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课堂导入
1
中国气候类型多样,同一时间,在各地所呈现的景观截然不同,让我们一起来揭开气候神秘的面纱吧!
黑龙江省
海南省
为何我国南北方的气温差别如此之大呢?
第
节
2
中国的气候(第1课时)
第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目录
01
气候复杂多样
1、通过对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的判读,归纳出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
2、通过对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的判读,归纳出我国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
3、通过对中国温度带、干湿区分布图的判读,知道中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分布状况,了解它们对自然植被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4、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归纳出中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征,学会归纳气候特征的一般方法。
学习目标
气候复杂多样
我国东西跨经度大、南北跨纬度大,离海洋远近不一,内部具有复杂的地形,造就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气候特点一: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两大要素
降水
气温
气候复杂多样
活动
①从图2-22中读出漠河、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海口的气温,由此可见,我国1月气温由南向北越来越_______,②漠河和海口气温相差约 ,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气温 ____________。
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
低
<-28℃
-16℃--24℃
-8℃-0℃
0℃-8℃
8℃-16℃
16℃-24℃
44℃
差别很大
气候复杂多样
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冬季,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同时,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的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
而冬季风在翻越重重山岭到达南方时,风力大大减弱。因此,黑龙江省北部冬季低温可达 -30~ -40 ℃,滴水成冰,大地白雪皑皑;而海南省冬季平均气温在20 ℃左右,气候暖热,到处绿树成荫。
阅读
中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1月平均气温为-30.6℃。那里曾经出现过-52.3℃的极端最低气温。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南方
北方
世界上最大的误解,是北方人以为南方四季如春,南方人以为北方人不怕冷
气候复杂多样
活动
在图中勾画出1月0℃等温线,看一看它与哪些重要地理事物的分布大致吻合。
淮河
0℃
秦岭
想一想:1月0℃等温线南北地区的河流有什么不同现象?
以北
以南
气候复杂多样
活动
①从图中读出漠河、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海口的气温;
②我国7月漠河与海口气温相差_____℃。
③我国七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______℃以上,这说明我国夏季气温特点是:
20
全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8
16℃-20℃
20℃-24℃
24℃-28℃
28℃-32℃
28℃-32℃
28℃-32℃
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
气候复杂多样
活动
④我国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
。
试分析原因:
⑤我国夏季最高气温出现在:
。
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
青藏高原
吐鲁番盆地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8℃
气候复杂多样
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7月平均气温为33℃。人称“火洲”。那里极端最高气温曾达到49.6℃。
我国夏季最冷的地方:青藏高原
气候复杂多样
思考
为什么中国夏季南北气温差异不大?
内容 结论
正午太阳高度:
白昼时间:
雨季长短:
北方<南方
北方>南方
北方<南方
北方气温低
北方气温高
北方气温高
气候复杂多样
活动
玲玲和贝贝对中国冬、夏季气温最低区域作出了如下判断。他们的说法对吗?说出你的理由。
冬季气温最低区域在北方。
冬、夏季气温最低区域都在北方。
玲玲说法正确,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黑龙江省的漠河,贝贝说法错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在青藏高原,主要原因是地势较高。
1.什么样的温度才能使农作物活跃生长呢?
2.农作物的生长期指的是什么?
3.活动积温指的是什么?
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复杂多样
活动积温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把大于等于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
活动积温反映了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是划分温度带的重要条件。在中国,我们把活动积温<1600℃的地区划分为寒温带,1600~3400℃的地区划分为中温带,3400~4500℃的地区划分为暖温带,4500~8000℃的地区划分为亚热带,>8000℃的地区划分为热带。
气候复杂多样
活动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高原气候区
亚热带
热带
各温度带
名称是什么
?
大致为秦岭-淮河线
气候复杂多样
找一找:各温度带主要包括哪些地形区。
活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气候复杂多样
活动
找一找:各温度带主要包括哪些行政区。
秦岭—淮河线以南,主要是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云南省西双版纳、广东省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台湾省南部属于热带,其余均属于亚热带。
秦岭—淮河线以北,包括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以及辽宁省南部等地区属于暖温带。大兴安岭北段及其两侧地区属于寒温带。在暖温带与寒温带之间,是东西延伸、面积广阔的中温带地区,包括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等。
青藏高原则属于以高寒为特征的高原气候区。
阅读
气候复杂多样
中国的温度带
气候复杂多样
温度带 耕 作 制 度 主 要 农 作 物
寒温带 一年一熟 春小麦 、马铃薯
中温带 一年一熟 春小麦 、玉米、大豆、甜菜等
暖温带 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 冬小麦 玉米 棉花 花生 温带水果(苹果、葡萄等)
亚热带 一年两至三熟 水稻、冬小麦、亚热带经济作物(柑橘等)
热 带 一年三熟 水稻、热带经济作物(香蕉、菠萝等)
不同温度带的主要作物
气候复杂多样
思考
中国的五个温度带与地球上的“五带”有什么不同?
