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 《世说新语》二则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寔(shí) 太傅(fù) 何所似(sì)
B.柳絮(xù) 无奕(yì) 谢道韫(yùn)
C.雪骤(zhòu) 俄而(é) 差可拟(nǐ)
D.期行(xíng) 王凝之(níng) 尊君在不(bù)
2.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尊君在不”中的“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待君久不至”中的“君”相当于“您”,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C.“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小弟”是称呼比自己小的男性朋友,“小儿”是称呼自己的儿子。
3.与“撒盐空中差可拟”中“差”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差强人意 B.参差不齐 C.成绩差 D.出公差
4.下列选项中,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我言即信,从字的结构可见,仓颉老祖用意深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理念中,有五个非常重要的字——“仁、义、礼、智、信”,可以说这五个字涵盖了中国人理想的价值精神。
②“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很难想象一个不诚实的人能够有仁爱之心、做义气之举、讲礼貌之言。
③其中“信”字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其他四个字的基础。
④它是超越了时代和阶级的一种至高价值标准。
⑤因此可以说“信”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最推崇和最依赖的精神理念。
A.④①②③⑤ B.①③②⑤④ C.③①④⑤② D.①④③②⑤
5.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未若/柳絮/因风起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君与家君/期日中
6.根据示例,先解释加点的词语,然后根据词语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示例:友人便怒 意思:发怒,生气;成语:怒不可遏
(1)俄而雪骤 意思: ; 成语:
(2)过中不至 意思: ; 成语:
(3)则是无信 意思: ; 成语:
7.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句子有错误,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陨石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石质陨星。它是流星体自宇宙太空落到地面上的残骸。闯入地球大气层的诸多流星体在进入大气层时,由于有些流星体质量较大,①在经过与地球大气剧烈的摩擦后未能充足燃尽,最后坠落到地球表面形成陨石。②陨石包含着丰富的大量太阳系天体形成演化的信息,对它们的分析将有助于探求太阳系的演化奥秘。
(1)第①句中有一个词语使用错误,应将“ ”改为“ ”。
(2)第②句中语序排列错误,应 。
8.(材料探究)阅读下面几则诚信小故事,谈谈你对诚信有什么认识。
材料一:春秋时,吴国的季子出使北方,顺道拜访了徐君。徐君很喜欢季子的剑,季子虽然心中默许赠送,但因外交礼仪的需要,当时没有答应。等季子返回时,徐君已经死了,季子就把剑挂在徐君坟前的树上,然后再离去。
材料二:北宋词人晏殊14岁时,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看到题目后,对皇帝说:“这个题目我10天前就做过了,请陛下另出一题。”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②相委而去
③故人来,方与之食
④恐其自食其言也
(2)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4)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10.阅读古文《世说新语》选段,回答后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谢奕作剡令①,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②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③曰:“阿兄,老翁可念④,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⑤曰:“阿奴⑥欲放去邪?”遂遣之。
(注释)①剡(shàn):地名。令:指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②醇酒:高度酒。③谏:规劝。④念:怜悯;同情。⑤容:面容;脸上的神色。⑥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这里是哥哥称呼弟弟。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俄而雪骤
②差可拟
③而犹未已
④阿奴欲放去邪
(2)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一处)。
乃至过醉而犹未已
(3)翻译句子。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
(4)从甲乙两文,我们能看出谢太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 《世说新语》二则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寔(shí) 太傅(fù) 何所似(sì)
B.柳絮(xù) 无奕(yì) 谢道韫(yùn)
C.雪骤(zhòu) 俄而(é) 差可拟(nǐ)
D.期行(xíng) 王凝之(níng) 尊君在不(bù)
【解答】答案
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尊君在不(bù)”读作“fǒu”;
故选:D。
2.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尊君在不”中的“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待君久不至”中的“君”相当于“您”,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C.“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小弟”是称呼比自己小的男性朋友,“小儿”是称呼自己的儿子。
【解答】ABC三项表述正确。
D项有误,“小弟”是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
故选:D。
3.与“撒盐空中差可拟”中“差”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差强人意 B.参差不齐 C.成绩差 D.出公差
【解答】例句:句意为: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体。
A.词义为:勉强使人满意;差:大体。
B.词义为: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差:高低。
C.词义为:成绩不好;差:与“好”相对。
D.词义为:被单位派出去做事;差:被派遣。
故选:A。
4.下列选项中,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我言即信,从字的结构可见,仓颉老祖用意深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理念中,有五个非常重要的字——“仁、义、礼、智、信”,可以说这五个字涵盖了中国人理想的价值精神。
②“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很难想象一个不诚实的人能够有仁爱之心、做义气之举、讲礼貌之言。
③其中“信”字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其他四个字的基础。
④它是超越了时代和阶级的一种至高价值标准。
⑤因此可以说“信”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最推崇和最依赖的精神理念。
A.④①②③⑤ B.①③②⑤④ C.③①④⑤② D.①④③②⑤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首先细读四句,很容易找出①为首句,它是总起句,故排除AC;根据上下文衔接,①④句不存在因果关系,故排除D。
故选:B。
