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23 08:2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1.知道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及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正确分析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
2.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通过学习正面战场中,中国军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新课导入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和不屈的脊梁,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你知道我们的前辈是如何艰难而顽强地抗击凶恶的日本侵略者的吗? 今天,我们将有一次特别的历史之旅,去重温那段充满硝烟战火的历史,看看优秀的中华儿女是怎样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起抵抗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日军进攻台儿庄的目的是什么?找出台儿庄战役的相关史实,包括:时间、地点、指挥、战果。台儿庄战役的重大胜利对全国抗战有什么重要意义?
2、找出武汉会战的相关史实,包括:时间、地点、战役、特点、结果。说说武汉会战的意义。
3、找出长沙会战的相关史实,包括时间、结果、意义。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的原因?
4、如何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自主学习
正面战场的抗战
太原会战
淞沪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第三次长沙
会战
“正面战场”是中国人控制的连片国土与日军侵华推进线上日本控制区对峙交战而形成的战场。
由于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何为正面战场?
一、台儿庄战役
阅读课本 想一想:日本进攻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
1.背景:
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南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一部日军从山东半岛登陆,沿着胶济铁路西进,企图同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徐州。
台儿庄战役示意图
矶谷师团
板垣师团
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北接津浦路,南接是陇海线,扼守运河咽喉
时间地点
指挥者
结果
意义
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
2.台儿庄战役:阅读教材,从中找出台儿庄战役的相关信息
1938年3月 山东台儿庄
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歼敌一万余人
李宗仁在台儿庄
台儿庄战役
大战后的台儿庄一片废墟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战斗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
台儿庄大捷
开始时间
双方兵力
过程
万家岭 战役
结果
意义
1938年6月
二、武汉会战
1.阅读教材,从中找出武汉会战的相关信息
日军40多万人 中国军队约100万人
中国军队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
特点: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
结果:日军死伤惨重,基层军官损失殆尽;中国军队击葬日军3000余人
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武汉会战
①武汉位于平汉、粤汉铁路与长江水道交会处,位置十分重要。
②武汉是当时中国的政治、军事中心,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③日本侵略军企图进攻武汉,摧毁国民党领导抗日战争的政治,军事中枢,“迅速解决中国事变”。
日军为什么要进攻武汉?
江西万家岭战役,中国军队在抗击日军
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给以重创。日军死伤惨重,基层军官损失殆尽,无法组织有效抵抗,被迫空投两百多名军官加强力量。
万家岭战役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 000余人
万家岭战役
武汉会战(1938年6-10月)
武汉地处中国中部,是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38年6月,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西岸有力地形,抵抗敌军。
二、保卫大武汉
武汉会战 时间
地点
战役
特点
结果
1938年6月——10月
武汉及武汉外围地区
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方针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万家岭大捷等
兵力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重,创抗战以来规模之最
二、保卫大武汉
蒋介石亲自指挥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1938年6-10月)
二、保卫大武汉
薛岳将军
1938年10月7日,国民政府薛岳兵团在江西万家岭歼灭敌军9000余人,取得了万家岭大捷。
万家岭大捷(1938年10月)
1938年10月7日,国民政府薛岳兵团在江西万家岭歼灭敌军3000余人,取得了万家岭大捷。日军死伤惨重,基层军官损失殆尽。
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
——叶挺
薛岳在抗战当中对日军的打击最大,歼灭日军也最多,他是日军最惧怕的中国将军,为中国的抗日战争立了大功。
——学者、教授王建学
二、保卫大武汉
万家岭大捷(1938年10月)
1937年7月平津沦陷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1938年12月广州、武汉沦陷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二、保卫大武汉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1.背景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第九战区
司令长官薛岳
(1896—1998)
中国军队取胜告终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2.概况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3.意义
长沙会战给予日军极大打击,对整个反法西斯阵营起到了提振士气的作用。
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
——美国总统罗斯福
在此远东阴云密布之际,唯有长沙上空之云彩确切光辉夺目。
——英国媒体报道标题
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的原因
①中国军队指挥官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
②中国军人的顽强奋战,不怕牺牲;
③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物力财力十分困难。
议一议
1.背景
四、豫湘桂战役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2.概况
四、豫湘桂战役
豫湘桂会战历时8个月(1944年4-12月),以国民党军队的惨败而告终,国民党军队损失近60万人,丢失豫、湘、桂、粤、闽等省20余万平方公里的国土,146个城市、衡阳等7个空军基地和36个机场遭到破坏,数千万百姓遭受到生命财产威胁与损失。这与国民政府军队腐朽无能、消极作战有密切关系。
——张海鹏等《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豫湘桂战役
2.概况
四、豫湘桂战役
1944年4月,日军在河南、湖南、广西一线进行大规模进攻,战事持续到12月。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这次历史大半年的战役,国民党正面战场出现大崩溃。
豫湘桂战役国民党战场的损失
如何评价正面战场?说说你的看法
国民党军队的多次战役中,发扬了不怕牺牲、勇敢战斗的大无畏精神,振奋了民族精神,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但在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导致了豫湘桂战役的溃败。总体来说,正面战场的抗战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胜利到
豫湘桂战役的溃败,你得到什么启示?
始终秉持民族、国家利益高于党派、阶级利益。
归纳:如何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①正面战场的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作用。
③正面战场的抗战,有力地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正面战场的抗战,振奋了民族精神,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提高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⑤正面战场后期由于国民政府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致使豫湘桂战役大溃败,中国丧失了大片国土。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武汉会战
(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第三次长沙会战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
(最大的一次败仗)
正面战场的抗战
板书设计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