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夏日绝句
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南渡以后
声声慢
寻寻觅觅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感受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
2、了解作者生平际遇,理解词作背后的愁因。
3、学习李清照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抒情方式,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4、品味古代诗歌常见意象的内涵,在学习优秀诗词中体悟、浸染,提升文化品位。
壹
作者介绍
号:
朝代:
词牌代表:
被誉为:
词集:
易安居士
北宋
婉约词派的代表
千古第一才女
漱玉词
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南渡),境遇孤苦。
夫妻俩热衷于收集金石书画,古代金石的意思:“金”就是铜的意思,上面有文字的铜器;“石”多半指的是石刻,有文字的石刻。
收集金石指的是收集有文字的铜器和石刻
抓词眼
忧
词眼
《短歌行》这首词的词眼是?
归
词眼
《归园田居》的词眼是?
愁
词眼
《声声慢》的词眼是?
1、你感觉这是一首怎样的词?
凄凉、悲伤的词
2、全班学生听朗读
4、教师范读
5、全班学生带着感情读
3、生自由朗读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配乐朗读: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读愁情
愁
词眼
为何而愁?
1084年出生
词人生平
其父李格非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
其母王氏也是知书善文
出生书香门第
1084年出生
1101年与赵明诚结婚(幸福)
词人生平
赵明诚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阕词,其中夹杂了易安的几句词作。写完后,赵明诚把五十阙词给友人陆德夫品评。
只三句绝佳
哪三句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084年出生
1155年没有子嗣,悲苦离开人世
1101年与赵明诚结婚(幸福)
1129年丈夫身染重病去世,词人孤身一人
1131年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27年金灭北宋,所存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化为灰烬
词人生平
1132年,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国破家亡,自己若干年收藏毁于一旦,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颠沛流离的苦痛,苦痛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宋代《刑统》规定:妻告夫,虽属实,仍须徒刑二年。就是只要妻子状告丈夫,无论是什么情况与事实,女子都要坐上两年牢。
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国愁
家愁
丧夫之痛
孀居之悲
为何而愁
抓住词眼
品味词境
愁
词眼
怎样写愁?
活动一:细品词境,
怎样写愁?
一、直接写愁(直接抒情)
二、间接写愁(间接抒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借景抒情(意象)
一、她在寻找什么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二、她找到了吗?
寻寻觅觅,寻什么,觅什么?寻找她的过去,寻找她的爱情,寻找她的青春,寻找她的亲人,可是现在“冷冷清清”,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了。于是乎,自己的心情就凄凄惨惨戚戚。
开头七组叠词赏析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环境
心情
体现
若有所失、寻觅无果
眼前景
冷清、凄冷
愁情
悲愁、感伤
动作
赏读诗句
外、浅
内、深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直接抒情
1、思考:能否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改成“寻觅冷清,凄惨戚戚”?为什么?
叠词的作用
不能
答题思路:
1、形式上:
2、内容上:
3、情感上:(如果是在开头出现叠字,为全词奠定一种怎样的感情基调?渲染一种什么气氛?)
叠词作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形式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具有音乐美、音韵美。
2、内容上:因为恍惚寻找而觉冷清,因觉周遭冷清而心生凄清,这三句由外而内,层层深入,多角度地宣泄了作者心中的愁苦。
3、情感上:为全词奠定一种悲伤忧愁的感情基调,渲染一种凄凉愁苦的氛围。
意 象 特 点 内涵
间接抒情
小组合作讨论
(二)间接写愁:
淡酒
雁
黄花
梧桐
风
细雨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目的:
1、御寒
2、解忧,“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思考:酒能解词人之忧吗?
