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第二单元练习卷
一.试题(共9小题)
1.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A.为了表示对您的衷心感谢,我们特意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
B.王强同学从班主任杨老师手里接过获奖证书,然后说到:“感谢您的厚爱。”
C.王校长说:“李教授,明天我校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请您斗胆赐教。”
D.虽然你尽的是绵薄之力,但是我知道这些钱是你的全部积蓄,谢谢你。
2.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语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所有的蝈蝈都能品尝到一口美味。
②我扔入一片梨,一只蝈蝈立即占住它。
③自私心是到处都存在的。
④吃饱了,它便让位给另一只蝈蝈,这时它变得宽容了。
⑤谁要是来咬这块美味的食物,出于妒忌,它便踢腿把对方赶走。
⑥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
A.③④①⑥②⑤ B.③⑤②④⑥① C.①②③⑥⑤④ D.②⑤③④①⑥
3.阅读《咏雪》,回答后面问题。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俄而雪骤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
4.为了了解交友之道,学会如何交友,同学们分组收集了许多有关交友的名言、故事及经典论述。下面一组材料是某组同学在活动中搜集的关于交友方面的名人名言,请你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出其内容。
①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
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子
③门内有君子,门外有君子至。
﹣﹣冯梦龙
5.阅读冰心的《繁星》完成下列问题: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1)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 。
(2)诗中用 、 、 三个词,对不同时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这首诗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嫩绿”“淡白”“深红”等色彩词汇,巧妙点明了时间正在向前移动,事物也在运动变化
B、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时的愿望和理想
C、“芽儿”“花儿”“果儿”其实是作者的化身
D、这首诗共三段,句式结构基本相同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纸船——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选自《繁星 春水》)
(1)“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诗人为什么“含着泪”?
(2)诗人借“纸船”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
(3)作者用叠纸船、放纸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寄托情感,假如诗人的母亲在梦中见到了这只小船,她会想些什么?试用母亲的口吻把它写出来。
7.阅读《咏雪》,回答问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本文选自 ,是由南朝 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②俄而雪骤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⑤公欣然曰 ⑥与儿女讲论文义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③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4)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白雪纷纷何所似 繁花似锦
B.公欣然曰 悠然自得
C.与儿女讲论文义 中华儿女
D.俄而雪骤 暴风骤雨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
(6)在这篇小短文中,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
(7)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做评定,你觉得哪种好,好在哪?谢太傅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8)文章最后一句补充交代“兄女”的身份,有什么作用?
(9)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表明了作者赞赏谢道韫的聪颖和才气。
B.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比前一喻好。
C.公大笑中的笑意有讽刺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不恰当。
D.“柳絮”一喻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的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有深刻的意蕴。
(10)“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请赏析该句妙在何处。
(11)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
8.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被放逐的皇后
金建云
①我爸去世后,我妈越活越不招人待见。
②她用iPad打发孙子,烧饭忽咸忽淡,记账乱七八糟,将自己锁在门外,时不时将孙子忘在幼儿园……谁敢相信,妈妈退休前曾是高中的特级教师呢?我教她玩微信,陪她旅游,帮她买健身器材,带她找老玩伴儿,催她跳广场舞……却还是无法让她找回青春时代的光彩与热情,她永远是热闹场合的陌生人。
③对老妈这种状态,我实在无法理解,直到有一日,我发现她在读一本书:阿尔诺 盖格尔的《流放的老国王》。这么伤感的书,怪不得她越看情绪越低落!为了批判这一株“精神毒草”,我偷偷读起来。
④作者描写了自己父亲老去的过程,将患帕金森症的父亲比喻为一位被流放的国王,原本熟悉的家庭环境对父亲来说,已变得越来越陌生,他仿佛身处异乡。这位父亲一心要回到自己记忆中的家,于是“不知所措地四处乱窜”。作者看到父亲慢慢“变傻”,仿佛感到生命从他身上渗出,整个人的个性一滴滴漏掉……
