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 《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 《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22 20:0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
1.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3.会用量筒和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导出和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难点:帮助学生完成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体积、质量不同的水、铜、铁,天平、量筒、刻度尺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讲故事
古时候,在地中海上,有一个叙拉古王国,它的国王交给金匠一定质量的黄金,让金匠为自己打造一顶纯金的王冠,当王冠打造完毕交给国王时,国王发现这个金冠精美无比,但国王却怀疑金匠偷窃了他的黄金而用其它便宜的金属偷梁换柱。
国王令人用秤去称,结果王冠的质量与国王交给金匠的黄金的质量是相同的。
那么,问题来了:质量相同能不能说明这顶王冠就一定是纯金做的呢?我们该如何鉴别这顶王冠是否是纯金的呢?
黄金这种物质是否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特性呢?
2.思维风暴
A.一斤的铁和一斤的棉花,哪个质量大?你是怎么判断的?
B.铁和棉花是同一种物质构成的吗?
C.由此来看,前面故事中用来鉴别王冠是否是纯金的方法靠谱不?
D.想一想,一斤铁和一斤棉花,体积是否相等?哪个的体积更大一些?
二、新课讲授
1.实验探究
(1)问题与猜想
有些物质体积相同,质量却不同;有些物质体积不同,质量却相同。物质本身是否存在某种特性,使其成为区分、鉴别不同物质的方法?
如何找出这种特性?为此,我们可能需要测量什么?
(2)制定计划
根据上面的猜想,设计如下探究方案:
①选体积、质量不同的水、铜、铁三种物质作为研究对象;
② 选用天平、量筒、刻度尺等作为探究工具;
③分别测量三种物质的体积和质量;
④求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进行比较。
(3)收集证据
根据实验器材,分小组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4)测量结果说明什么?由此能得出什么结论?你可以和同学们交流讨论。
(5)引导学生运用图象寻找规律。
(6)结论: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通常是一个常量,它反映了这种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一般不同。
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符号:
(3)公式:
(4)密度的物理含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5)单位:
①国际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3, kg·m-3 )
②常用单位:克每立方厘米(g/cm3 , g·cm-3 )
③ 单位换算: 1 g/cm 3 =103 kg/m3
3.查看密度表
4.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
(1)一定状态下同种物质,密度不随质量和体积变化;
(2)不同种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3)由于不同物质的密度通常不同,因此可以用密度鉴别物质。
5.水的密度:1.0×103kg∕m3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 kg
三、求物质密度的计算
例1.一块金属块的质量是1.97 t,体积是0.25 m3,它的密度多大?这是什么金属?
解:1.97 t=1970 kg
查表可知:此金属为铁块。
例2.有一烧杯内装有质量是55 g、密度为1.1×103 kg/m3的盐水,盐水的体积是多大?
解: =55g/1.1g·cm-3=50cm-3
四、课堂小结
1.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密度的公式是,记住水的密度。
3.常用的密度单位是kg/m3,还有g/cm3,1g/cm=1000kg/m3。
五、板书设计
三、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
一、探究问题:(见投影展示)
二、猜想与假设
学生甲:
学生乙:
三、探究实验方案:(器材、实验记录参考数据表格 、实验结论)
四、分析论证
五、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3.课件展示例题:
4.单位:千克/米3或克/厘米3
5.ρ水 =1.0×103千克/米3=1.0克/厘米3
六、密度应用:
1.鉴别物质;
2.计算物质的质量;
3.计算物质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