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6张PPT)
星球版丨第二章丨第二节丨
01
海拔和相对高度
1、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读出某地海拔,算出某两点的相对高度
2、说出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任务:读课本P31,思考:什么事海拔?什么是相对高度?
要求:在课本中标画出来,并完成活动题
助学P30第2、3、4小题
时间:2分钟
甲
乙
丙
海平面
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
某个地点高出另 的垂直距离。(即两点的海拔高度差)
甲点海拔是________米;
乙点的海拔是________米;
甲乙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
1000
1500
500
海平面
一个地点
海拔约8844米
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
海拔约 -415米
8844-(-415)=9259(米)
死海
珠穆朗玛峰
世界陆地的最高点
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求两地的相对高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位于山东省青岛市东海中路银海大世界内,是中国唯一的水准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作为中国唯一的海拔地理性标志正式写入全国中小学地理教科书,在海洋强国教育强国的大环境下,将承担更多的海洋科普、地理科普、旅游科普等相关社会责任。
山地
丘陵
盆地
高原
平原
阅读课本P32,读图2-2-2,说出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异同
第一站
平原
海拔
特征
较低,一般小于200米
地面平坦、广阔
200米
海平面
东北平原
海拔
特征
较高、一般大于500米
地面坦荡,起伏和缓,边缘陡峻
500米
海平面
第二站
高原
青藏高原
高原
平原
海拔高,边缘陡峭
共同特征
平坦
海拔低,<200米
第三站
山地
海拔
特征
较高、一般大于500米
坡度较陡,沟谷幽深
500米
海平面
第四站
丘陵
海拔
特征
较低,一般在500米以下
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
坡度一般较缓
500米
海平面
东南丘陵
山地
丘陵
海拔较高,大于500米
坡度较陡
共同特征
崎岖
海拔较低小,于500米
坡较缓
第五站
盆地
海拔
特征
无标准
四周高,中间低
小型盆地
地形类型 不同点 相同点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地面起伏小
地面崎岖不平
海拔较低(200米以下)
海拔较高,边缘较陡峻
海拔500米以上,坡度陡,沟谷深
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四周高,中间低
活动
判断A、B、C、D、E各点年在地形区分别属于哪一种地形类型。
山地
高原
盆地
丘陵
平原
等高线地形图
学习目标
1、阅读等高线地形图,认识等高线表示的地形部位及特征,能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初步学会使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来判断某地区的地形地势
一、等高线与等深线的含义
在地图上,将陆地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
A
C
B
D
E
F
A
C
B
D
E
F
等高线(米)
200
300
等高线图:
将许多条等高线绘制在同一个平面上,就形成了一幅等高线图
100
200
100
200
300
400
500
等高线地形图
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 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高低起伏的地图
300
400
500
小组合作:等高线地形图
请结合刚才的视频和下面的图片,小组讨论思考下列问题。
1.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吗?
2.同一条等高线的海拔有何特点?
3.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的海拔差是多少?
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
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相等。
注意:只有在等高线上的点才能确定海拔高度
b点海拔
A点海拔
200米
无法确定
只能判断在200~300米之间
缓坡
陡坡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的陡缓有什么关系?
结论: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观察与思考
甲
乙
设计甲乙两条登山路线,哪条路线比较省力?为什么?
学以致用:
甲省力。
因为甲路线上的等高线稀疏,是缓坡。
天然的“等高线”
云南元阳梯田
认识山体的不同部位
山峰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3600米
3400米
3200米
3000米
3600
3400
3200
3000
山峰
闭合曲线,中间高四周低
盆地
100
200
300
400
闭合曲线,中间低四周高
80
70
60
50
40
80
70
60
50
40
山脊
(凸低为脊)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80
70
60
50
40
80
70
60
50
40
山谷
(凸高为谷)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
(因其形如马鞍而得名)
鞍部
陡崖:等高线出现 重叠。“线重必涯”
500
400
300
200
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处
辨析——山谷与山脊
250
200
200
1、定义法:中间高、两侧低
2、口诀法:凸低为脊
集水线、河流
200
250
250
1、定义法:中间低、两侧高
2、口诀法:凸高为谷
分水岭
由于山脊中间高,两侧低,山脊线就称作分水岭。这里不会发育成河流
由于山谷中间低,两侧高,山谷线又称作集水线。这里会发育成河流,且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
山脊
山脊
山谷
C
小明一群人到 A、B、C哪里可以捉到鱼?为什么?
