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23 07:5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2课时
第四章 声现象
运动会上,按表时要看发令枪冒出的白烟,而不能听到发令枪响再按表。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一、新课导入
人耳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二、人怎样听到声音
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如果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如果只是传导障碍,可以通过“骨传导”使人重新感知声音。
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
二、人怎样听到声音
三、声速
比赛时如果听到发令枪再按表,运动员已起跑一段时间了,记录的跑步时间偏短。
声速:声音传播的快慢,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三、声速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阅读小资料,你还能发现什么?
三、声速
声音在空气和铁管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实验】敲击长水管的一端一下,在另一端能听到两次声音。这是为什么?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2)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 s-1。
(3)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总结:
三、声速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当我们在空旷的山野中对着高山喊话,会发现什么现象?
三、声速
  对着离人较远的山崖喊能听到回声,对着教室内的墙壁说话,却听不到回声,这是为什么呢?
三、声速
  回声产生的条件: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那回声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回声测距、音乐大厅的设计。
三、声速
四、典型例题
1.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音打交道。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C.古代士兵把耳朵贴在地上能听到远处敌兵战马奔袭声,说明马蹄声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C
四、典型例题
2.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继续进行创作的,这是利用__________来听声音的。
骨传导
四、典型例题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真空不能传声
B.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D.喇叭发音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振动发声
C
五、课堂总结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2.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 s-1。
3.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
4.回声产生的条件: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