⑤读到感人之处,我黯然神伤!这么久以来,我没有真正理解父亲去世对老妈的打击。我只是一味地怪她不乐观、不振作,却从未从她的角度看待过她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大致浏览完这本书,我走出我妈的卧室,她正在客厅看电视。
⑥像往常一样,她看电视的眼神中散发着淡漠的霉味。屏幕上演的什么对她来说毫无意义,她只需要足够响的声音来冲淡自己的寂寞。
⑦我坐下来,同她聊起电视上的这位笑星。她支支吾吾应对着我,敷衍着笑几声。看得出,她对我今天“反常”的表现感到一丝惶恐。自从父亲走后,她变得越来越像个爱犯错的刁蛮女孩儿,对我,竟有一种说不出的紧张感。或许是怕我唠叨她吧,她借口说自己要烧饭,就把我独自撂在沙发上。
⑧厨房里她的动作好慢,时常停下来若有所思,又不知道在思考什么。她拿起盐瓶,思考自己究竟有没有放盐,停顿几秒钟后,她放了一点点,再加上一点点……
⑨这时候,我想起过世的父亲。父亲生前总会在她烧饭的时候,凑过去聊天。那时候,我妈嘴上对答如流,手上有条不紊。她永远井井有条、遇事不慌,谈笑之间便将美味端上餐桌。
⑩如今,一个走了,一个活在女儿的嗔怪与脸色之中。
看着我妈的背影,我感到岁月流逝的巨大冲击力﹣﹣不知不觉中,母亲已经走入孤单的晚年,她仿佛一位被流放的皇后,手足无措地面对这个对她来说越来越陌生的世界。爱她的父母、丈夫、老朋友们,逐一离去,唯一的女儿整天抱怨她不乐观、不阳光、不振作……米兰 昆德拉的一句话浮现在我脑海中﹣﹣“面对生命那无可挽回的溃败,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理解它。”
如果说,衰老与孤独是我妈必须面对的生命之溃败,那么,我不该再要求她强颜欢笑,不该带她去那些她完全无法融入的热闹环境中,更不应该责怪她带孩子、做家务不走心﹣﹣如果她的心都不知道何处安放,又怎么谈得上走心不走心呢?
我走进厨房,默默地打开她忘记打开的抽油烟机。我给她嘴里塞进一块糖,微笑着看她笨手笨脚地做事。厨房里很安静,抽油烟机的声音竟带给我们默契的温暖感。我妈朝我笑笑,我也朝她笑笑。那种很幸福的感觉涌上心头。
是的,当我放弃对她所有的要求之后,那种叫作“理解”的东西,如圣灵一般翩然而至。
“妈妈,愿我的理解能安放你的孤独。”我在心里默默地说。
(1)结合文意,说说标题“被放逐的皇后”的含义。
(2)结合上下文意思,谈谈你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
像往常一样,她看电视的眼神中散发着淡漠的霉味。
(3)选文第⑨段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何作用?
(4)揣摩选文第 段画线句子的意蕴。
(5)读了全文,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得到的人生启示。
9.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第二单元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9小题)
1.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A.为了表示对您的衷心感谢,我们特意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
B.王强同学从班主任杨老师手里接过获奖证书,然后说到:“感谢您的厚爱。”
C.王校长说:“李教授,明天我校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请您斗胆赐教。”
D.虽然你尽的是绵薄之力,但是我知道这些钱是你的全部积蓄,谢谢你。
【解答】A.“心领”用于自己的推辞;
B.表达得体;
C.用词不当,可将“斗胆赐教”改为“不吝赐教”;
D.“绵薄之力”用于自己,是谦辞。
故选:B。
2.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语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所有的蝈蝈都能品尝到一口美味。
②我扔入一片梨,一只蝈蝈立即占住它。
③自私心是到处都存在的。
④吃饱了,它便让位给另一只蝈蝈,这时它变得宽容了。
⑤谁要是来咬这块美味的食物,出于妒忌,它便踢腿把对方赶走。
⑥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
A.③④①⑥②⑤ B.③⑤②④⑥① C.①②③⑥⑤④ D.②⑤③④①⑥
【解答】这是一个叙事的段落,所有句子都是围绕我扔下的一片梨开始的,所以②中是起始句。从语意上辨析⑤与上解码器衔接紧密,是第二句;③④体现了“事情”发展;①此句可理解为是上一句的解释;⑥此句体现了“事情”发展的最后结果,是末句;
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②⑤③④①⑥
故选:D。
3.阅读《咏雪》,回答后面问题。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谈论
②俄而雪骤 急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 寒雪日 ”、地点“ 内集 ”、人物“ 谢太傅与儿女 ”、事件“ 讲论文义 ”等要素。
【解答】(1)该题考查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讲论:谈论。
②句意为:雪下得紧了。骤:急。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中重点词语有欣然:高兴的样子;句意为:太傅高兴地说:“大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
②中重点词语有若:像;句意为: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满天飞舞。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等要素。
答案:
(1)①谈论 ②急
(2)①太傅高兴地说:“大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
②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满天飞舞。
(3)寒雪日 内集 谢太傅与儿女 讲论文义
4.为了了解交友之道,学会如何交友,同学们分组收集了许多有关交友的名言、故事及经典论述。下面一组材料是某组同学在活动中搜集的关于交友方面的名人名言,请你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出其内容。
①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
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子
③门内有君子,门外有君子至。
﹣﹣冯梦龙
【解答】答案:
示例:交友要交那些正直、诚信、博学多知的朋友。
5.阅读冰心的《繁星》完成下列问题: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1)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排比 、 拟人 。
