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7 散文诗二首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7 散文诗二首 (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3 16:4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7 散文诗二首
一.试题(共9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匿笑(偷偷地) 沐浴(洗澡)
B.攲斜(倾、歪) 观摩(研究、切磋)
C.祷告(向天神求助) 妄想(荒诞不合理)
D.无端(原因,起因) 至爱(最)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
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把“刻画”改为“描绘”)
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删去“为”)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万物在黑压压的森林怀抱中,沐浴着宁静的夜色酣睡了。
B.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成绩大有提高,在倒数的名次内徘徊。
C.绿叶丛中,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像娇羞的少女,满脸绯红,微微含笑。
D.世界卫生组织称赞中国的各项防疫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应该向全世界大力推广。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感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B.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C.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D.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5.有人认为《荷叶 母亲》这个标题不好,应该改为《荷叶 红莲》。根据你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6.《荷叶 母亲》文章多次出现破折号?各有什么作用?
7.某校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1)活动中,同学们纷纷发言,表示最想感谢的人是自己的母亲。甲说:“母爱是一缕灿烂的阳光,温暖我的心灵。”乙说:“母爱是一片宽广的大海,包容我的错误。”你接着说:“母爱是   ,   。”(请仿照甲、乙两人发言的形式,完成你的发言)
(2)活动结束前,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一则材料:调查显示,我校中学生清楚自己、明星、好友、母亲生日是哪月哪天的人数比例依次为100%、62%、40%、8%。
请概括材料的关键信息,并谈谈你的感想。
8.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金色花
泰戈尔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呀,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1)为什么作者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2)“暗暗地”“悄悄地”表现了孩子什么样的心理?
(3)反复朗读“孩子,你在哪里呀”和后文“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比较二者的语气以及当中所包含的感情。
(4)有同学认为,在妈妈急切寻找“我”时,“我”却躲起来捉弄妈妈,这说明“我”是个坏孩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明理由。
(5)从全文来看,文章的主旨是要表现    。
9.(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练习。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
(袁隆平)
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③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④还记得吗?19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⑤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⑥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⑦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⑧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⑨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⑩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此文摘自《杂文选刊》2011年第7期,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八十岁生日晚会上的致辞,略有改动)
(1)请说出选文采用第二人称“您”来表达的好处。
(2)文中作者说“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请根据第⑨节的内容,概括出母亲对作者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3)根据文章内容,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
①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②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4)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蕴含了作者对母亲哪些丰富的感情。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7 散文诗二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9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匿笑(偷偷地) 沐浴(洗澡)
B.攲斜(倾、歪) 观摩(研究、切磋)
C.祷告(向天神求助) 妄想(荒诞不合理)
D.无端(原因,起因) 至爱(最)
【解答】A、解释不完全正确,“沐”,是洗头即洗发的意思;
B、解释正确;
C、解释正确;
D、解释正确。
故选:A。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
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把“刻画”改为“描绘”)
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删去“为”)
【解答】ABC.病句修改正确;
D.本句属于句式杂糅,到底是“主要读者”还是“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语意不明,应该删去“的主要读者”。
故选:D。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万物在黑压压的森林怀抱中,沐浴着宁静的夜色酣睡了。
B.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成绩大有提高,在倒数的名次内徘徊。
C.绿叶丛中,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像娇羞的少女,满脸绯红,微微含笑。
D.世界卫生组织称赞中国的各项防疫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应该向全世界大力推广。
【解答】ACD.正确;
B.有误;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也比喻犹疑不决。此处用来形容名次的起伏,显然不恰当。
故选:B。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感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B.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C.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D.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解答】ABD.没有变化。
C.变化,“坏孩子”是贬义词褒用,说“坏孩子”是疼爱孩子的表现。
故选:C。
5.有人认为《荷叶 母亲》这个标题不好,应该改为《荷叶 红莲》。根据你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解答】两个标题各有千秋。荷叶、红莲是两种同类的事物对举,在文中当大雨击打红莲的时候,荷叶保护了它,为它遮蔽风雨;散文诗《荷叶 母亲》,用红莲比喻自己,借遮盖大雨的荷叶比喻母亲,赞颂伟大的母爱。
答案:
示例:荷叶与红莲是保护者与被保护者的关系,可以看作是母亲与儿女的象征,以《荷叶 红莲》为标题,含蓄地揭示了这层保护与被保护的母子关系。荷叶、母亲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对举,很自然地让读者思考其中的隐喻意义,从课文表现的内容来看,在大雨击打红莲的时候,荷叶为它遮蔽风雨,正像是母亲为儿女遮蔽生活中的风雨,荷叶正是母亲的象征,以《荷叶 母亲》为标题,可以突出母爱的主题。
6.《荷叶 母亲》文章多次出现破折号?各有什么作用?
