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农业(第1课时) 同步课件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2022-2023学年)(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1农业(第1课时) 同步课件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2022-2023学年)(共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22 10:3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课堂导入
1
9月23日,我国迎来了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古今中外,粮食作为一种战略物资受到高度关注,“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丰收节的设立,进一步体现了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一百年来,我国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关键看哪一产业的均衡发展?
农业
种植业
渔业
林业
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课堂导入
1
猜一猜它们来自哪种农业?


1
农业(第1课时)
第4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目录
01
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02
中国农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联系身边实际了解农业的基本概念,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
2、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3、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活动
什么是农业?玲玲和贝贝都有自己的看法,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农业就是种植农作物。
不仅如此,农业还包括……
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在牧场,人们饲养牲畜;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在水域,人们撒网捕鱼……这些都是农业。
我最爱吃:
My favorite food
1.米饭、面条、馒头、青菜、萝卜……
2.(猪、牛、羊、鸡、鸭)肉……
3.鱼、虾、蟹……
4.苹果、梨子、桔子、椰子……
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种植业
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作物的农业生产部门。
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主要产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
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我最爱吃:
My favorite food
1.米饭、面条、馒头、青菜、萝卜……
2.(猪、牛、羊、鸡、鸭)肉……
3.鱼、虾、蟹……
4.苹果、梨子、桔子、椰子……
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畜牧业
靠放牧或饲养牲畜及家禽等来获得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
主要产品:奶类、牛羊肉、动物皮毛等
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我最爱吃:
My favorite food
1.米饭、面条、馒头、青菜、萝卜……
2.(猪、牛、羊、鸡、鸭)肉……
3.鱼、虾、蟹……
4.苹果、梨子、桔子、椰子……
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渔 业
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者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农业部门。
主要产品:
各种鱼类、虾类、贝类、海带、紫菜等
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我最爱吃:
My favorite food
1.米饭、面条、馒头、青菜、萝卜……
2.(猪、牛、羊、鸡、鸭)肉……
3.鱼、虾、蟹……
4.苹果、梨子、桔子、椰子……
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林 业
种植、养育、保护、采伐林木以及对树胶、松脂等林产品进行采集和加工的部门。
主要产品:木材、苗木等
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主要
农业
部门
种植业
畜牧业
渔 业
林 业
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
农业概念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突出地表现在粮食的生产上。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它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粮食、副食品、工业原料、资金和出口物资。
“国民经济的基础”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
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请给图中字母选择相应的农业类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
练一练
A
B
C
D
林业
种植业
畜牧业
渔业
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这叫“宜林则林”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这叫“宜粮则粮”
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这叫“宜牧则牧”
河湖较多,适宜发展渔业,这叫“宜渔则渔”
农业因地制宜布局原则
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农业的生产部门 布局原则
种 植 业
林 业
渔 业
畜 牧 业
一般布局在山区。山区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一般布局在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一般布局在高原、山地。这里气候温暖,草类茂盛,地广人稀。
一般布局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的地区。
中国农业的发展
阅读
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我国培育了品种繁多的农作物,是小麦、大豆、大白菜、葱、芥菜、萝卜、韭菜、茭白、荔枝、梨、桃、橘、枇杷、麻等农作物的原产地。我国最早种桑养蚕,古代商人经“丝绸之路”将我国所产的丝绸运往西亚和欧洲。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茶叶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河姆渡原始居民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呈现的稻谷、炭化米粒
耒耜
中国农业的发展
旧社会落后的农村和贫困的农民
一般估计,丰年有60%-70%的人吃不饱,荒年有80-90%的人吃不饱,大批人饿死,,饥民占中国人口的22%,加上半饥饿状态的人,占中国人口的80%以上。
孟子提出“丰年能吃饱,荒年饿不死”的标准是中国农民几千年的梦想
中国农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获得巨大的巨大进步,农民生活不断提高,取得了如下成就:
我国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谷物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农业的发展
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地球上约20%的人口。
四国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
世界、部分国家单位面积水稻产量
耕地面积在不断地减少
中国农业的发展
活动
读下图,观察谷物播种面积的变化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发展农业。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科学技术投入不断增加。
国家政策支持。
在我国耕地减少的情况下,为什么农产品的产量能大幅度提高?
中国农业的发展
思考
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高的东部地区,建设了大量的高产稳产农田;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培育了新的农业基地。
中国农业的发展
中国农业的发展
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东北三江平原的小麦
在南方广种的水稻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
中国农业的发展
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内蒙古牧场机械化挤奶
洞庭湖渔业丰收
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中国农业的发展
新疆的长绒棉
海南省的橡胶树
因地制宜
中国农业的发展
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山东省的苹果园
西南的林场
因地制宜
中国农业的发展
创汇农业以外向型为主要特征,所生产的农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
创汇农业
山东半岛
长江三角洲
闽南
珠江三角洲
四大创汇农业基地
新型农业
中国农业的发展
观光农业
旅游农业又称观光农业,是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消遣性农事活动。农民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开辟活动场所,提供生活设施,吸引游客,以增加收入。旅游活动的内容除游览田园风景外,还有林间狩猎、水面垂钓、采摘果实等农事活动。
新型农业
(1) 为什么甲村的经济效益会显著好于乙村?