5.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未若/柳絮/因风起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君与家君/期日中
【解答】A.正确;
B.正确;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正确。
故选:C。
6.根据示例,先解释加点的词语,然后根据词语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示例:友人便怒 意思:发怒,生气;成语:怒不可遏
(1)俄而雪骤 意思: 急 ; 成语: 暴风骤雨
(2)过中不至 意思: 到 ; 成语: 如期而至
(3)则是无信 意思: 信用 ; 成语: 言而无信
【解答】(1)句意:一会儿雪下得急了。骤:急。成语:暴风骤雨。
(2)句意:过了正午没有到。至:到。成语:如期而至。
(3)句意:这是不讲信用。信:信用。成语:言而无信。
答案:
(1)急 暴风骤雨
(2)到 如期而至
(3)信用 言而无信
7.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句子有错误,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陨石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石质陨星。它是流星体自宇宙太空落到地面上的残骸。闯入地球大气层的诸多流星体在进入大气层时,由于有些流星体质量较大,①在经过与地球大气剧烈的摩擦后未能充足燃尽,最后坠落到地球表面形成陨石。②陨石包含着丰富的大量太阳系天体形成演化的信息,对它们的分析将有助于探求太阳系的演化奥秘。
(1)第①句中有一个词语使用错误,应将“ 充足 ”改为“ 充分 ”。
(2)第②句中语序排列错误,应 对换“丰富”与“大量”的位置 。
【解答】(1)词语使用错误,①句“充足”与“燃尽”搭配不当;
(2)语序排列错误,②句从数量上来修饰的词应放在前面。
答案:(1)充足 充分
(2)对换“丰富”与“大量”的位置
8.(材料探究)阅读下面几则诚信小故事,谈谈你对诚信有什么认识。
材料一:春秋时,吴国的季子出使北方,顺道拜访了徐君。徐君很喜欢季子的剑,季子虽然心中默许赠送,但因外交礼仪的需要,当时没有答应。等季子返回时,徐君已经死了,季子就把剑挂在徐君坟前的树上,然后再离去。
材料二:北宋词人晏殊14岁时,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看到题目后,对皇帝说:“这个题目我10天前就做过了,请陛下另出一题。”
【解答】答案:
示例:在任何情况下(不管出现什么情况),哪怕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也要讲诚信,守信用。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
②相委而去 丢下,舍弃
③故人来,方与之食 才
④恐其自食其言也 害怕,担心
(2)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C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4)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陈太丘与朋友约好时间一同出门。期:约定;
②句意为:太丘不等他就走了。委:丢下,舍弃;
③句意为: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吃饭。方:才;
④句意为: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恐:害怕,担心。
(2)本题考查句子朗读停顿的判断。解答此题可根据句子的语法成分,或根据句意来分析。
A.句意为:约定在正午。应划分为;期/日中;
B.句意为:当着别人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应划分为;对子/骂父;
C.句意为:下车来拉元方;应划分为:下车/引之;
D.句意为:老友到了夜晚还没有来。故人:老朋友;应划分为:故人/至暮不来;
故选:C。
(3)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的重点词有:中:正午;至:到;舍:舍弃;去:离开;乃:才;句子翻译为:正午过后(友人)还没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
②句中的重点词有:昔:从前;故人:老朋友;食:吃饭;句子翻译为:有一回吴起出门,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饭。
(4)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解答此题以诚信为中心,可从正面说,可从反面说。可就[甲]段来谈,可就[乙]段来谈,也可两段联系起来谈。但都得观点明确,做到有理有据。
答案:
(1)①约定 ②丢下,舍弃 ③才 ④害怕,担心(4分,各1分)
(2)C (2分)
(3)(4分,各2分)
①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走了,太丘走后那个朋友才来。
②有一回吴起出门,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饭。
(4)(3分)(6分)例如:守 信,是为人之道。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他…
[补充说明]若出现:赞同做人是该守信,但对吴起的守信事例有所质疑者,可给2分。若出现:脱离文段内容泛泛而谈的,有扣守信者,最多给2分;没扣守信者不给分。
10.阅读古文《世说新语》选段,回答后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谢奕作剡令①,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②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③曰:“阿兄,老翁可念④,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⑤曰:“阿奴⑥欲放去邪?”遂遣之。
(注释)①剡(shàn):地名。令:指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②醇酒:高度酒。③谏:规劝。④念:怜悯;同情。⑤容:面容;脸上的神色。⑥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这里是哥哥称呼弟弟。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俄而雪骤 不久,一会儿
②差可拟 大体;差不多
③而犹未已 仍然
④阿奴欲放去邪 离开
(2)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一处)。
乃至过醉而犹未已
(3)翻译句子。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
(4)从甲乙两文,我们能看出谢太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忽然间,雪下得紧了。俄:不久,一会儿。
②句意为: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体,差不多。
③句意为:却还不肯罢手。犹:仍然。
④句意为:你要把他放走吗。去:离开。
(2)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以至醉得很厉害,却还不停罚。故断为:乃 至 过 醉/而 犹 未 已。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未若:不如比作。因,乘、趁。句意为: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起。
②句中重点词:犯法,触犯法令。以,用。句意为:有一个老年男子触犯法令,谢奕就用高度数的酒罚他喝。
(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需在通晓两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两文内容,从“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白雪纷纷何所似”“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中可知,谢太傅重视家庭教育,善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善良、富有同情心。
答案:
(1)①不久,一会儿;②大体;差不多;③仍然;④离开。
(2)乃 至 过 醉/而 犹 未 已。
(3)①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起。
②有一个老年男子触犯法令,谢奕就用高度数的酒罚他喝。
(4)从甲文可以看出谢太傅重视家庭教育,善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从乙文可以看出谢太傅善良、富有同情心。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