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22 07:3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世界上有哪些国家,是通过什么途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俄国改革
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新课导入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1.通过观察地图和阅读史料,知道俄罗斯统一与扩张的基本过程,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与亚历山大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帮助学生建立时空观念和提升史料分析能力。
2.通过了解彼得一世改革,认识到彼得一世的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俄国近代化历程的开端;
3.通过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本课重点
学习目标
壹·近代化道路的开启
——彼得一世改革
壹·近代化道路的开启——彼得一世改革
1.俄国兴起与统一的历程
9C
10C
13C
15C
16C
建立基辅罗斯(第一个国家)
“罗斯受洗”
东正教成为国教
基辅罗斯被
蒙古人征服两个多世纪
莫斯科公国统一俄罗斯国家,伊凡四世正式采用沙皇称号,确立专制统治
莫斯科公国与拜占庭帝国联姻。双头鹰标志也成为俄罗斯的象征。
14C
莫斯科公国崛起
壹·近代化道路的开启——彼得一世改革
2.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此时,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革命;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强权领导下,已发展为17世纪中叶的欧陆首强。
而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农业和手工工厂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俄国
西欧
西欧国家强大
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俄国农奴制盛行
工商业发展缓慢落后
通过两则材料的对比,概括一下当时国际上主要国家和俄国的社会情况,面对这种情况,俄国该如何改变
彼得一世出访西欧
“拖延就是死亡”
壹·近代化道路的开启——彼得一世改革
3.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
出发:1697年3月9日,彼得率领使团从莫斯科出发。
第一站:瑞典控制下的里加
第二站:普鲁士的柯尼斯堡(一周、火炮射击)
第三站:荷兰阿姆斯特丹(三个月、船厂木工)
第四站:伦敦(学习造船理论、参加了英国议会举行的一届会议)
第五站:波兰华沙(双方达成共同对抗瑞典的共识)
结束:1698年8月25日,彼得结束一年半的访问,回到莫斯科,并招募了各种专门人才共计640人。
荷兰赞丹镇造船厂学徒的彼得
通过此次西欧之行,彼得发现了俄国人思想的封闭和生产力的极端落后,这让彼得感觉到了改革的紧迫性!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全面推行改革。
目的:富国强兵,维护沙皇统治
壹·近代化道路的开启——彼得一世改革
4.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改革领域 改革内容 改革影响
社会习俗
政治
军事
经济
文教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改组行政机构
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创建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贵族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进一步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利
有利于增强军事实力,
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圣彼得堡)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
促进教育发展
提高民众素质
促进文明开化
壹·近代化道路的开启——彼得一世改革
4.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1700-1721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彼得一世大败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从此称霸波罗的海,并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为了纪念这一重大胜利,俄国宣布成为帝国。俄国议会同时为彼得加冕,并授予他“彼得大帝”的称号。
影响: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壹·近代化道路的开启——彼得一世改革
4.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彼得绝非西方的盲目崇拜者,西方的意义对他而言是技术,他只想为俄罗斯引入西欧的智力和物质资源,使俄罗斯能够在欧洲占据独特的位置。彼得的改革,不仅没有引入欧洲的民主政治,而且进一步加强了俄国的专制制度,改革者是君主本人,这是改革成功的原因,也是改革不彻底的原因。 ——《大国崛起》
影响:②俄国成为了欧洲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贰·资本主义道路的开辟
——1861年农奴制改革
贰·资本主义道路的开辟——1861年农奴制改革
19世纪中期,俄国经济发展如何、何原因造成?
交不起租的农奴
地主毒打农奴
国别 人均收入(卢布) 铁产量 (万吨) 铁路长度 (千米) 制度
俄国 71 26 1606 封建农奴制
英国 323 385 14603 君主立宪制
法国 150 108 9160 民主共和制
德国 175 40.2 10065 君主立宪制
1.背景:
贰·资本主义道路的开辟——1861年农奴制改革
农奴制是极其残酷、极其落后的一种制度。农奴束缚于土地上,像牲畜一样买进卖出,受地主任意殴打折磨,地位的低下与奴隶相仿。
农奴与奴隶有区别吗?
什么是农奴制?
