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1《百合花》优质教学设计(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1《百合花》优质教学设计(第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2 18:4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百合花》优质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结合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体会,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重点难点
1.结合小说特点,选取一个角度深入赏析小说。
2.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并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上节课主要赏析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请分别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他们。
学生思考回答。
师:“横看成岭侧成峰”,一篇好的文章从不同角度挖掘,都会有不同的发现,请同学们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谈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上节课重点内容,用一个比喻句来概括,学生可以各抒已见;由此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任选一角度,赏析课文。)
二、任选角度,深入赏析
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角度,讨论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在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谈到的有:
(一)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1.“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
这一景物描写有色有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之前,“我”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这就巧妙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我”作为革命战士中的一员,不仅临危不惧,而且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
2.“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我连那一轮皎洁的月亮,也憎恶起来了”。
这一景物描写对发展故事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整个战场被皎洁的月光朗照着,所以战斗才会那样激烈,那样残酷,付出的代价才会那样大,通讯员就是在白夜的攻击中壮烈牺牲的。
小结:小说中的这几处景物描写,起表现主题的作用。
(二)对比手法在小说中的运用。
第一处是通讯员出场时他的枪筒里插着几根树枝作伪装,在他离开“我”时,枪筒里又插上了一枝野菊花。枪是战斗工具,战争中谁也无心赏花,在能射出杀人子弹的枪筒里,插着象征自然与和平的树枝与菊花,这本身就是个鲜明的对比,是一个战地寓言,让我们在无言中感受到战争与和平的剧烈冲突
第二处对比是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与医生、“我”的态度的不同。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后,默默起身说:“不用打针了。”他是从专业技术的角度来作出这一决定的;对于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我”劝道:“不要缝了。”这是从理智出发而言;而新媳妇却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此时,她一定想起了通讯员借被子时的腼腆与局促,临走时的狼狈模样宛在眼前,舍身救人的英勇无畏宛在眼前……也许她又什么也没想,只是这样一针一线地缝着,只求内心一片安宁。这是情感与理智的鲜明对比,是情感对死亡的战胜。
第三处对比发生在小说结尾。在把通讯员的遗体放进棺材前,卫生员要揭掉他身上的被子,新媳妇却“劈手夺过被子”,将这条撒满“象征纯洁与感情”的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身上,似乎在她眼里,通讯员只是睡着了。在这样的对比中,通讯员、新媳妇的形象更臻完美,文章也画上了诗意的句号。
小结:这三处对比,有如火与冰、生与死的对视,有如现实与理想的遥望,有力地增强了文章的诗意。
(三)生动的细节描写。
1.反复出现的细节描写
学生可能指出来的有:小战士枪筒中插的树枝和野菊花,他衣肩上的破洞,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以及那条百合花被等细节都在作品中重复出现,前呼后应,这些描写不仅渲染烘托出情境气氛,而且极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神态和心理,使作品极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强调:小说结尾对那条百合花被子的描写,不仅起了刻画人物的作用,说明新媳妇对解放军的真挚情感,而且巧妙地点出了小说的主题:我们的战士是高尚的,他得到人民的热爱是当之无愧的。战士的高尚情操,人民对战士的赤诚感情,犹如百合花那样纯洁、美好。
2.心理描写。
作者还擅长通过细腻而有层次的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例如作品中的“我”在刚刚接触小通讯员时,因赶路不及而“生起气来”,然后又对他奇怪的保持距离的做法而“发生了兴趣”,以后是对小同乡“越加亲热”,接下去是“从心底上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最后,“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就这样,小说通过“我”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由远而近、由表及里、由淡而浓地刻画和凸现了小通讯员动人的形象。
(四)从平凡的生活中选材
从选材上说,作者将战火纷飞的战斗场面推为背景,将小通讯员壮烈牺牲的情景通过担架员的叙述从侧面表现出来,就连小通讯员第一次向新媳妇借被子碰壁的冲突也是做暗场处理,没做正面描写。作品仅仅截取几个极为普通的生活横断面,从几件平凡的小事中深入开掘,展开对军民关系饶有诗意的描写。
上述角度不一定在课堂上全都讨论完全,可视学生回答情况来引导。
(设计意图:结合鉴赏小说的要点,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赏析课文,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堂小结
这篇小说以朴素、自然、清新的笔调抒写和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的最美好最纯真的感情,创造出一种优美圣洁的意境,读后令人久久难忘。
(设计意图: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小说主题,使学生对小说有一个整体认识。)
四、布置作业
将这节课中你感觉讨论未尽兴的角度,形成书面文字继续交流。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多角度看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