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结构。
3.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在百草园中的快乐生活。
4.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景方法,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
【资与建议】
预习: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有过怎样的童年时光?阅读课文,看看小时候的他玩些什么,学些什么,想些什么。和你有相似的地方吗?
默读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有利于较快把握文章大意。试着采用默读的方式,不分心,不停顿,一气读完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如果遇到生字、生词,可用猜读法或暂时跳过去,留待以后再去学习、积累。
“预习”中第一段内容要求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鲁迅小时候玩些什么,学些什么,想些什么。在我们的头脑中,提到鲁迅先生,便会想到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高大形象,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小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呢?和我们小时候的玩耍和想法是否相似呢?这一提示能激起学生强烈好奇心,形成阅读期待。
第二段内容紧扣单元教学目标——学习默读进行了提示指导。首先提出阅读的意义和价值——默读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有利于较快把握文章大意。然后提示默读的方法——不分心,不停顿,一气读完全文。平时我们读文时,虽然也是不出声音,但往往边读边停,遇到生疏字词随手查字典。教学时也生怕学生读错,先进行字词教学,再理解内容。读文时看到重要的语句,我们还可能用手指读,并回读、反复读,以强化头脑中的印象,而学习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不分心,不停顿,一气读完全文。遇到生疏字词怎么办?预习提示中给出了具体的方法——猜读或暂时跳过去,留待以后学习积累。因此预习提示告诉我们进行默读教学时要重点强调默读方法,以便学生形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默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检测目标1)
给下列字注音
确凿( záo )
桑葚(shèn )
斑蝥( máo )
攒成一个小球儿(cuán )
人迹罕至( hǎn )
秕谷( bǐ )
油蛉( líng )
蝉蜕( tuì )
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人声鼎沸:_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_
人迹罕至:___少有人来_______
轻捷:_______轻快敏捷________
确凿:________确实_________
填写关于鲁迅介绍的词条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__周樟寿__________,后改名为_周树人______,字___豫才_________,___浙江绍兴______________人。著名文学家、__思想家______________、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品有小说集__《呐喊》______、___《彷徨》___;散文集__《朝花夕拾》______;诗歌集___《野草》_______;杂文集_____《华盖集》_____。
记录默读全文使用的时间,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检测目标1)
本文写了鲁迅回忆自己童年在百草园中的趣事以及在三味书屋中去求学的经历。
阅读文章后,你有什么困惑,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中学习
第一课时
学习任务一:默读感知,读情感之“变”(检测目标1)
静悄悄地阅读:默读课文,做到不动唇、不出声,在5分钟内内读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再次默读,整理文章脉络,完成以下问题
地点 所属自然段 主要内容 作者主要情感
百草园 1-8 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看到的景物、听到的美女蛇的传说以及与闰土父亲在冬日捕鸟的经历,交代了百草园后来的归属 童年时在百草园感到趣味,对离开百草园和归属感到不舍和遗憾
三味书屋 10-24 描述了三味书屋的环境和礼节;我问三味书屋先生怪哉虫子没有得到回答;在三味书屋读书习字对课的日常;和伙伴们去后院,在课堂上读书画画的经历。 对三味书屋枯燥的教学感到不满;对先生的尊敬;与伙伴们嬉闹读书的快乐
请用“从○到△”的结构梳理文章中你印象深刻的内容。
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童年到读书,你经历了哪些变化?请用“从○到△”的结构来交流。
学习任务二:圈点批注,读百草园之“趣”(检测目标2)
情境任务:游览百草园
(1)学习任务:你毕业后入职了研学旅行社,需要带一队七年级学生来到鲁迅的家乡绍兴,走进鲁迅曾经生活过的百草园。你会如何介绍呢?
(2)任务要求:
在导游前,你需要和你的旅游团队商议,梳理介绍思路和语言,完成表格。经过讨论后,团队派出一个代表导游带队介绍。
景物/事件名称 文本细节 特点/事件分析
趣景 1.
2.
趣闻
趣事
合理安排参观顺序,正确介绍景物及其特点,结合文本介绍百草园背后的趣事,语言流畅、自然,体现百草园的趣味性。
根据评价表,全班评选出“金牌导游”。
学习任务评价表
等级评价内容 对百草园的分析 导游解说的内容 语言表现力
A 对百草园中的景、人、事分析全面,没有遗漏;对景物特点把握准确;事件概括清楚;体现趣味性 合理安排游览顺序,能够表达出景物特点、事件过程;能够借用适当的形式辅助解说 语言流畅、声音洪亮,能够辅以肢体动作和表情,语言幽默有亲和力。
B 能够对大多数的景、人、事进行分析;能较好地把握景物特点,概括事件发生;体现出趣味性。 能够完整安排游览顺序,较准确地表达出景物的特点和事件过程。 语言基本流畅,声音洪亮,表达自然
C 对景、人、事的分析较少,部分分析不够准确。 能针对一个或几个景物或事件进行介绍 语言较为流畅,声音适中。
我心中的百草园:运用“不必说……不必说……单是”的句式小结你心中的百草园。
学习任务三 我们要不要去“三味书屋”?(检测目标3)
品“三味”
默读三味书屋部分,完成下面的表格。
文本内容 特征分析 思想感情
景
人
事
根据文本,说一说你认为“三味书屋”有哪三味?
一味:书香味
二味:人情味
三味:成长味
根据补充资料进行辩论:鲁迅更留恋百草园还是三味书屋?
辩题:鲁迅更留恋百草园还是三味书屋?
观点提示
正方:鲁迅更留恋百草园,因为百草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三味书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方:鲁迅更留恋三味书屋,因为三味书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资料
当1921年1月鲁迅写小说《故乡》时远不像一般作家那样极力渲染美好回忆、花红柳绿、难舍难分等情节,而是代之以难以推开的压抑、感慨和无奈。如今,面对着再一次离开家、离开自己亲手创建的北京的家庭,历经家庭的分裂、情感的重创、社会舆论的打击、政敌的围攻,反动军阀政府的通缉等等压力之下的鲁迅,心灵备受煎熬,他甚至厌倦了北京纷扰的生活,在种种情势的逼迫下,他来到厦门大学以求心灵的休憩和宽慰。然而刚来就觉得无聊,厦门大学的形势不仅与全国形势格格不入,与鲁迅的心态也格格不入,他又一次感到失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他到厦门大学后创作的第一篇作品(9月4日到厦门大学,9月18日创作此文)。改变环境后仍然孤寂烦恼的心态此时不由自主地在笔上升腾,过去的一切再一次点点滴滴地涌现出来,并且经过时间的沉淀似乎增加了一些美感,于是,他继续着在北京的创作流程。——选自《<朝花夕拾>诠释与解读》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中国的做文章有轨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前几天我离开中山大学的时候,便想起四个月以前的离开厦门大学;听到飞机在头上鸣叫,竟记得了一年前在北京城上旋绕的飞机。我那时还做了一篇短文,叫做《一觉》。现在是,连这“一觉”也没有了。
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前天,已将《野草》编定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环境也不一: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一九二七年五月一日,鲁迅于广州白云楼记。
——朝花夕拾》小引
【当堂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菜畦() 桑葚( )斑蝥()秕谷()人迹罕至( )
2.第二段可谓形声色味全,春夏秋齐备,请举例说明。
【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阅读升级)部分。
2.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选择喜欢的段落,标注重音和停连,并有感情地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