目瞪口呆 无精打采
②形容步伐的: 大步流星 步履蹒跚
③形容身材的: 虎背熊腰 婀娜多姿
【解答】(1)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文章以“几小块青稞饼”为线索开记叙的,所以题目应该是:几小块青稞饼。
(2)考查了句子排序,这段话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主要讲的是红军首长此时的处境。正确的语段应该是断炊了,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块青稞饼。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那匹小马,他让腿化脓的战士骑了。忽然,他那消瘦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情。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倒在“路边”。
(3)考查了句子理解能力,联系上下文得知首长把自己仅有的青稞饼给了战士,战士很感动。
(4)考查了对词语的积累:①形容神情的: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无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②形容步伐的:大步流星: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步履蹒跚: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子。
③形容身材的:虎背熊腰:指背宽厚如虎,腰粗壮如熊。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婀娜多姿:形容姿态柔和而美好。
故答案为:
(1)几块青稞饼
(2)5、2、4、1、3
(3)B
(4)
①目瞪口呆 无精打采
②大步流星 步履蹒跚
③虎背熊腰 婀娜多姿
8.瞧瞧我的阅读天地
以雪充饥最香甜
天下着鹅毛雪,四面的山都盖上了厚厚的白雪,山间的羊肠小道被雪埋没了。一支部队在雪地中艰苦地行进着。他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是奉党中央的命令到浙江南部去建立抗日根据地的。
队伍中,一位右手裹着绷带的首长不时地鼓动着战士:
“战鼓冬冬,红旗飘飘,红军战士真英雄……”
他就是军政委刘英同志。他的右手在战斗中负了伤,由于没有药品治疗,伤口已经脓了,胳膊又红又肿。高烧使刘英同志的嘴唇也枯焦了。同志们都劝他上担架,可他说什么也要跟着大伙一起走路,一起吃野菜草根。
部队已经在雪地上走了三天了,雪海茫茫,连野菜草根都难找。寒冷和饥饿在考验着红军战士。刘英同志一边走一边问战士你们说世界什么东西最甜什么东西最香大家纷纷说:“白糖最甜。米饭最香!”有的边说边咂着嘴,好像香喷喷的大米饭就摆在眼前似的。刘英同志却说:“为革命事业,以雪充饥也感到最甜最香,你们说是吗?”说完,就顺手抓起一把雪,津津有味地吞咽起来。看着负伤的首长这样坚定,这样乐观,战士们也不怕寒冷和饥饿了。
(1)给短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家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茫茫: 辽阔旷远的样子。
津津有味: 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3)写出下列词语反义词:
寒冷── 温暖 坚定── 犹豫
(4)读了这篇短文,你感受到什么?
红军战士的坚强与乐观主义精神。
【解答】(1)考查了标点符号的运用。表示疑问语气用问号;表示直接引用时用冒号与引号。即:刘英同志一边走一边问战士:“你们说世界什么东西最甜?什么东西最香?”
(2)考查了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茫茫:辽阔旷远的样子;津津有味: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3)考查了对反义词的理解。寒冷:温度低。故反义词为“温暖”;坚决:意志确定不移。故反义词为“犹豫”。
(4)考查了读文后的感受。要求结合文意,表达做自己的真实感受。如:读能力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红军战士的坚强与乐观主义精神。
故答案为:
(1)刘英同志一边走一边问战士:“你们说世界什么东西最甜?什么东西最香?”
(2)辽阔旷远的样子;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3)温暖;犹豫。
(4)红军战士的坚强与乐观主义精神。
9.给下列句子重新排序。
2 然后,她学着妈妈的样子,拧开水龙头。
4 她把每一只碗和盘子的里里外外都洗得干干净净。
3 先洗筷子,再洗碗和盘子。
1 吃过晚饭,小芳把碗和盘子收拾好,放进厨房的水池里。
5 最后,她把碗和盘子里的水控干,放进碗橱里。
【解答】本文段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排序,即小芳先……然后……接着……最后……
故答案为:
2 4 3 1 5
10.题目: 伴我成长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填亲情、友谊、勇气、快乐、挫折、自信等;(2)围绕题目所填的内容,写一件或几件事,将内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真挚的感情;(3)语句通顺,书写规范,450字左右。
【解答】范文:
读书伴我成长
唐代诗人杜甫有句千古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说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写出好的诗文,诚哉斯言!书籍,特别是课外书,对我充满了无限魅力!
书籍,好像小船,载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书籍,犹如阶梯,引领我们攀登知识的高峰;书籍,仿佛伙伴,陪伴着我们成长;书籍,是美丽的翅膀,使我们在知识的天空自由翱翔!
小时候,我并不爱看书。但有一次,我漫不经心地打开一本“小人书”,只看了两页,就被那丰富多采的画面和曲折离奇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觉得书是那么的富有魅力,那么的神奇美妙,我仿佛被引领到了一个又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中,不能自拔。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阅读的胃口越来越大,故事书、作文书、文学名著等我无所不读。在书的大千世界里,我学会了一些写作的技巧;明白了什么是真善美和假丑恶;也了解了我们祖国文化的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
读《三国演义》让人为那奸诈的小人做的事感到愤怒,一个个英雄的行侠仗义的气魄让人顿时豪情万丈;读《老人与海》让人感受“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这一伟大崇高的精神;而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人感到正如攀登雪峰,在凛冽的寒风中感受青松的坚强,红梅的不屈,愈往上走,一会儿一朵雪莲扑入你的视野,一会儿一丛绿草会映绿你的眸子,这雪峰上的生命正是保尔精神的浓缩,寒风中的雪莲绿草,将人生的不屈和坚强在雪峰上深深定格,让人们真真切切地感受活着的意义,明白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
书籍呀,我的最爱,我的知心好友,让我们厮守一生。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