【解答】答案:
①“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的破折号的作用是引出下文;
②“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解释说明;
③“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意思的转换;
④“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意思的递进。
7.某校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1)活动中,同学们纷纷发言,表示最想感谢的人是自己的母亲。甲说:“母爱是一缕灿烂的阳光,温暖我的心灵。”乙说:“母爱是一片宽广的大海,包容我的错误。”你接着说:“母爱是 一丝轻柔的春风 , 吹走我的忧愁 。”(请仿照甲、乙两人发言的形式,完成你的发言)
(2)活动结束前,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一则材料:调查显示,我校中学生清楚自己、明星、好友、母亲生日是哪月哪天的人数比例依次为100%、62%、40%、8%。
请概括材料的关键信息,并谈谈你的感想。
【解答】(1)句子仿写要注意根据例句的特点,使所造句符合以下要求:形似:结构、修辞、关联词等方面相同或相近。神似:语境契合、格调高雅、思想健康、鼓励创新。这里注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把母爱比作春风、春雨等等。
(2)观察数据就发现知道父母生日的很少,就此对现在学生关心自己关心明星远远超过关心父母这一现象结合“感恩”活动的主题发表意见。
答案:
示例:(1)一丝轻柔的春风 吹走我的忧愁(或:一场甘甜的春雨 滋润我的心田)
(2)信息:清楚自己母亲生日的中学生人数最少。感想:母亲对子女的爱博大无私,却很少有子女懂得感恩和回报。
8.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金色花
泰戈尔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呀,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1)为什么作者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2)“暗暗地”“悄悄地”表现了孩子什么样的心理?
(3)反复朗读“孩子,你在哪里呀”和后文“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比较二者的语气以及当中所包含的感情。
(4)有同学认为,在妈妈急切寻找“我”时,“我”却躲起来捉弄妈妈,这说明“我”是个坏孩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明理由。
(5)从全文来看,文章的主旨是要表现  表现母子情深,孩子对母亲的喜爱、亲昵 。
【解答】(1)本题考查意象理解。本文中作者安排孩子将自己想象成金色花,而不是其他的植物,此时要分析金色花这个意象与其他植物的代表意义的区别,首先,泰戈尔是印度诗人,而金色花在印度是神树,是一种象征圣洁美好的植物,而文中所要表达的主旨也是母亲和孩子之间的这种爱的纯洁美好,所以才采用金色花作为意象。
(2)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推测。“暗暗”“悄悄”这两个词语表示不愿意显露、不愿意让人发现的意思,联系全文是作为一个孩子不想让妈妈知道是自己在妈妈的左右让她快乐。
(3)本题考查对人物情感的把握。考查了句子意思的理解。朗读“孩子,你在哪里呀?”可知,此句是带着一种焦急的语气来说的,体现了母亲找不着儿子的担心与焦急;“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是一种带有嗔怪的语气来责骂孩子的,饱含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我”躲起来并不是为了捉弄妈妈好玩,而是要悄悄地关心,陪伴妈妈,并且也道过歉,取得了妈妈的原谅,所以我不是真正的“坏孩子”。
(5)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诗中,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象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孩子沐浴着母爱,想到变成一朵金色花来回报母爱。诗人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开头,让读者的心灵插上想象的翅膀随着作者一起飞翔。在飞翔中看见了一幅充满温馨、和谐、欢乐的美丽图画,图中洋溢着真、善、美。诗人有力地塑造“金色花”这一意象,把孩子的形象描写得活灵活现。金色花在风中飘摇,在新叶上舞蹈,沁人心脾的花香,美丽的投影……本文主要表现了孩子对妈妈的依恋和爱,主要是借助金色花来表现的。
答案:
(1)金色花是印度的圣树,是非常美好和圣洁的,这和母子之间的感情很相似。
(2)两个词语表现了孩子天真调皮、机灵可爱的心理,不想让妈妈发现自己。
(3)第一句饱含担心之情,无责怪之意,第二句表现出着急还有抱怨之意,并带有些不满和责怪。
(4)不同意。在“我”变成了金色花后,仍不离妈妈左右,注视着妈妈工作,在妈妈祷告时为她送去香气,陪伴妈妈读书,这些都说明了“我”非常爱自己的妈妈。之所以在妈妈寻找自己时不说话并且匿笑,是因为他个性天真调皮,在和妈妈开玩笑,而并不是真的捉弄妈妈。所以不能说“我”是个坏孩子,其实“我”是一个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
(5)表现母子情深,孩子对母亲的喜爱、亲昵。
9.(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练习。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
(袁隆平)