(2)诗中用 发展 、 贡献 、 牺牲 三个词,对不同时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这首诗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诗中“嫩绿”“淡白”“深红”等色彩词汇,巧妙点明了时间正在向前移动,事物也在运动变化
B、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时的愿望和理想
C、“芽儿”“花儿”“果儿”其实是作者的化身
D、这首诗共三段,句式结构基本相同
【解答】(1)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三个句式相同的句子连用,是排比;“嫩绿的芽儿”“淡白的花儿”“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话,是拟人。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把握,根据重点句子“发展你自己”“贡献你自己”“牺牲你自己”,明确“发展”“贡献”“牺牲”三个词,对不同时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本题考查诗歌写作目的把握。《嫩绿的芽儿》这首诗中的每一节都可以独立成为一首诗,意思也相当完整,但从思想境界、艺术造诣上讲,它们又意联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使意脉得以贯通。“芽儿”“花儿”“果儿”的排列顺序,暗指果树从抽芽发展、开花让人们欣赏到将结果奉献于人类的过程,这一过程正好对应了青年的人生过程。“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习提高。当芽变成花时,不要孤芳自赏,而是要美化自然,正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为社会作贡献。最后结成“果儿”,又如青年要以牺牲精神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使人生更辉煌。全诗正是这样,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从而告诫青年人,包括作者自己,要发愤图强,不断充实、提高和发展自己,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4)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
ABD.正确;
C.有误,“芽儿”、“花儿”、“果儿”是青年的象征,“是作者的化身”错误。
故选:C。
答案:
(1)排比;拟人
(2)发展;贡献;牺牲
(3)鼓励青年努力向上、自我奉献、自我牺牲。
(4)C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纸船——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选自《繁星 春水》)
(1)“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诗人为什么“含着泪”?
(2)诗人借“纸船”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
(3)作者用叠纸船、放纸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寄托情感,假如诗人的母亲在梦中见到了这只小船,她会想些什么?试用母亲的口吻把它写出来。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和写作背景进行分析。从写作时间来看,这首诗是诗人于游览横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结合诗人当初写该诗时候的背景可以看出诗人是用一首《纸船》表达她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诗人格外怀念母亲,甚至因思念母亲而得病,又因在梦中得见母亲而病愈,“含着泪”是因为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而对茫茫的大海,她感到十分孤独,这泪水,是思念之泪。
(2)本题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可知“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是因为“我”要将纸叠成纸船。“我要它到的地方”指的是母亲的梦中。由此可见,诗人借“纸船”寄托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3)本题考查根据诗歌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根据诗歌内容“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发挥想象以“母亲”的口吻写出思念之情即可。
答案:
(1)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而对茫茫的大海,她孤独,是思念之泪。
(2)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3)示例:纸船!女儿最喜欢叠的纸船!女儿,我知道你在用这种方式表达着思念,母亲何尝不想念你呢!就让这纸船承载着我们母女的思念远航吧。
7.阅读《咏雪》,回答问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本文选自 《世说新语》 ,是由南朝 刘义庆 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家庭聚会。 ②俄而雪骤 不久,一会儿;急速,大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 大致,差不多;相比。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比不上因:凭借。
⑤公欣然曰 高兴的样子 ⑥与儿女讲论文义 文章的义理
子侄辈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③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4)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C
A.白雪纷纷何所似 繁花似锦
B.公欣然曰 悠然自得
C.与儿女讲论文义 中华儿女
D.俄而雪骤 暴风骤雨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寒雪日 ”、地点“ 内集 ”、人物“ 谢太傅、儿女 ”、事件“ 讲论文义 ”等要素。
(6)在这篇小短文中,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
(7)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做评定,你觉得哪种好,好在哪?谢太傅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8)文章最后一句补充交代“兄女”的身份,有什么作用?
