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精练】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4.3水的组成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考点精练】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4.3水的组成 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24 11:1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课题3 水的组成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相关电解水的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极气体可以点燃 B.实验中正负极气体质量比为1:2
C.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说明水由水元素组成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B.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C.该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该反应能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水的电解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
A.研究水分解产物的性质 B.观察水分解的现象
C.验证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探究水分解的条件
4.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海水 B.四氧化三铁 C.氧气 D.氢氧化铝
5.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A.Mg B.CO C.CaSO4 D.Cu(OH)2
6.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可燃冰、干冰 B.冰水、水银
C.煤、紫铜 D.食醋、18k金
7.如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化合物的( )。
8.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直播中宇航员告诉我们,天宫中宇航员所用的氧气来自于电解水。如图为实验室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现象分析:正极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
B.变化分析: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结论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作用分析:实验前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是为了增强导电性
9.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其电子层数不一定相同
B.单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D.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
10.推理与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
C.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故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变色等现象,则有发光、变色等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二、填空与说明题(共3小题)
11.如图是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图示。
(1)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
(2)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其现象是   ,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凉烧杯,并用手轻轻触摸烧杯外壁,其现象是   。
(3)这个反应属于   反应(基本类型),这个实验说明氢气具有   化学性质。
12.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请回答问题。
(1)从组成角度看: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水是由   组成的。
(2)从结构角度看: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水是由   构成。
(3)宏观现象:按如图所示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
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检验B中气体的现象是   。
(4)微观分析:该反应中发生分解的微粒名称是   。
13.天宫空间站航天员生存所需的氧气主要通过电解水获得。请回答:
(1)图甲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检验b处气体的方法是    。
(2)图乙表示水电解的微观变化过程,其正确的顺序是    (填序号)。
参考答案
1. 【答案】C
【解析】A、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氧气不能燃烧,该选项不正确。B、实验中正负极气体(氧气、氢气)质量比为8:1,该选项不正确。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该选项正确。D、不存在水元素,该选项不正确。故选:C。
2. 【答案】B
【解析】A、该反应中,反应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B、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C、该反应中,反应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该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水,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3. 【答案】C
【解析】:根据实验操作图,回忆实验中现象,从而理解该实验的目的。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现象,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因此,此实验主要是为验证水的组成元素;故选C
4. 【答案】B
【解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四氧化三铁属于氧化物。A、海水中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四氧化三铁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C、氧气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D、氢氧化铝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因为它有三种元素;故选项错误;故选:B。
5. 【答案】A
【解析】由物质的组成可知Mg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CO、CaSO4、Cu(OH)2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化合物。故选:A。
6. 【答案】A
【解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A、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为甲烷,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A正确;B、冰水中只含有一种水分子,是由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水银是单质汞的俗称,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B错;C、煤由碳等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紫铜是铜单质,是由铜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错;D、食醋由醋酸和水组成,且18k金主要成分为金,两种物质均是混合物,故D错。故选:A。
7. 【答案】C
【解析】A、由图示可知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A错;B、由图示可知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B错;C、由图示可知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故C正确;D、由图示可知由三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答案为:C。
8. 【答案】D
【解析】A、正极产生气泡(氧气)的速率较慢,该选项不正确。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化学变化,该选项不正确。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该选项不正确。D、实验前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是为了增强导电性,该选项正确。故选:D。
9. 【答案】B
【解析】A、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因此,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其电子层数不一定相同,如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钠离子,钠离子比钠原子少一个电子层,故A正确;B、纯净物包含单质和化合物,因此单质一定是纯净物,故B不正确;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一种元素,故C正确;D、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故D正确。故选:B。
10. 【答案】B
【解析】A、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错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因此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错误;B、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正确,如高锰酸钾不是氧化物;故选项正确;C、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故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错误,如质子、电子都带电荷,但不是离子;故选项错误;D、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变色等现象,则有发光、变色等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错误,如电灯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
11. 【答案】(1)检验纯度;(2)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烧杯内壁上出现水雾,用手触摸烧杯,烧杯发烫;(3)化合;可燃性
【解析】(1)由于氢气是一种可燃性的气体,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2)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会看到烧杯内壁上出现水雾,用手触摸烧杯,烧杯发烫;
(3)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水,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此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这个实验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
12. 【答案】(1)氢元素、氧元素(2)水分子(3)2:1;带火星的木条复燃(4)水分子
【解析】(1)从组成角度看: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2)从结构角度看: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3)宏观现象:按如图所示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检验B中气体: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
(4)微观分析:该反应中发生分解的微粒名称是水分子,即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生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生成氧分子。
13. 【答案】(1)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管的尖嘴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2)②①③
【解析】(1)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为1:2,由图可以得出,b管内的气体时氧气,检验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管的尖嘴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正确顺序为②①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