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③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④还记得吗?19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⑤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⑥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⑦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⑧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⑨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⑩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此文摘自《杂文选刊》2011年第7期,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八十岁生日晚会上的致辞,略有改动)
(1)请说出选文采用第二人称“您”来表达的好处。
(2)文中作者说“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请根据第⑨节的内容,概括出母亲对作者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3)根据文章内容,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
①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②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4)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蕴含了作者对母亲哪些丰富的感情。
【解答】(1)本题考查对人称词语表达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注意选文所表达的感情。人称的表达作用有一定的规律。第一人称的优点是,增加对事情对人物叙述的真实性,读者认为这所描述的一切是作者亲历的。第二人称叙述的好处是,增加亲切感,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的距离。第三人称叙述则显得比较客观公正,这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这里用第二人称“您”,全文都是作者对自己母亲的告白,这种说法直接把文章变成了一场面对面的对话,更有利于抒发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同时显得亲切自然。文中作者想要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这样用第二人称“您”,感情表达得更加澎湃。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对特定人物及特定事件的概括能力。解答时,根据相关语句,进行简要概括。通读全文,可以在文中找到很多讲述母亲教育我的叙述片段。“没有您的英语启蒙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指出母亲对“我“进行英语启蒙,让我具有超越时代的视野;“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表明母亲对“我”求学读书的执着和鼓励,让“我“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搏击风浪的胆识;“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给儿时的“我”讲尼采,教育“我”有昂扬的生命力、意志力,有坚定的信心。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对文中关键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联系上下文内容,即可分析出相同词语的不同含义。
①袁隆平院士研发成功了杂交水稻这里的“种子”,就是杂交水稻的种子。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从中可以看出“种子“就是母亲对“我”的小的时候的启蒙、教育、鼓励。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4)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需根据文章内容以及主旨思想作答。文章第⑤至⑦段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在母亲生前因工作原因而不能常陪在母亲身边以及母亲去世时自己不在身边的后悔与愧疚,以及对已逝的母亲的深深思念。文章第⑧及⑨段写母亲对作者的支持和帮助,使他得到英语启蒙后取得水稻领域的成功,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答案:
(1)用第二人称表达,有利于直接抒发强烈深沉的感情,显得亲切自然,用“您”较之于“你“又能表达对母亲的尊重。
(2)①小时候的英语启蒙,让“我”具有超越时代的视野②鼓励“我“求学读书,让“我”获得系统的
现代教育,获得搏击风浪的胆识;③给儿时的“我”讲尼采,教育“我”有昂扬的生命力、意志力,有坚定的信心。
(3)①“种子”含义为“杂交水稻的种子”②“种子”含义为小时候母亲对“我”(作者)的启蒙和教育。
(4)①母亲去世21年,作者对母亲充满思念之情②母亲对作者的影响、支持与帮助,让作者对母亲充满感激、敬重之情。③因为工作繁忙,不能在母亲身边多陪她,特别是在母亲去世时不在身边,作者
充满愧疚(后悔)之情。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