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1 宇宙生命之谜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沧(cāng)海 一粟(sù) 厌氧(yàng)菌
B.分析(xī) 轨(guǐ)道 更(gèng)替
C.海盗(dào) 土壤(rǎng)着(zhuó)陆
2.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与“忧虑”的“虑”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疑虑 B.顾虑 C.不足为虑 D.深谋远虑
3.下面的词语与句中加点词意思相近的是( )
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对宇宙来说又是沧海一粟。
A.微不足道 B.可有可无 C.非同寻常 D.多如牛毛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或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可以猜测(推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B.1877年,意大利的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纵横的黑色线条,人们猜测(凭想象估计)这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
C.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又是宇宙的沧海一粟(比喻非常渺小)。
D.人类至今尚未(还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5.(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是否存在生命。)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 (判断对错)
6.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了解天体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宇宙生命之谜》)
作者具体分析了生命存在至少要有的四个条件:
① ② ③ ④
7.用“测”组词,填写在句中的横线上。
(1)可以 ,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2)科学家们决定利用探测器对火星作近距离的 。
(3)这两个探测器在火星着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 。
(4)在火星的土壤中未 到有机分子。
8.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未知生命起源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生命的构成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是来自“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资料表明前生物阶段的化学演化并不局限于地球,在宇宙空间中广泛地存在着化学演化的产物。在星际演化中,某些生物单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于星际尘埃或凝聚的星云中,接着在行星表面的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像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生物高分子。通过若干前生物演化的过渡形式最终在地球上形成了最原始的生物系统,即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至此,生物学的演化开始,直到今天地球上产生了无数复杂的生命形式。
38 亿年前,地球上形成了稳定的陆块,各种证据表明液态的水圈是热的,甚至是沸腾的。现生的一些极端嗜热的古细菌和甲烷菌可能最接近于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其代谢方式可能是化学无机自养。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 35 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原始地壳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也开始逐渐形成。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尚无较多的生物出现,一直到距今 5.4 亿年前的寒武纪,带壳的后生动物才大量出现,故把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密切﹣﹣ 复杂﹣﹣ 沸腾﹣﹣
(2)生命的构成元素有 、 、 、 、 、 等,它们来自于“ ”后元素的演化。
(3)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的是 。
(4)用“_______”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5)写出下面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①一直到距今 5.4 亿年前的寒武纪,带壳的后生动物才大量出现,故把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
②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 35 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9.课内阅读。
宇宙生命之谜(节选)
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躁 燥) 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 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底 低) ;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为了对火星作进一步的考察,1975年,美国发射了两艘名叫“海盗号”的探测器。这两个探测器在火星着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测试,得到两个重要结果,一是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这证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科学家又提出,生命物质是否会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呢?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1)用“\”划去选段括号中的错字。
(2)因为火星 、 、 、没有磁场,所以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因为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 ,所以说明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3)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选文两段的意思。
①
②
10.习作。
一本书就是一个朋友,一位老师。在你的读书经历中,读书给你带来了哪些乐趣?请你围绕“读书”这一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1 宇宙生命之谜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沧(cāng)海 一粟(sù) 厌氧(yàng)菌
B.分析(xī) 轨(guǐ)道 更(gèng)替
C.海盗(dào) 土壤(rǎng)着(zhuó)陆
【解答】A.有误,“厌氧菌”的“氧”应读yǎng。
B.有误,“更替”的“更”应读gēng,读gèng时表愈加,再。
C.正确。
故选:C。
2.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与“忧虑”的“虑”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疑虑 B.顾虑 C.不足为虑 D.深谋远虑
【解答】“忧虑”的“虑”是担忧,担心的意思。
A、B、C中“疑虑”“顾虑”“不足为虑”中的“虑”都是“担忧,担心”的意思。
D.“深谋远虑”的“虑”是思考的意思。
故选:D。
3.下面的词语与句中加点词意思相近的是( )
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对宇宙来说又是沧海一粟。
A.微不足道 B.可有可无 C.非同寻常 D.多如牛毛
【解答】沧海一粟: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近义词是“微不足道”。
故选:A。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或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可以猜测(推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B.1877年,意大利的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纵横的黑色线条,人们猜测(凭想象估计)这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
C.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又是宇宙的沧海一粟(比喻非常渺小)。
D.人类至今尚未(还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解答】A.有误,猜测就是没有根据的,凭空想象的。只是凭自己的想法和见到的东西,在没有任何证据下,就去判断一件事情。推测是根据某种试验或有力的证据去推断一件事情的发生。全句来看,并没有证据证明除了地球外还有天体存在生命,所以这里的猜测不是推测的意思。
B、C、D正确。
故选:A。
5.(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是否存在生命。)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 √ (判断对错)
【解答】《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科普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
通过阅读与查阅资料可知,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正确。
故答案为:√
6.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了解天体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宇宙生命之谜》)
作者具体分析了生命存在至少要有的四个条件:
① 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 ② 必要的水分; ③ 适当成分的大气; ④ 足够的光和热。
【解答】《宇宙生命之谜》第4自然段中“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50至零上150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和酶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可知,作者具体分析了生命存在至少要有的四个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必要的水分;适当成分的大气;适当成分的大气;足够的光和热。
故答案为:
①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②必要的水分;③适当成分的大气;④足够的光和热。
