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教学目标
1.知道质量的概念以及单位;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 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调节托盘天平,并利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1.质量的概念;2.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难点:1.托盘天平的调节;2.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的读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托盘天平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世间万物皆由物质组成。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一个铁锤所含的物质就比一个铁钉所含的物质多。
生产生活中经常需要知道物质的多少。右图中,古埃及人很早就用“天平”粗略地测量物质的多少了。
二、物体的质量
问题:物体和物质是一回事吗
铁钉、铁锤、玻璃杯,列举教室中的 桌子、椅子等。这些东西我们都把它叫做————。
铁钉、铁锤都是由 ———— 制成,玻璃杯由 ———— 制成,桌子、椅子由 ————制成
铁、玻璃、木材等我们都把它们叫做物质,一切物体由物质构成。
讨论: 比较铁钉和铁锤;大小玻璃杯;课桌和课椅除了形状不同外还有什么区别
利用日常生活中已有的“东西有多少”的知识,可知铁锤比铁钉含的铁多;大的玻璃杯比小的玻璃杯含的玻璃多,课桌比课椅含的木材多,从而可知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物理量符号:m
3.单位:
(1)国际单位:千克(kg)
(2)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3)单位换算: 1 t =1 000 kg
1 kg=1 000 g
1 g=1 000 mg
思维风暴:
A.冰块融化成水,物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其质量有变化吗?
B.泥团被捏成小动物,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其质量有变吗?
C.将质量为200g的苹果从地球拿到月球上去,苹果的质量有没有变化?
4.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物态和位置而改变。
5.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1个中学生:约50 kg
1包方便面:约100 g
1只鸡或鸭:约2 kg
1升水: 1 kg
1个鸡蛋:约50 g
1个苹果:约250 g
1个大头针:约80 mg
三、物体质量的测量
1.测量质量的工具:台秤(生活中)、天平(实验室里)
2.托盘天平的使用
(1)认识托盘天平(观察老师手中的托盘天平,对照右图,指出这个托盘天平的每一个部分在哪里)
(2)使用天平前的调节:
①把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易于操作的地方。
②用镊子把游码轻轻拨至标尺左侧零位。
③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水平平衡。横梁水平平衡的标志是指针静止在中央刻度线上,或在中央刻度线左右摆动幅度相等。
(3)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
①把待测物体轻放在左盘中。
②估计待测物体质量的大小,用镊子夹取适当的砝码轻放在右盘中。
③用镊子轻拨游码,使横梁水平平衡。
④把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数和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相加,就得到物体的质量,要写明单位。
砝码用毕必须放回盒中,不允许直接用手拿砝码。
3.用天平测量固体质量
(1)调节天平平衡;
(2)被测物体放左盘,砝码放右盘,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3)记录数据。
如图:m=53.4g。
4.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
(1)调节天平平衡;
(2)测量空烧杯质量m0;
(3)将被测液体倒入烧杯,测量总质量m总;
(4)被测液体质量m=m总 m0。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