(9)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表明了作者赞赏谢道韫的聪颖和才气。
B.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比前一喻好。
C.公大笑中的笑意有讽刺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不恰当。
D.“柳絮”一喻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的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有深刻的意蕴。
(10)“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请赏析该句妙在何处。
(11)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比喻成柳絮好。比喻成柳絮不仅写出了雪的颜色是白色的,更突出了雪的轻盈,而比喻成盐则缺少了这一韵味。 。
【解答】(1)本题考查有关文学常识的识记。本文选自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内聚:家庭聚会。
②不久,雪下得大了。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速,大
③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④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未若:比不上因:凭借。
⑤太傅高兴地说。欣然:高兴的样子。
⑥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诗文。儿女:子侄辈;文义:文章的义理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的词有:内集:家庭聚会;儿女:子侄辈;讲论文义:讨论诗文。句子翻译为: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即:是;无奕,指谢奕,字无奕。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曾任左将军、会稽内史等职。句子翻译为:(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③句中重点词语有:.欣然:高兴的样子。何:什么;似:像。句子翻译为:谢太傅高兴地说:“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
(4)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A句意: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似:好像;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似:好像
B句意:太傅高兴地说。形容悠闲而舒适。两个“然”都是…的样子。
C句意: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诗文。儿女:子侄辈;泛指所有中国人,也包括少数民族。儿女:中国人
D句意:不久,雪下得大了。骤:急,紧;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骤:急,紧。
故选:C
(5)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判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 谢太傅、儿女;事件讲论文义
(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
温馨、融洽、欢快、轻松(任选一个)
(7)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可以作多种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①对两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为“柳絮”一喻而笑乐③也可笑前一个答案,乐后一个答案。
(8)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9)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
A.正确;
B.正确;
C.有误,公的大笑是善意的,不是“讽刺”,此文表现的是和谐快乐的家庭气氛;
D.正确;
故选:C
(10)本题考查古诗文关键句赏析。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可从手法、情感、语言等方面任选一面作答,言之有理皆可。用“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11)本题考查分析句子表达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分析解答。比喻成柳絮好。比喻成柳絮不仅写出了雪的颜色是白色的,更突出了雪的轻盈,而比喻成盐则缺少了这一韵味。
