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听听,秋的声音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展开想象,从大自然
的各种声音中感受秋天的美好。(难点)
2.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难点)
3.学习并会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重点)
4.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重点)
抖 蟋 蟀 振 韵
掠 吟 辽 阔
dǒu xī shuài zhèn yùn
lüè yín liáo kuò
会认生字
一、激趣导入
秋天不仅有美好的景色,也有很多美妙的声音。(想想它们可能在说什么?)
收割机“轰轰”
蛐蛐“嚁 曜”
蜜蜂“嗡嗡”
大雁“嘎嘎”
让我们用心去发现,去倾听大自然之韵,感受秋天的美好吧。
二、品读诗歌,感受诗情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唰唰”,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黄叶向大树道别的画面
我想到一阵阵秋风吹过,黄叶离开大树飘落下来的情景。
dǒu
品读诗歌
蟋 蟀 振动翅膀,
“ ”,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蟋蟀向阳台告别的画面
我想到秋风吹拂,蟋蟀一边叫着一边向草丛中爬去的情景。
xī shuài
“蟋蟀”后面稍停顿,突出“振动”这个动作,“ ”读得轻快一些,“告别的歌韵”读得稍慢,表现出不忍告别的依依之情。
朗读指导
品读诗歌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叮咛:关切地反复嘱咐。
大雁撒下叮咛的画面
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你听到过哪些“叮咛”?
把大雁当作人来写。
上学前,妈妈叮咛我:“天凉了,多穿点儿衣服!”
品读诗歌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歌唱,秋风的声音
秋风送来歌吟的画面
轻轻擦过或拂过。
lüè
yín
品读诗歌
听听,
走进秋,
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
你好好地去听
——秋的声音。
把大自然比作音乐厅,写出了秋天声音的美。
liáo kuò
品读诗歌
脚踩落叶的声音:嚓嚓、沙沙
果农的欢笑声:哈哈哈
还可以在哪里听到秋的声音呢?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说明秋天的声音无处不在。此处写到的声音是一种只可心领神会而听不见的声音。
品读诗歌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地来,
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
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来去匆匆应该珍惜
品读诗歌
秋的声音实在太丰富、太美妙了,你能仿照第1节
和第2节的格式,用“听听,秋的声音”写一写吗?
(1)听听,秋的声音,稻海翻起波澜,“哗啦”,
是水稻欢快的歌声。
(2)听听,秋的声音,秋雨落在地上,“滴答”,
是秋雨正在弹琴。
三、随堂练笔
四、结构梳理
秋的声音
可感的
声音
来去匆匆
美妙音乐
无声的
声音
黄叶 唰唰
蟋蟀
大雁 叮咛
秋风 歌吟
叶子里 小花上
汗水里 谷粒里
听听,秋的声音
诗歌描写了秋天大自然里一些特有的声音—— 、 、大雁的叮咛和 ,说明秋的声音藏在大自然的许多事物中,需要我们细细聆听。
大树的唰唰声
蟋蟀的 声
秋风的歌吟
五、主题概括
六、拓展延伸
秋天
落在稻田里——
田野黄了,稻穗弯了腰;
落在棉田里——
田野白了,棉果咧开了嘴;
落在菜田里——
田野绿了,菜儿穿上绿衣。
秋雨,哗啦啦,
滋润了大地,
擦净了蓝天,
洗净了白云,
浇开了人们的笑脸。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
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等。
3.感受写秋天诗:听听,秋的声音;看看,秋的色彩;闻闻,秋的味道。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