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将地球表面有共同特点的地区,按纬度划分为五个温度带。
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活动积温的多少划分的。这种划分多指导农业生产意义比较大。
气候复杂多样
造成中国不同地区房屋屋顶的差异原因是什么?
降水
气候复杂多样
活动
(1)比较广州、武汉、乌鲁木齐3个城市年降水量的大小,说出它们大致反映了中国降水怎样的空间分布趋势。
空间分布不均,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气候复杂多样
活动
在图中勾画出800mm、400mm、200mm年降水量线,归纳中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200mm
800mm
400mm
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南沿海降水多,西北内陆降水少)
影响因素
海陆分布
气候复杂多样
中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
中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台湾东北部的火烧寮,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557.8毫米,1912年的最高纪录达8409毫米。降水最少的地方则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多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年降水天数不足10天,有些年份甚至滴水不见。
阅读
地处台湾山脉迎风坡,多地形雨。
火烧寮
托克逊
深居内陆,降水少。
气候复杂多样
活动
(2)看一看广州、武汉、哈尔滨3个城市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说一说它们大致反映了中国降水怎样的季节分配规律。
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较大。
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大多数地方5—9月份的降水量,一般占到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东北、华北等地区降水更集中。
气候复杂多样
一个地区气候的干湿程度,与当地的降水量和蒸发量有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反之,气候干旱。
干湿地区
根据气候的干湿程度,可将中国划分为: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
思考
气候复杂多样
各干湿地区的划分与年等降水量线有什么关系?完成P38活动1
800mm
400mm
200mm
气候复杂多样
半干旱区:草原
干旱区:荒漠草原、荒漠
湿润区:森林
半湿润区:森林草原
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
干旱地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部
半干旱地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天山等
半湿润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
湿润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东北山地。
气候复杂多样
中国的气候类型分布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1.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2.冬季我国河流是否结冰的分界线
3.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4.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5.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6. 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气候复杂多样
中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使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此外,由于地形多样、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复杂多样
(1)贝贝对中国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进行了编码,用数字1~6表示温度带,字母A~D表示干湿地区。读相关地图,找出下列城市在中国温度带、干湿地区和气候类型分布图中的位置。按照海口的示例,完成下表。
活动
漠河 哈尔滨 喀什 拉萨 武汉 海口
温度带 5 6 1
干湿地区 D A
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A
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4
温带大陆性气候
3
高山高原气候
C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2
气候复杂多样
复杂多样的气候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思考
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中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
1
有利于展开多种经营,使中国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
2
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3
活动
气候复杂多样
(2)说出下列珍稀动物生活地区的气候特点。
野骆驼: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北的荒漠地带。
藏羚羊:分布于青藏高原。
亚洲象: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一带。
湿热
热带季风气候
干旱
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冷
高山高原气候
活动
(3)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对中国生产、生活有哪些重要的影响?请举例说明。
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干湿程度不同,会影响农业类型。例如,东部地区以耕作业为主,西北内陆地区则以畜牧业为主。
南北气温的差异,对传统民居建筑会产生深刻影响。例如,北方房屋墙体厚实,多双层窗户;南方房屋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注重通风透气。
气候复杂多样
农业:东耕西牧
饮食:南稻北麦
民居:南尖北平
气候复杂多样
课堂小结
气温的变化
冬季: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大;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温度带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青藏高原高寒区
降水的变化
时间变化
空间变化
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季。
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东多西少 南多北少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干湿区: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气候复杂多样
划分依据:
活动积温
五带一区:
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气候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我国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漠河是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B.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C.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D.海南岛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2.下列三城市的雨季由长到短依次是 ( )
A.长沙、哈尔滨、广州 B.广州、长沙、哈尔滨
C.长沙、广州、哈尔滨 D.哈尔滨、长沙、广州
3.我国东南部降水比西北部降水多的原因是( )
A.东南部离海洋近,西北部离海洋远 B.东南部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
C.西北部比东南部离大西洋较远 D.东南部的纬度比西北部低
C
B
A(共20张PPT)
课堂导入
1
复习提问
我国的气温和降水分布有什么规律?