(2) 议一议,我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重要的启示?
中国农业的发展
活动
中国南方有甲、乙两个村庄,家家户户都有在自己房前屋后的山坡上种植李树的传统,两村农田普遍种植油菜。
甲村利用油菜、李树花期相近的特点,积极发展观光农业。
3月份,油菜花、李花次第开放,金黄的油菜花胜似“金海”,
雪白的李花宛若“雪山”,两者交相辉映,形成“金海雪山”
壮丽景观;7月份,正是李子成熟的季节,沉甸甸的甜脆李子
挂满枝头。甲村每年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景赏花、摘果品果
“农家乐”生意火爆,农产品一直畅销。
乙村则通过出售菜籽油和鲜李来赚取收入,有的年份还会
遭遇农产品滞销积压的尴尬。
农家乐观光采摘区
中国农业的发展
活动
甲村和乙村均可通过出售菜籽油和鲜李获得收入,除此之外,甲村还利用农业景观获得了旅游收入,因此甲村的经济效益会显著好于乙村。
(2) 议一议,我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重要的启示?
(1) 为什么甲村的经济效益会显著好于乙村?
农业的发展,可以通过加大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投入,从而获得更优质、高产的物质产品,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农业资源和景观优势发展相关的加工业和旅游观光业,从而提高农业效益。
中国农业的发展
城郊农业是指为满足城市居民对粮、蔬菜、水果、肉、禽、蛋、乳等农副产品需要而发展的农业。
城郊农业
城郊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首要条件:
靠近城市,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其他条件:
交通便利,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新型农业
绿色农业侧重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改变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的农业生产方式。
中国农业的发展
绿色农业
新型农业
中国农业的发展
生态农业
基鱼塘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形式。即桑地依赖于鱼塘肥泥,养蚕依赖桑叶,而鱼塘则依赖于蚕屎、蚕沙这样互相依存的形式。珠江三角洲蚕区布满着“桑基鱼塘”,这种生产形式一直延续至今。
新型农业
新营销方式
中国农业的发展
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中国农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根本改变了人工劳作的状况,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华北、西北等缺水地区大力推广滴灌、喷灌技术。该技术根据植物生长特点,按需按量灌溉,既能提高产量,又能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
中国农业的发展
超级杂交稻
阅读
水稻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左右。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为核心的科研团队所培育的“超级杂交稻”,2011年试验田亩产已达到926.6千克。而目前全球水稻平均亩产仅200千克左右。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为中国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创造了条件,也为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2019年9月29日,习近平主席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颁授“共和国勋章”。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水稻平均产量不到4500kg/公顷,目前超级杂交水稻已突破12000kg/公顷,使得我国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的温饱问题”
“最具影响力的种田人”
最新成果:“海水稻”,学术上一般称作“抗盐水稻”、“耐盐水稻”、“耐盐碱水稻”。
中国农业的发展
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有一片300亩的海水稻田。2017年,袁隆平团队在新疆、黑龙江等试验基地开展海水稻试种试验,新疆的海水稻试验基地就选在喀什地区岳普湖县巴依阿瓦提乡。这里紧邻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也是pH酸碱度7.8的重度盐碱土地。
令村民们难以置信的是,当年,在科研工作者和员工精心管护下,海水稻试验田迎来丰收。今年是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团队连续第三年开展种植试验,测产结果显示水稻再一次获得丰收。
中国农业的发展
中国农业的发展
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谈一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无土栽培是采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以塑料、锯末、泥炭等作为植物生长支撑介质的栽培方法。无土栽培的营养液成分易于控制,可随时调节并循环使用,在光照、温度适宜而缺乏土壤的地方,如沙漠、海滩、荒岛,皆可推广进行。大都市的近郊,也可采用无土栽培的方式生产蔬菜和花卉。
从图文资料可以看出,无土栽培可以充分利用物质资源和空间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大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得许多不适应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条件得到改善或改造,使农业生产的空间大大拓展,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推动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国应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荔枝生产于中国南部,以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栽培较多。读图,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影响的角度,议一议发生下列变化的主要原因。
中国农业的发展
活动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时代已尘封于历史的记忆中!
是啊!即使是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老百姓,现在也可以享受到一千多年前唐朝贵妃的“待遇”。
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于农产品育种,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改善了农产品的品质。
储存、保鲜技术的运用,也延长了农产品的储存时间,改变了农产品的消费格局。
农业是事关国家稳定的基础和大事,中国政府一直将农业发展放在非常重视的地位。
中国农业的发展
课堂小结
农业
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中国农业的发展
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
课堂练习
1.下列人类活动中不属于农业活动的是( )
A.种庄稼 B.草场放牧 C.食品加工 D. 出海捕渔
2.食品安全事件的屡屡出现使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生产,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属于( )
A.创汇农业 B.观光农业 C.绿色农业 D.外向型农业
3.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是( )
A.美国 B.中国 C.巴西 D.印度
4. 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农产品的产量增长迅速,下列农产品中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
A.水果 B.甘蔗 C.橡胶 D.椰子
A
B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