不能,借酒消愁愁更愁
内涵:愁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风渲染愁情
秋天的晚风给人一种孤寂、萧瑟之感
一淡一急更加重了诗人内心的冷清。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雁
1、秋季南飞、春回北方
2、鸿雁传书
自己
1、流寓南方,回不去北方
2、寄信人已不在
思乡、怀人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花:
美丽、美好、比喻美人
黄花:
比喻女子憔悴容颜、孤苦飘零的晚景
黄花
梧桐更兼细雨
梧桐: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窗外的梧桐树,正淋着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内的她正为别离伤心。一滴一滴的雨点,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一直到天明。
结论:
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
为什么不是大雨而是细雨?
雨有哀伤、愁思的内涵
大雨下得快,声音:
粗密
细雨一点点在梧桐树上汇聚、一点点的滑落,这就达到了点点滴滴的效果。
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
雨: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雨有哀伤、愁思的内涵
意 象 特 点 内涵
酒
风
雁
黄花
梧桐
雨
淡
急
已飞过
满地
秋季叶黄
细
渲染愁情,环境的寒冷衬托内心冷
借酒浇愁,淡酒压不过浓愁
思乡怀人
比喻女子憔悴容颜、孤苦飘零的晚景
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
哀伤、愁思
间接抒情
小组合作讨论
意象-意境-情感
意象:淡酒、晚风、过雁
黄花、梧桐、细雨
意境:冷清、凄惨、哀怨、愁苦之境
添愁、助愁
情感:国破家亡之悲、丧夫孤独之愁
颠沛流离之苦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直接抒情
怎一个愁字了得!
怎一个愁字了得!
→ 愁多
→ 愁深
这愁,说不尽,说不清,这种戛然而止的写法,给读者留下阔大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
课堂
小结
李清照词作所抒发的愁情都在《声声慢》中得到了最为集中的体现,可以说《声声慢》包含了生命中不同的况味,在词人个人不幸的命运中又反映了时代的灾难。而且《声声慢》的艺术手法也体现了李清照创作的最高水平。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声声慢》中开头有七组叠词,看似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写愁,营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乐效果,委婉细致地表达了词人在遭受深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这七组叠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声慢》中写词人晚年愁苦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词人满心皆愁,酒入愁肠愁更愁。
(3)《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述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了词人不能自抑的凄苦。
(4)《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身世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悲等如何是一个愁字能包括得尽、概括得了的。
【答案】(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开篇连用七组叠字,下笔奇特,极有层次地定出词人内心的空虚、孤寂和凄苦。
B.上阕先写寒气袭人的晚风,再写冷暖不定的气候,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一不增添词人的愁绪。
C.下阕继续倾诉愁情:菊花憔悴,正是词人身世变迁的写照;独守寒窗,顿生度日如年之感;雨打梧桐,更是泪打心扉,令人难以承受。
D.本词结构上打破了上下阕的局限,浑然一体,就眼前事,身边景,层层铺叙,反复渲染,取得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B项,“上阕先写寒气袭人的晚风,再写冷暖不定的气候”说法错误,通读《声声慢》,可知上阕先写冷暖不定的气候,再写寒气袭人的晚风,最后写南飞的过雁。
“菊花”“梧桐”“雨”是李清照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请将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语意连贯,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要联系李清照的身世,灵活化用其作品中的词句,综合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韵味。
答案:一朵朵疼痛的菊花,一株株垂泪的梧桐。李清照,在乌江江畔,在那群雁往返的地方,一个比黄花更瘦的女子,在滴雨的时分里独自寂寞。红烛摇影,摇出一片晕黄;梧桐低泣,滴滴到天明;微风轻拂,飘落一地菊花。
请仿照下面的示例,为李清照的《声声慢》写推荐词。
示例:喜欢晏殊的词,因为它温润秀洁;喜欢晏殊的词,因为它音调和婉;喜欢晏殊的词,因为它文字典雅。一首《踏莎行》,道出了词人多少缱绻深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喜欢李清照的词,因为它晓畅易懂;喜欢李清照的词,因为它意境优美;喜欢李清照的词,因为它情感真挚。一首《声声慢》,道出了人间多少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