C,这里是山谷,会发育河流。
尝试猜想一下C处河流的流向??
练习:把下图的等高线图与表示其形态的地形素描图用直线连起来。
地形 部位 序号 等高线特点
山顶 等高线数值由中心向四周( )
鞍部 ( )之间低地
山脊 等高线数值由高处向( )处凸出
山谷 等高线数值由低处向( )处凸出
陡崖 等高线( )
缓坡 等高线( )
陡坡 等高线( )
①
④
②
③
⑤
⑦
⑥
降低
两个山顶
低
高
稀疏
密集
100
300
500
700
900
1100
5
6
1
4
3
2
7
100
300
500
重叠
判读(二)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特征
活动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注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A点海拔是多少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你估计山顶C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米?
(3)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C,哪条登山线路较陡?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1、在图2—50上标注出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名称。
2、A点的海拔高度是多少?A、B 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3、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C ,哪条登山线路较陡?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山脊
山脊
山顶
山顶
陡崖
山谷
鞍部
150米 300-150= 150米
AC路线
三、分层设色地形图
读右图,归纳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它的着色规律一般是怎样的?它有何优点和缺点?
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根据等高线的原理绘制的,方法是先绘好等高线,然后在
不同的等高线上着上不同的颜色,一般是:海拔200米以下用绿色,200-500米用浅绿色, 500-1000米浅黄色,1000米以上用黄褐色,而且高度越大,颜色越深,5000米以上终年积雪,用白色
分层设色地形图
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不同深浅的黄色表示丘陵、高原、山地,白色表示冰雪,褐色表示高山
分层设色地形图
水域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深线。
等深线
-
-
地形剖面图
直观地表示地面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观察 “地形鸟瞰”,思考:这种鸟瞰图表现地形有何优势?有什么不足?
活动
直观
不准确,前景比例大,后景比例小;山体背面地形状况不清;无法表示地面海拔高度大小;难以绘制等。
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你能根据该图解释“等高线”的含义吗?与鸟瞰图比较,等高线地形图表现地形有何优势?有什么不足?
不足:高低起伏不够直观;曲线太多,看起来费劲。
优势:可以较准确地表示各地地形,海拔高低、面积大小非常清楚。
判读河流流向
1.河流发育于什么地形部位?图中甲乙丙三条支流中,哪条不存在,并说出理由?
2.怎么在图中判断河流流向?说出图中河流丁段的流向?
①由高处向低处流,结合地图中方向的辨别方法,即可确定河流流向。
丁
①山谷
②乙不存在,乙位于山脊,分水岭无法汇水。
②自东南向西北
水库(大坝)选址
①坝址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为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地势落差大。
②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
工程量小
库容较大
且落差大
公路、铁路的选址
一般选择线路与等高线平行,考虑路线短、坡度平缓、少过河建桥,尽量避开陡崖、陡坡,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建成“之”字形。(图中公路选线为①)
公路、铁路线建设一般与等高线平行
减少施工难度
减少修路工程
利于车辆行驶
不易水土流失
两位驴友在该地进行宿营选择,宿营地的选择是否合适
宿营地选择一般
离水源近,避免洪水威胁;
避开山前空地,以防泥石流、山洪;
避开坡度陡峭或陡崖,以防滑坡
等高线的应用-宿营地选址
N
300
200
100
300
100
200
黄庄
宿营地
1.下列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
B.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
C.高原相对高度大,但海拔低
D.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
2.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 )
课堂练习
D
D
3.图中山顶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
A.457米 B.400米 C.531米 D.398米
4.图中虚线表示的地形是 ( )
A.山谷 B.鞍部 C.山顶 D.山脊
5.图中序号所在地坡度最小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A
D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5题。
D
课堂练习
(2022·江苏·盐城市大丰区教师发展中心七年级期末)读某地等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1400米 B.1450米
C.1600米 D.1300米
2.图中虚线处的地形类型是( )
A.陡崖 B.盆地
C.山脊 D.山谷
3.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是( )
A.由北向南 B.由东向西 C.由西北向东南 D.由东北向西南
B
D
C
课堂练习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等高距为_____米。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① ② ③ ④ .
3.①山的海拔高度最有可能为_____米。
A.450 B.850 C.580 D.650
4.图中②、③处各有一处登山路线,分别沿着这两条路登山,_____路线容易些?理由是: 。
50
山峰
山脊
山谷
陡崖
C
②
②处等高线稀疏,是缓坡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