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青春激扬》名师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群知能对标
专题分布 能力素养 命题热点
领略青春 评价青春 抒写青春 1.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思想感情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 2.感受文学作品意蕴的丰富性和语言表达的特殊方式 1.感受并分析诗词中描绘的景物画面,结合诗词语句分析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毛泽东同志作品中体现出的个人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是新考纲侧重引导学生关注的焦点,要加深理解
学习任务群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对比阅读,分析不同作品刻画人物形象所用的不同技巧;体会作者的匠心。
2.联系时代背景,领会不同时代的青春的内涵;感受青春之美;解读青春,评价青春。
3.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观点、阐述观点;会写简短的文学评论。
4.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以实际行动诠释青春的活力;自选角度和体裁抒写青春。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1)了解并预设学情,完成阅读活动方案设计。
(2)完成展示课件,备好相关的文档资料。
2.学生准备
选看《青春万岁》《恰同学少年》《湘江北去》《百合花》等青春主题的影视剧。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任务群活动实践
一、教学导入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是人生中最激昂丰富的时光。青春是美好欢畅还是一事无成在于我们是否把握住青春的价值。
青春的价值在于勇敢尝试。“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而一生之计便在于青春。青春应当有勇于尝试的精神,因为此时有着大把试错的机会。诗歌朗诵、学科助理、年级学生会主席…大大小小的机会无处不在,身为少年应当勇于尝试,而不该产生退缩、畏难的情绪。
青春的价值在于奋斗。天文学家柯蒂斯说过:“拥护一项非凡的事业并为之奋斗终生,这就是我对那些追求不朽之名的年轻人的忠告。”青春之时不应好逸恶劳,而应努力奋斗实现人生的价值,否则就会丧失青春的活力与激情。面对青春的挫折时,不能因懒惰而自甘堕落,而应不断追求向上、战胜困难。奋斗是实现青春价值最有效的途径。
青春的价值在于奉献。青年不同于孩童之处在于其身上已肩负了责任。疫情中有无数青年战斗在一线,彰显青春的价值。“少年强则国强”,青春应当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使命;有承受“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决心。在不断的努力与奋斗中磨炼意志品质,拥有为国家奉献的坚毅决心。
在最美好的青春篇章里砥砺前行,不断努力找到价值,实现价值。
教学策略:由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教学活动设计较多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尽量自主活动,自我评价。
设计意图:课前导入可依据学情作具体的调整,在尽量简单的沟通当中,争取提升学生的信息提取和领会理解的能力,培育批判与发现、欣赏与评价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精讲
(一)领略青春——溢于言表的青春气质
1.《咏蛙》这首诗,据说是毛泽东早年的作品。是托名,还是真作,尚无定论。但很多网友却相信是毛泽东所写。对此,你持何种态度?结合你对毛泽东的理解,简要说说理由。
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2.下面两首诗词分别是毛泽东青年和晚年时期的作品。两首诗词都写出了作者什么精神气质?你更喜欢哪一首?并说说理由。
改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注释:这是毛泽东17岁时,改写日本某志士的诗赠予父亲的。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注释:这首《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晚年诗词的代表作。
3.下面是诗人杜甫两首题材相似的诗作,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细细品读,体味不同时期不同的人生况味。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教学策略:本环节通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强化能力生成。通过练习,在“解释、思辨、推理、验证、应用”中训练能力,提升素养。
设计意图:第一题意在引导学生建立新旧知识和能力的联系,实现能力迁移。感知青春的豪迈之气。第二题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领悟毛泽东的勇气和胆略,激发学生的豪情壮志。可在阅读中引出对两种艺术风格的评析,以此导向审美鉴赏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批判赏析的能力。
(二)评价青春——独特的视角和飞扬的旋律
1.专题品读《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的基调是青春激扬的,试从多角度探究作品是如何表现“青春激扬”这一意境的。
可从如下角度,写景的角度,叙事的角度,抒情的角度,议论的角度……
例如:“万山红遍”“漫江碧透”,红、碧二色富有生命的力度,蓬勃着生命的光彩。
再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艺术地概括了青年革命家们英姿俊采的革命实践活动、开拓进取的革命精神;“中流击水”是青年革命家峥嵘岁月的艺术缩影……
重点引导体会诗歌表达情感的途径和方法;体会青春的热情澎湃。
2.专题品读《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这首诗选自《女神》,表达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探究这首诗哪些地方体现了五四精神。
3.专题品读《百合花》
他是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儿,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
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节选自《百合花》)
你能看出一处细节描写吗?找出这处细节描写,并体会这处细节描写的作用。
4.专题品读《哦,香雪》
这篇小说塑造了香雪和凤娇两位山村少女的形象,针对其中的一位,从文中选取一两个感人的片段,揣摩她的心理活动,分析典型的细节描写,并概括其形象。
重点内容(多媒体展示):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本环节通过四篇课文各自独特的视角,展示单元主题,照应了“青春激扬,各具匠心”的学习目标。
5.品鉴电影:观看同名电影《百合花》《哦,香雪》。
想一想:与小说相比,电影做了哪些改动?如何看待这些改动?
教学策略:通过整体阅读,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在语言实践运用中引导模仿,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育积累与语感、整合与语理的素养。
设计意图:本环节针对语文学习的实际运用。针对考试必考点,重点训练,立足课内。此环节可提升学生的积累与语感、交流与语境,提高分析概括、领会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抒写青春——我的青春我做主
1.写作实践
青春,人生美好的季节,弥足珍贵,而你们正握着青春的美好年华。基于对本单元的课文理解,搜集关于青春的名句,拿起手中的笔,抒写一下你的青春情怀。
要求:
①选一个角度
②诗、散文,或小说,自选文体。
③借鉴本单元的一些写作手法,使你的作品文学性更浓。
④散文或小说不少于600字。
2.成果展示
汇总所有同学的作品,全班合作编辑一本青春纪念册。共同商讨书的命名、装帧、体例等。
教学策略:由教师提出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入写作情境,总结本单元文章的写作思路,然后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完成本单元的写作任务。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