答案:
(1)《世说新语》刘义庆
(2)①家庭聚会 ②不久/一会儿 骤 ③大体 相比 ④不如、比不上 凭借 ⑤高兴的样子 ⑥子侄辈 文章的义理
(3)①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家庭聚会,与子侄辈讲解谈论诗文。
②(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③谢太傅高兴地说:“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
(4)C
(5)寒雪日 内集 谢太傅、儿女 讲论文义
(6)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融洽、和谐、欢快、轻松、温馨、的家庭气氛,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
(7)胡儿:形。 兄女:神,意蕴。 笑:子侄有才/都行。 乐:兄女更有深意/文才。
(8)表达对谢道韫的赞赏。(补充点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
(9)C
(10)因为柳絮呈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给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11)主观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如:认为撒盐空中好的,从雪的颜色和下落的形态来阐释理由,这是形似。认为柳絮因风起好的,从神似,意蕴的角度阐释理由即可。
8.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被放逐的皇后
金建云
①我爸去世后,我妈越活越不招人待见。
②她用iPad打发孙子,烧饭忽咸忽淡,记账乱七八糟,将自己锁在门外,时不时将孙子忘在幼儿园……谁敢相信,妈妈退休前曾是高中的特级教师呢?我教她玩微信,陪她旅游,帮她买健身器材,带她找老玩伴儿,催她跳广场舞……却还是无法让她找回青春时代的光彩与热情,她永远是热闹场合的陌生人。
③对老妈这种状态,我实在无法理解,直到有一日,我发现她在读一本书:阿尔诺 盖格尔的《流放的老国王》。这么伤感的书,怪不得她越看情绪越低落!为了批判这一株“精神毒草”,我偷偷读起来。
④作者描写了自己父亲老去的过程,将患帕金森症的父亲比喻为一位被流放的国王,原本熟悉的家庭环境对父亲来说,已变得越来越陌生,他仿佛身处异乡。这位父亲一心要回到自己记忆中的家,于是“不知所措地四处乱窜”。作者看到父亲慢慢“变傻”,仿佛感到生命从他身上渗出,整个人的个性一滴滴漏掉……
⑤读到感人之处,我黯然神伤!这么久以来,我没有真正理解父亲去世对老妈的打击。我只是一味地怪她不乐观、不振作,却从未从她的角度看待过她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大致浏览完这本书,我走出我妈的卧室,她正在客厅看电视。
⑥像往常一样,她看电视的眼神中散发着淡漠的霉味。屏幕上演的什么对她来说毫无意义,她只需要足够响的声音来冲淡自己的寂寞。
⑦我坐下来,同她聊起电视上的这位笑星。她支支吾吾应对着我,敷衍着笑几声。看得出,她对我今天“反常”的表现感到一丝惶恐。自从父亲走后,她变得越来越像个爱犯错的刁蛮女孩儿,对我,竟有一种说不出的紧张感。或许是怕我唠叨她吧,她借口说自己要烧饭,就把我独自撂在沙发上。
⑧厨房里她的动作好慢,时常停下来若有所思,又不知道在思考什么。她拿起盐瓶,思考自己究竟有没有放盐,停顿几秒钟后,她放了一点点,再加上一点点……
⑨这时候,我想起过世的父亲。父亲生前总会在她烧饭的时候,凑过去聊天。那时候,我妈嘴上对答如流,手上有条不紊。她永远井井有条、遇事不慌,谈笑之间便将美味端上餐桌。
⑩如今,一个走了,一个活在女儿的嗔怪与脸色之中。
看着我妈的背影,我感到岁月流逝的巨大冲击力﹣﹣不知不觉中,母亲已经走入孤单的晚年,她仿佛一位被流放的皇后,手足无措地面对这个对她来说越来越陌生的世界。爱她的父母、丈夫、老朋友们,逐一离去,唯一的女儿整天抱怨她不乐观、不阳光、不振作……米兰 昆德拉的一句话浮现在我脑海中﹣﹣“面对生命那无可挽回的溃败,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理解它。”
如果说,衰老与孤独是我妈必须面对的生命之溃败,那么,我不该再要求她强颜欢笑,不该带她去那些她完全无法融入的热闹环境中,更不应该责怪她带孩子、做家务不走心﹣﹣如果她的心都不知道何处安放,又怎么谈得上走心不走心呢?
我走进厨房,默默地打开她忘记打开的抽油烟机。我给她嘴里塞进一块糖,微笑着看她笨手笨脚地做事。厨房里很安静,抽油烟机的声音竟带给我们默契的温暖感。我妈朝我笑笑,我也朝她笑笑。那种很幸福的感觉涌上心头。
是的,当我放弃对她所有的要求之后,那种叫作“理解”的东西,如圣灵一般翩然而至。
“妈妈,愿我的理解能安放你的孤独。”我在心里默默地说。
(1)结合文意,说说标题“被放逐的皇后”的含义。
(2)结合上下文意思,谈谈你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
像往常一样,她看电视的眼神中散发着淡漠的霉味。
(3)选文第⑨段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何作用?