气温分布规律
夏季:南北气温差异不大,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普遍高温。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降水分布规律
时间:季节分配不均, 夏秋多、冬春少,越往北雨季越短。
空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递减。
第
节
2
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
第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目录
02
季风气候显著
1、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归纳出中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学会归纳气候特征的一般方法。
学习目标
由于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我国大部分地区深受季风影响····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气候显著
什么是季风
大范围盛行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称季风。
季风气候显著
夏季风
源地:来自于 、
。
性质: 、 。
风向:以 风为主。
太平洋
印度洋
温暖
湿润
偏南
太平洋:东南风;
印度洋:西南风。
太平洋
印度洋
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风
源地: 和 。
性质: 、 。
风向:以 风为主。
蒙古
寒冷
干燥
偏北
蒙古
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
东北风
西北风
季风气候显著
活动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1、什么是季风区?
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区域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什么?
大兴安岭—阴山山脉—
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
—冈底斯山脉。
大兴安岭
阴山山脉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脉
冈底斯山脉
玉门关
口诀:大阴贺巴冈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季风气候显著
1、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制约,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少,全年较干旱
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集中夏季
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东南部
水资源丰富
西北部
水资源不足
季风气候显著
思考
为什么我国各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的降水多
集中在夏季
夏季风的进退规律决定了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季风气候显著
2、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北涝南旱
移动速度快
北旱南涝
移动速度慢
华北、东北雨季
约7~8月
江淮梅雨
约6~7月
华南雨季
约4~5月
—东南沿海
4~5月
6~7月
—长江流域
7、8月
—华北、东北
(长江流域伏旱)
9月份
—雨带南移
9月底
—撤出东南沿海
气候特点二: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气候显著
活动
读下图,将图中括号内的内容填写完整。
中国降水时空分布规律
空间分布规律
时间分配规律
年降水量自( )向( )递减
降水( )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 )季
降水( )变化大
中国东南沿海距海近,西北内陆距海远。
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
有的年份夏季风强,有的年份夏季风弱。
东南
西北
季节
夏
年际
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气候对中国的影响
阅读
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因此中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限,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但夏季降水多,易发生洪涝,而其他季节降水少,易造成干旱;在冬、夏季风强弱反常时,会导致降水波动大和热量条件的不稳定,从而带来旱涝灾害和夏季低温、冬春季寒潮,常使工农业生产乃至人们的生活遭受损害。
季风气候显著
活动
比较中国长江以南地区与非洲、西亚同纬度地区的气候,议一议中国季风气候的主要优缺点。
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夏季高温,空气湿度大,大都十分闷热;降水集中于夏季,而且年际变化大,极易造成旱涝灾害……
在世界北纬15 °-30°的纬度带上,不少地区是沙漠,我国处于这一纬度带上的长江以南地区却是“鱼米之乡”……
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因此中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限,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
在冬、夏季风强弱反常时,易造成旱涝灾害。
优点:
缺点:
季风气候显著
阅读下表,说一说这表明了中国气候具有什么特征?
