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4章本章复习和总结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4章本章复习和总结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22 16:1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本章复习和总结
R·八年级物理上册
教学目标
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光速.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3.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4.知道光的折射定律.
5.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
6.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特性及应用.
1.归纳法: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归纳总结,体会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而系统复习本章知识.
2.引导分析法:通过引导学生对典型事例的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规律,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讲述结合法:通过典型习题的讲练,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知识的内涵,熟悉解题方法与技巧.
教学方法
光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光的色散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太阳、电灯、水母、蜡烛等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3×108m/s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光路可逆
镜面反射
漫反射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平面镜成虚像
光的反射
A
A′
O
O′
B
C

空气
光的折射
光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产生
条件 发生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 任何物体表面 发生在两种介质界面上,并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
成像
情况 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平面镜成像——成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折射成像——水中物体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的高一些,是由于光的折射看到的虚像
事例 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皮影 水中倒影、平面镜成像、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池水变浅、筷子变弯、钢笔错位、海市蜃楼
光的色散
三原色
光谱
红外线
紫外线
光的色散
知识点一
光的直线传播
【例1】(多选)如图所示是用针孔照相机给蜡烛照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要想使像大一些,可移动底片离针孔近一些
B.要想使像明亮些,可移动底片离针孔近一些
C.针孔离蜡烛越近,像越暗
D.针孔离蜡烛越近,像越小
解析:
针孔照相机是利用小孔
成像的原理制作的.小孔成
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的.物体通过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上下颠倒,左右互换.当物体到针孔距离一定时,光屏(底片)越远,像越大;光屏越近,像越小.当光屏(底片)到针孔距离一定时,物体越远,像越小;物体越近,像越大.小孔所成的像,像越小越明亮.根据以上规律,选项A、D是错误的,选项B、C是正确的.
答案:BC
知识点二
光的反射
【例2】由发光点S所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光路如图甲所示,请完成光路图并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

S
方法一: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分别作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发光点S.(如图乙)

S'
S
方法二:反向延长两条反射光线,交于镜后一点S′,则S′就是镜前发光点S在镜中的虚像,再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发光点S.(如图丙)

【例3】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
(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在纸板FON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或纸板EON与FON不在同一平面内)
(2)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取下纸板,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
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便于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知识点三
平面镜成像
【例4】何唐同学从平面镜中看到街对面的大型电子钟的显示的时刻如图所示,那么要是回头直接看钟,它显示的时刻应为( )
A.20:15 B.21:05
C.21:15 D.20:05
解析: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比较容易找到答案.
B
【例5】如图甲所示为同学们制作的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物体AB的像是( )
A.倒立、等大的虚像 B.正立、等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解析:人眼在潜望镜中看见物体AB的像的原理图如图乙所示.
B
知识点四
光的折射
【例6】在水深1m的湖面上空,一只画眉鸟停在岸边柳树距水面5m高的树杈上婉转地唱歌;在距岸边2m的水中,一条红色的小鲤鱼悠然地游动.静观湖面,“小鲤鱼”、“画眉鸟”和“柳树”浑然一体,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关于上述情景,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
A.水中的“画眉鸟”是树上的画眉鸟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虚像
B.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面1m
C.站在岸边看见的“小鲤鱼”到水面的距离肯定小于1m
D.我们看到水中的“画眉鸟”和“小鲤鱼”都是虚像
解析:水中的“画眉鸟”是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该像是画眉鸟的虚像,由于画眉鸟到镜面(水面)的距离为5m,水中“画眉鸟”(像)到镜面的距离也为5m,故选项A说法正确,B说法错误;看到水中的“小鲤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它在实际小鲤鱼的上方,因湖水深为1m,则所看到的“小鲤鱼”到水面的距离必定小于1m,故选项C、D说法均正确.
答案:B
【例7】如图甲所示,潜水员眼睛在水下A点处,B点有条小鱼,C点有只小鸟,请作出潜水员观察鱼、鸟的光路图.
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潜水员在水中观察B点的鱼时的光路就是直线BA;在观察空中的小鸟时,小鸟C点的光线在由空气经过水面进入水中时要发生折射,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进入潜水员眼睛的折射光线OA相对于入射光线CO向法线一侧偏折.
(答案如图所示)
知识点五
光的色散
【例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白色光是单色光
B.色光的三原色是指红光、黄光、蓝光
C.白光是七色光中的一种
D.任何颜色的光都可以用红、绿、蓝三种色光复合而成
解析:白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故A、C错;色光的三原色是指能按比例混合成各种色光的三种色光,它们是红光、绿光、蓝光,故B错,D正确.
答案:D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