(4)揣摩选文第 段画线句子的意蕴。
(5)读了全文,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得到的人生启示。
【解答】(1)本题考查标题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出标题的深层含义。
从文章内容来看,“皇后”指的是母亲;“被放逐”指的是步入晚年的母亲在父亲去世后,变得不乐观,不振作,仿佛一位被放逐的皇后。
(2)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可以结合语境进行分析,答题格式“××词语的意思是××,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霉味”本指东西在潮湿环境放久了而产生的霉菌的味道,在这里指的是母亲的情绪。
(3)本题考查插叙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根据“这时候,我想起过世的父亲”可知是插叙的记叙顺序。插叙的作用主要有:补充了××的主要事件或情节,丰富文章内容,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为下文××作铺垫。结合文意来看,主要是为下文我对母亲的理解作铺垫。
(4)本题考查的是对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结合语句“我的理解”是说我不再要求妈妈做什么,“安放你的孤独”是说希望妈妈不再孤独,生活幸福。据此结合文章主旨解答即可。
(5)本题考查阅读启示的表达。完成阅读感悟启示题,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生活实际阐述理由。注意表述流畅,语言要简洁明了,最好能做到有创意的表达。
答案:
(1)“被放逐的皇后”指步入晚年的母亲在遭到老伴儿去世的巨大打击后,变得不乐观、不振作,内心充满挣扎与无奈,仿佛一位被放逐的皇后。(2分,意近即可)解析:此题考查标题含义。“被放逐的皇后”是指遭遇老伴儿去世并受打击的母亲;“被放逐”一词,体现了母亲的不乐观、不振作以及她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2)“霉味”本指东西在潮湿环境放久了而产生的霉菌的味道,这里指母亲因父亲去世情绪低落,内心孤独而眼神茫然,毫无生机。(2分,意近即可)
(3)插叙。(1分)回忆了父亲在世时与母亲相处的温馨场面,与母亲的现状形成对比,为下文“我”理解母亲的孤寂,母女和谐相处做铺垫。(2分,意近即可)
(4)“我”放弃了对母亲所有的要求,考虑了她的处境和感受,理解就产生了。(1分)作者希望自己的理解能让衰老的母亲找到幸福的感觉,从此不再孤独。(1分,意近即可)
(5)示例:我通过本文得到的启示就是要理解家人。我总是埋怨妈妈的坏脾气,其实妈妈工作非常辛苦,回到家还要照顾一家人的生活,已经很不容易。希望我的理解能够安放妈妈的焦虑。(3分,结合文意,言之有理即可)
9.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解答】【范文】
我们是一家人
幸福是什么?是蜜蜂酿出了蜂蜜,是蚂蚁得到了食物,是小鸟自由地翱翔,在我看来,幸福,就是有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家庭。在我的幸福家庭里,时刻充满了欢声笑语。
我们家是一个五口之家,我的妹妹(她比我小七岁),是我们家的淘气包,总是会惹出一些小麻烦,但我们都会宽恕她。我在家中是一个乖乖女,每天按时写作业,还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记得有一次,家里只有我一个,于是想趁此机会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就做了一份香喷喷的蛋炒饭,结果爸爸妈妈回来时,知道了我自己做菜烧饭,还表扬了我,说:“我的女儿又长大了!”我心里美滋滋的,像吃了蜜一样甜。
我的爸爸在家中可是一位称职的“维修工”。上个星期的一天,晚上家里突然停电,但别人家却是灯火通明,爸爸觉得一定是跳闸了,于是拿出工具,到门口“咔咔”几声,电量立刻就恢复了,这时,我充满敬佩的望着他,爸爸笑了笑:“嘻嘻,厉害吧!”还有一次,我有一只自动笔的零件散了,我怎么安也安不好,便像爸爸请教,只见他拿出其中一个零件,又拿出另外一个,三两下就好了,我谢了爸爸,很幽默地说:“您可以开一个维修点了!”
我的妈妈工作虽然不是很忙,但她每天都在家里忙忙碌碌、洗衣打扫卫生,照顾我们的起居饮食,她会在凌早晨四点钟时,起来炖粥给我们做早餐,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几年来从无例外。她经常在夜里帮我们盖上被子,总让我们一家人健健康康。我的爷爷非常唠叨,一看到不对的地方便会说个不停:“问我说你看书时眼睛不要离太近,看电视不能时间太长,马上成“四眼”。一有空,他就在沙发上看报纸,所以还是懂得不少知识,他也与时俱进,经常会从电脑上看戏剧,还非常津津有味,生活自由自在,爸爸妈妈也非常孝顺,每年都给爷爷买一件新衣服,是我都有点羡慕了。
我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这个家它既不富裕,也不穷苦,让我感到非常幸福,我为有一个温暖、平凡的家庭感到自豪。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