活动
城市 纬度 海拔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气温年较差
齐齐哈尔 (黑龙江省) 47°23′N 146米 -19.2℃ 22.8 ℃ 42.0 ℃
巴黎 48°58′N 65米 3.5 ℃ 18.4 ℃ 14.9 ℃
季风气候显著
北京
东京
城市 最冷月气温(℃) 最热月气温(℃) 年降水量(mm)
东京 3.7 25.1 1610
北京 -4.7 26.1 636
由于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陆,因此中国的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气温冬季明显偏低,夏季明显偏高。
气候特征三:大陆性特征显著
课堂小结
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夏季风对降水的影响
大陆性特征显著
中国的气候
课堂练习
1 . 我国东南部降水比西北部降水多的原因是( )
A.东南部离海洋近,西北部离海洋远
B.东南部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
C.西北部比东南部离大西洋较远
D.东南部的纬度比西北部低
A
课堂练习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有( )
A.东北季风、东南季风 B.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C.西南季风、西北季风 D.西北季风、东北季风
3.我国季风区主要位于( )
A.东半部地区 B.内流区 C.第一级阶梯 D.干旱区
4.在汛期,季风区降水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受来自内陆的偏北风影响大 B.受来自海洋的的偏南风影响大
C.受地形影响大,背风坡多雨 D.受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影响大
B
A
B(共23张PPT)
课堂导入
1
第
节
2
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
第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目录
03
多特殊天气
04
多气象灾害
1、认识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及其造成的危害,了解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初步形成防灾、减灾意识;
2、学会分析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逐步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
学习目标
中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
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
多特殊天气
多特殊天气
侵入中国的寒潮路径示意
认识特殊天气
寒潮
1、概念:
2、源地:
3、时间:
4、天气特征:
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蒙古、西伯利亚一带
冬半年(秋末、冬季、初春)
急剧降温、霜冻、大风,雨雪天气
标准: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气温24小时内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72小时内气温连续下降12℃以上,并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若冷空气达不到这个标准,根据降温幅度的大小,又可划分为强冷空气、较强冷空气、中等强度冷空气和弱冷空气活动过程。
多特殊天气
5、寒潮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中国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地势高)、四川盆地(受山岭阻挡),以及广东、台湾、海南(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远)受寒潮影响较小外,大部分地区受寒潮影响都较大。
中国冬季寒潮冻害农作物
多特殊天气
秋裤已然hold不住,御寒需得穿棉裤
宁可一日不耍酷,不可一日无秋裤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们不用穿秋裤
农业
交通
草场
电力
多特殊天气
寒潮的影响
多特殊天气
认识特殊天气
梅雨
1、含义:
2、时间:
3、地区:
4、天气特征:
夏初,江淮流域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
夏初(6月份)
江淮地区
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阴云笼罩,出现绵绵阴雨或阵性降雨。
洪涝
洪涝
干旱
发霉
多特殊天气
多特殊天气
认识特殊天气
台风
1、含义:
2、时间:
3、地区:
4、天气特征:
5、影响:
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
夏秋季节,多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
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
狂风、暴雨、风暴潮
狂风暴雨破坏公共设施,引起山洪暴发等。但带来的雨水能够缓解旱情
多特殊天气
多特殊天气
多特殊天气
认识特殊天气
沙尘暴
1、含义:
2、时间:
3、地区:
4、发生条件:
5、影响:
沙尘暴是指大风扬起地面的沙尘,使空气变得混浊,水平能见距离降低到1千米以下的现象。
春季(3-4月)
北方和西北地区
植被稀少,沙质土壤多,大风频繁、天气干旱。
使土壤变得贫瘠,农作物及各种设施遭到掩埋和损害。
多气象灾害
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洪涝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是中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
多气象灾害
干旱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地区均频繁发生旱灾。由于中国东部季风区人口、城镇密集,工农业发达,因而旱灾造成的损失更大。
多气象灾害
多气象灾害
入侵南方的强寒潮,常常会使长江以南地区的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在草原牧区,寒潮带来的暴风雪会覆盖草场,断绝饲料来源,甚至冻死体弱的牲畜。
在江淮地区,梅雨如果来得过早,雨期过长,雨量过大,就会出现洪涝和低温灾害,严重影响夏、秋农业收成;如果来得太晚,或者雨期过短,甚至“空梅”,就会出现干旱,严重影响夏种和春播作物的生长。
寒潮、梅雨、台风和沙尘暴对中国的影响
阅读
多气象灾害
台风过境时,带来的狂风、暴雨可以引起山洪暴发,毁坏房屋,损害庄稼;它在海上掀起的巨浪,能够颠覆船只,危及航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但台风登陆后,风力会逐渐减弱,带来的雨水能够缓解部分地区的旱情。
沙尘暴天气给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它使土壤变得贫瘠,农作物及各种设施遭到淹埋和损害,污染环境,对人、动植物造成危害。
寒潮、梅雨、台风和沙尘暴对中国的影响
阅读
课堂小结
多特殊天气
多气象灾害
干旱
中国的气候
洪涝
台风
寒潮
沙尘暴
梅雨
课堂练习
1. 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 )
A.寒潮 B.台风
C.洪涝 D.旱灾
2. “梅雨”的主要特征是 ( )
A.狂风暴雨天气 B.强度大,常伴有雷电
C.主要发生在东北地区 D.阴雨连绵,历时长,强度一般不大
3.沙尘暴多发生在中国的 ( )
A.华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南地区 D.华南地区
A
D
A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