7.用“测”组词,填写在句中的横线上。
(1)可以 猜测 ,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2)科学家们决定利用探测器对火星作近距离的 观测 。
(3)这两个探测器在火星着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 测试 。
(4)在火星的土壤中未 检测 到有机分子。
【解答】(1)结合语境,“测”可组词“猜测”是推测;凭想象估计的意思。
(2)结合语境,“测”可组词“观测”是观察并测度的意思。
(3)结合语境,“测”可组词“测试”是对机械、仪器和电器等的性能和精度进行测量。
(4)结合语境,“测”可组词“检测”是监视检测的意思。
故答案为:
(1)猜测;
(2)观测;
(3)测试;
(4)检测。
8.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未知生命起源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生命的构成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是来自“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资料表明前生物阶段的化学演化并不局限于地球,在宇宙空间中广泛地存在着化学演化的产物。在星际演化中,某些生物单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于星际尘埃或凝聚的星云中,接着在行星表面的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像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生物高分子。通过若干前生物演化的过渡形式最终在地球上形成了最原始的生物系统,即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至此,生物学的演化开始,直到今天地球上产生了无数复杂的生命形式。
38 亿年前,地球上形成了稳定的陆块,各种证据表明液态的水圈是热的,甚至是沸腾的。现生的一些极端嗜热的古细菌和甲烷菌可能最接近于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其代谢方式可能是化学无机自养。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 35 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原始地壳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也开始逐渐形成。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尚无较多的生物出现,一直到距今 5.4 亿年前的寒武纪,带壳的后生动物才大量出现,故把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密切﹣﹣ 疏远 复杂﹣﹣ 简单 沸腾﹣﹣ 冷却
(2)生命的构成元素有 碳 、 氢 、 氧 、 氮 、 磷 、 硫 等,它们来自于“ 大爆炸 ”后元素的演化。
(3)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的是 原始地壳的出现 。
(4)用“_______”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5)写出下面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①一直到距今 5.4 亿年前的寒武纪,带壳的后生动物才大量出现,故把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 列数字
②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 35 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列数字 举例子
【解答】(1)考查了对反义词的理解。密切:彼此间关系亲近。故反义词为“疏远”。
复杂:(事情)多而杂乱。故反义词为“简单”。
沸腾:水波翻涌。故反义词为“冷却”。
(2)考查了文段内容填空。从“生命的构成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是来自‘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可知,生命的构成元素有碳、氢、氧、氮、磷、硫,它们来自于“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
(3)考查了文段内容的理解。从“原始地壳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也开始逐渐形成。”可知,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的是原始地壳的出现。
(4)考查了本段的中心句。中心句是能总结本段意思的句子。本段主要写了科学家对生命起源的推断,说明了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故中心句是本段首句: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
(5)考查了说明方法的运用与理解。①此句“5.4 亿年前”运用具体数字说明,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②此句“35 亿年前”运用具体数字说明,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微生物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事例说明,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
(1)疏远 简单 冷却
(2)碳、氢、氧、氮、磷、硫 大爆炸
(3)原始地壳的出现;
(4)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
(5)①列数字; ②举例子。
9.课内阅读。
宇宙生命之谜(节选)
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躁 燥) 躁 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 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底 低) 底 ;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为了对火星作进一步的考察,1975年,美国发射了两艘名叫“海盗号”的探测器。这两个探测器在火星着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测试,得到两个重要结果,一是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这证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科学家又提出,生命物质是否会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呢?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1)用“\”划去选段括号中的错字。
(2)因为火星 干燥 、 氧气含量少 、 温度低 、没有磁场,所以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因为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 火星表面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 ,所以说明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3)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选文两段的意思。
① 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② 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解答】(1)考查了选字填空。结合语境理解,干燥:缺乏水分。故划去“躁”。低:从下向上距离小;离地面近。底:最下面的部分。故划去“底”。
(2)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可知,因为火星干燥、氧气含量少、温度低、没有磁场,所以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因为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火星表面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所以说明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2)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概括。抓住关键句子概括,通过阅读可知,选文两段的意思分别是: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②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故答案为:
(1)燥 底;
(2)干燥 氧气含量少 温度低 火星表面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
(3)①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②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10.习作。
一本书就是一个朋友,一位老师。在你的读书经历中,读书给你带来了哪些乐趣?请你围绕“读书”这一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解答】范文:
我与书的故事
书是知识的海洋,而我是一叶小舟,自由地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们天天和书打交道,书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最好的朋友。
记得有一次,是在我小时候。我从爸爸的书柜上找了一本《红楼梦》。那书很厚很厚,封面上那两个美丽的主角便吸引了我。那书不仅厚,而且还很重,我使出吃奶的劲才把它翻开。但是,那书里的字我一个也不懂,看来是白费力气了。上次表姐看了以后,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掉下来,我很不甘心,表姐能看懂,我为什么看不懂?我问了爸爸和其他人,都是同一个回答:“你还小,不太识字。”我苦苦哀求爸爸,爸爸才愿意买本“彩图注音版《红楼梦》”……时光流逝,我现在都已把《红楼梦》看了好几遍了,回想起来,还有点可笑。
记得还有一次,也是在很小时,母亲便教我念诗歌。让我通过诗人的眼睛看世间万象,通过诗人的耳朵听人间万籁。“上学多好啊,有书读,可以知道好多东西。”从那时起,“我要读书”的种子便深深埋在我幼小的心里。
现在,一间卧室,一张书桌,一本好书,对我而言,读书,就像吃东西一样,甜甜的,味道好极了。所以,读书的滋味在我心中永远是甜的。而不仅仅是我,在我们学校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因为在星期二、四早上,我们都有一个“快乐阅读二十分”的读书时间。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说得太好了。书,真是让我受益匪浅,置身于书中,不禁为唐朝昌盛叫好,为清朝腐败而伤心……读书,让我领略今日中国的风采,科技发达,国力强盛……作业遇到困难时,《新华字典》总会教我知识;感到不开心时,《老夫子》总会惹我发笑。也许,读书是我最大的快乐。
冰心曾说过:“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这句话让我记忆犹新,释放自我,陶我情操,让我们在书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吧。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