小知识
据1687年统计,全国93万户农民中约89万户是农奴,分别属于贵族、教会和皇室,有的大贵族竟拥有农奴4万名。
农奴,是指有自己的土地,但无自由的人;
奴隶,既无自己的土地,又无自由,其他大部分权也没有,是属于主人的“物品”,主人有权处置奴隶。
无自由
无自由
贰·资本主义道路的开辟——1861年农奴制改革
人身自由受限—劳动力缺乏
传统小农经济—资金不足
农奴购买力低—市场狭小
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大比重,近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农奴。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农村贫困落后,农奴购买力低,生产率低,这些影响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根本原因:
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农奴2000W+
占比>90%
19世纪初俄国农奴占全国人口的比例
生产效率低 —技术落后
1.背景:
贰·资本主义道路的开辟——1861年农奴制改革
克里米亚,是黑海北部海岸的一个半岛,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1783年俄国正式将克里米亚半岛纳入版图。
克里米亚相当于黑海的定海神针, 俄国控制了克里米亚,就能最大程度的控制黑海。从而可以进入地中海,再进入印度洋、大西洋的开放水域。
1853年-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俄国与土耳其(英法支持)为争夺小亚细亚地区权利而开战,主战场在克里米亚半岛。最终俄军以损失52.2万余人,耗资8亿卢布求和结束。
(2)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国内阶级矛盾
国家 射程 运输 医药 军官
俄国 1 马车、步行 缺乏 贪污、侵吞
英、法、土 3 火车、轮船 充足
封建农奴制度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1.背景:
贰·资本主义道路的开辟——1861年农奴制改革
2、改革者: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在谈到废除农奴制问题时说:“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奴。”
从亚历山大二世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1818—1881年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861年农奴制改革
摆脱政治危机,巩固沙皇统治
贰·资本主义道路的开辟——1861年农奴制改革
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1861年改革后俄国工人数量变化表
时间(年) 1865年 1890年 1898年
数量(人) 38.1万 162万 300万
内容2: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只有使用权)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
材料:按改革法规定: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于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其中25%左右交现金,其余的要在49年内连本带息还清。据统计,至农民还清贷款时,政府和地主一共掠夺了农民20亿卢布的赎金。
维护了贵族地主的利益
3、内容:
贰·资本主义道路的开辟——1861年农奴制改革
书里这样评价: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积极:① 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 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消极:①农民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②改革很不彻底,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沙皇专制制度没有推翻),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性质: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由封建社会转为资本主义社会
4、影响:
彼得一世改革 1861年农奴制改革
背景
目的
时间
内容
性质
意义
局限
共 同 点 沙皇专制统治,农奴制盛行,工商业落后。
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经济的发展
改变俄国落后局面,实现富国强兵
挽救统治危机,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18世纪初
1861年
政、经、文、军、社
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农奴获得自由、高价赎买土地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
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农奴制强化,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农奴制残余仍然存在
都是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
都从不同方面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都为俄国的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思考
比较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有哪些异同
启示:1.改革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2.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国情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彼得一世
改革
废除农奴制
俄国的
改革
俄国兴起与统一的历程
俄国的兴起与统一
强化专制统治
背景:改变俄国落后状态,巩固沙皇统治
内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社会风俗
特点:向西方学习、强制改革
效果:俄国成为军事强国
评价: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
背景:农奴制度阻碍了社会发展,社会内外交困
颁布法令: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
内容:废除农奴制,农奴通过赎买取得份地
评价:推动俄国走向了资本主义道路,农奴残余仍在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2.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的彼得一世改革的最大意义是( )
A.开启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B.废除了农奴制
C.实现工业化 D.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A
1.19世纪中期,西欧资本主义力量增强,其他地区也出现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变革,例如美国内战中废除黑人奴隶制、日本明治维新。同一时期类似的历史事件还有( )
A.法国大革命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俄国十月革命 D.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
随堂训练
3. 归纳和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之一。俄国通过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是( )
A.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都向西方学习
C.都让农奴获得自由 D.都推动了俄国的发展
4.19世纪60年代,俄国、美国、日本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变革,其共同原因是( )
A.国家独立遭到威胁 B.南北矛盾影响国家统一
C.专制统治遇到危机 D.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