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2《哦,香雪》重难探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2《哦,香雪》重难探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2 18:5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哦,香雪》
重难探究
优教高中语文名师系列
主题思想
1
重点难点
2
3
写作特色


CONTENTS
4
观点争鸣
教材要点 学科素养 高考考向
1.了解作者,把握小说的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 思维发展与提升 1.梳理故事情节是高考易考题,分值4分
2.分析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是高考易考题,分值4分
3.分析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是高考易考题,分值4~6分。
2.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心理描写,鉴赏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3.体会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美好心灵和无私奉献精神 文化传承与理解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群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少女因为开进深山的火车而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的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同时表现了山里姑娘的自尊自爱和她们纯美的心灵,以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
主题思想
重点难点
1. “哦”字到底读什么音?为什么《哦,香雪》的标题中要加上这个字?去掉行不行?
读四声表示领会、醒悟,包含有赞叹;哦,我明白了,香雪原来是这样一个执着的女孩子!
读二声是叹词,表示惊奇:哦,香雪,真是个执着的女孩子啊!
两种读法
“哦,香雪”是一个有诗意的标题,同时我们也可以从标题中体会到作者对香雪这个人物形象倾注了赞叹、喜爱之情。
2.小说的开头为什么要从铁轨铺进深山泄气?对铁轨反复的比拟描写究竟表现了什么?
这是写现代文明打破了古老山村的原有宁静,“深深的褶皱”比喻大山的荒僻幽静,小山村和它仅有的十几户乡亲,“默默地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温存”和“粗暴”其实分别代表了大山特有的环境给予的滋养和禁锢。这两个词语分别带有褒贬两种含义。褒赞的是封闭环境保留着最淳朴、善良的民风,不满的是它让这里的山民们与世俗、现代生活隔绝,以致他们一直过着物质文明极为落后的贫困生活。
3.当火车来到时,香雪和其他姑娘各有什么表现?
4.香雪为什么一定要换那个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呢?
因为她的同学总是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料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香雪后来明白,自己的木制铅笔盒在她们眼里成了贫穷、落后、封闭的代名词,她们瞧不起她的贫穷,蔑视她和她的小山村。香雪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她想拥有和同桌一样的铅笔盒,在其他同学面前挣回她代表台儿沟的高贵的自尊。
5.怎样认识香雪和她追求的铅笔盒?
这个铅笔盒不仅是一个实物,它更是一种象征,跟火车一样,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对香雪来说这个铅笔盒,就像黑夜中一盏闪亮的灯,照着她在追求知识、追求文明的道路上勇敢前进。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就是对文明的追求,能够主动追求文明和进步,是她身上智慧因素的觉醒。
明确:作者在刻画香雪这个人物时,采用了直接描写心理的方法。小说重点描写了香雪这段小小的历险经历,其中有丰富的心理活动,写到了她害怕的心理,写到了她得到朝思暮想的铅笔盒后压抑不住的兴奋,写到了台儿沟的贫穷后、展望它的未来,想到了爹和娘……作者对这个过程的描写表现了香雪对山里人命运的思考,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以及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她的内心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怕——不怕——犹豫——坚定,这些心理活动之所以写得特别详细,主要是为了刻画香雪这个人物形象,展示她为了获一个笔盒而迸发出来的巨大勇气,而这一情节正好可以充分地说明问题,前面的情节主要起铺垫作用。
7.作者是如何刻画香雪这一形象的?
提示:结合相关语段,用简要的语言进行总结。作者主要是采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刻画这一形象的。
8. 如何理解文题?
提示: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标志,它常常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串联文章的结构,起到揭示主旨和贯穿全文线索的作用。理解文题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字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分析本文文题要从感叹语气入手,深入分析作者对香雪的赞美之情。
明确:荣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哦,香雪》是铁凝的成名作,它把大山深处的孩子对城市文明的向往描绘得诗意盎然。和大部分青年作家一样,铁凝也在这篇作品里倾注了相当多的抒情成分。文题体现了作家特有的女性的细腻、敏感,也突出了作品的抒情风格;文题的感叹语气饱含了作者对主人公香雪的赞美之情。
写作特色
语言精练,用词传神。
富有诗意的抒情化描写。
精巧的构思与细腻的心理描写。
20年后,香雪的小村已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香雪她们也早就不像等待情人一样地等待火车,她们有的考入度假村做了服务员、导游;有的则成了家庭旅馆的女店主。后来就有了坑骗游客的事情,就有了出售伪劣商品的事情……对于外部世界对香雪的小村的影响,有人认为利大于弊,有人则认为弊大于利。你觉得哪种观点是正确的,为什么?
观点争鸣
示例1:利大于弊。打开窗户,虽然会进来苍蝇,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外部世界给香雪的小村带来的一些积极的变化,原本封闭的山村交通便捷了,原本思想落后的人们视野开阔了,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如果我们因为会进来苍蝇而关上窗户,那么我们关住的还有贫穷和闭塞。
示例2:弊大于利。外部世界虽然使山村的经济更活跃,物资更丰富,但它又带着强制的不由分说的力量,破坏了香雪的小村的农耕文明景象。外部世界不仅给香雪的小村带来了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的破坏,更破坏了人们精神的健康和心灵的高贵。
示例三:我认为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物质的需求是必然的,也是有益于人们生活改善的。但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一些人为了赚钱,放弃自己做人的原则,则是可悲可叹的。或许,像香雪这样纯真无邪、淳朴自尊又渴求进取的姑娘才能够保持住健康的精神和高贵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