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6 散步/莫怀戚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班主任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B.这一天,青海省图书馆门前人声鼎沸,挤满了前来参加签售会的读者。
C.这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藤条虬枝交错,沟壑纵横如网,每行走一步都很困难。
D.人民公园的郁金香,花枝招展,引来游客们的一片赞叹。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后来发生了分歧(qí):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B.一霎(chà)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C.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chāi)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
D.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lín)粼的鱼塘。
3.选择填入括号恰当的词语。( )
①我的母亲又( )过了一个严冬。
②母亲(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③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 )着。
A.①度 ②无奈 ③生长 B.①拖 ②高兴 ③覆盖
C.①熬 ②信服 ③铺 D.①活 ②犹豫 ③滋生
4.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②摄影师一再告诉我,要尽量放自然些。
B.①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②这篇文章从头到尾他都仔细看过。
C.①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②她对这里的生活还不习惯。
D.①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②我始终不明白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5.下列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好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B.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C.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
D.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时候,什么苍松啊、翠柏啊、碧梧啊、修竹啊……都挽不住游人。
B.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C.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D.“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使劲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7.在家里,你可以感受到父母的爱;在学校,你可以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爱;陌生的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你可以感受到社会处处是爱。爱是亲情,爱是友情,爱是真情,爱是人类永恒的美丽。
请以“爱”为话题,写一组排比句。
8.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以“弘扬传统 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任务。
(1)[积累]请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2)[读图]观察这幅图,按要求答题。
①这幅图表现了什么主题?
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3)[拓展]通过参与这次“弘扬传统 孝敬父母”的活动,你将用哪些具体行动回报父母呢?
9.阅读下列文字,给“微商”下定义,不超过50字。
在越来越发达的网络系统的影响下,人们的商品交易模式也越来越丰富了,而微商便是其中的一种。在日益流行的微博或微信平台里,人们不仅可以发表文字,上传图片,分享心情,还能发送商品信息,然后利用网络支付功能,销售自己的商品,达成交易的目的。这种商品交易模式方便快捷,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认可。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散步
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朝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文章第④段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句。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6 散步/莫怀戚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班主任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B.这一天,青海省图书馆门前人声鼎沸,挤满了前来参加签售会的读者。
C.这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藤条虬枝交错,沟壑纵横如网,每行走一步都很困难。
D.人民公园的郁金香,花枝招展,引来游客们的一片赞叹。
【解答】ABC.正确。
D.有误,花枝招展:像花枝迎风摆动一样。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望文生义。
故选:D。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后来发生了分歧(qí):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B.一霎(chà)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C.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chāi)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
D.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lín)粼的鱼塘。
【解答】ACD.正确。
B.有误,“一霎时”的“霎”读作“shà”。
故选:B。
3.选择填入括号恰当的词语。( )
①我的母亲又( )过了一个严冬。
②母亲(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③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 )着。
A.①度 ②无奈 ③生长 B.①拖 ②高兴 ③覆盖
C.①熬 ②信服 ③铺 D.①活 ②犹豫 ③滋生
【解答】①处应该选用“熬”,能体现出母亲年纪大了,艰难度日的状态。②处选用“信服”,这是在经历“我”的一番说服之后,母亲深切地赞同“我”的意见。“无奈、高兴、犹豫”则不符合人物的处境。③处选用“铺”字,“铺”字能更好地体现前边的“随意”的意思。
故选:C。
4.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②摄影师一再告诉我,要尽量放自然些。
B.①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②这篇文章从头到尾他都仔细看过。
C.①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②她对这里的生活还不习惯。
D.①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②我始终不明白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解答】A.不同,①意思是:表示理所当然;②意思是:不拘束,不呆板。
B.不同,①意思是:小心,当心;②意思是:详细,清晰。
C.意思相同。
D.不同,①意思是:情趣,趣味;②意思是:语言文字的意义。
故选:C。
5.下列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好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B.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C.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
D.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解答】ACD.不是比喻句;
B.是比喻句,把“庄稼”比作“浪头”;
故选:B。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时候,什么苍松啊、翠柏啊、碧梧啊、修竹啊……都挽不住游人。
B.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C.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D.“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使劲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解答】A.并列词语若带有叹词,不用顿号,要用逗号。
B.“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与“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为同一层面的并列关系。中间的句号应为分号。
C.正确。
D.倒装问句,全句末尾用问句,句中停顿用逗号。改为“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
故选:C。
7.在家里,你可以感受到父母的爱;在学校,你可以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爱;陌生的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你可以感受到社会处处是爱。爱是亲情,爱是友情,爱是真情,爱是人类永恒的美丽。
请以“爱”为话题,写一组排比句。
【解答】答案:
示例:爱是一缕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是一泓流淌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8.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以“弘扬传统 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任务。
(1)[积累]请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2)[读图]观察这幅图,按要求答题。
①这幅图表现了什么主题?
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3)[拓展]通过参与这次“弘扬传统 孝敬父母”的活动,你将用哪些具体行动回报父母呢?
【解答】答案:
(1)示 例:儿行千里母担忧。养儿方知父母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①孝道、尊老、幸福、和谐等。
②示例:画面中祖孙三代,爸爸在帮爷爷洗脚,孙子在给 爸爸擦背,整个画面温馨、感人,生动地演绎着爱的传递。
(3)示例:不顶撞父母;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常回家陪伴父母等。
9.阅读下列文字,给“微商”下定义,不超过50字。
在越来越发达的网络系统的影响下,人们的商品交易模式也越来越丰富了,而微商便是其中的一种。在日益流行的微博或微信平台里,人们不仅可以发表文字,上传图片,分享心情,还能发送商品信息,然后利用网络支付功能,销售自己的商品,达成交易的目的。这种商品交易模式方便快捷,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认可。
【解答】答案:
微商是人们在微博或微信平台里发送商品信息,利用网络支付功能达成交易目的一种商品交易模式。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散步
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朝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文章第④段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句。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景物描写的作用的理解能力。第④段中的划线句抓住了春天景物的特征,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揭示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活力,透露出一种新的希望。衬托了一家人散步的快乐心情。景为情设,情景交融,生机盎然的景美为一家三代人之间的真挚的情美起了渲染烘托作用。
(2)本题考查析句子。题目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进行析。本句中“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是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还是走小路吧”是母亲的语言描写。母亲改变了主意,顺从了孙儿的意愿,再加上“摸”的动作,表达了母亲对孙儿的疼爱之情。
(3)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也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的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
答案:
(1)景物描写。作用: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景图,令人心旷神怡;渲染了散步时和谐温馨的气氛,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2)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母亲对孙儿的疼爱之情。
(3)母亲给我们以生命,儿子是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暗示了人到中年,肩负着赡养父母,抚养孩子的重任,对生活对家庭应当有一种使命感。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