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卷一:青春激扬(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卷一:青春激扬(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2 22:1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卷一:青春激扬
时间:150min 分数:150分
高考对接点:文学类文本阅读
知识疑难点:品鉴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
测试范围:第一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习题。(16分)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要回答好为什么当代青年必须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论述,为广大青年投身新时代、建功中国梦指明前进方向、注入强大动力。
五四运动以来,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为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矢志奋斗。从五四运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身处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肩负光荣的使命任务。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
激扬青春梦,要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条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直接领导并推动了青年运动的发展。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持续不断的伟大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历史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坚定不移跟党走,砥砺奋进挑重担,青春之光定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精彩绽放。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激扬青春梦,要引导广大青年把个人理想融入时代主题、汇入复兴伟业。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代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应投身同心筑梦的伟大奋斗,融入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新贡献,这是青年肩负的使命,也是属于青年的荣光。
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激扬青春梦,要引导广大青年把树立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统一起来。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呼唤广大青年扎根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广大青年乘着新时代的浩荡春风,必将以青春激情、无悔奋斗书写人生华章、筑就伟大梦想!
(摘编自《把青春奋斗融入时代主题》,新华网2019年4月22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当代青年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理想中,必须认真研究五四运动,从中汲取智慧。
B.当代青年须明确前进方向,抓住机遇,着眼未来,跳出所处时代的限制谋划人生。
C.当代青年身处新时代,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必须听党话、跟党走。
D.当代青年有着大好机遇,若能抓住机遇,不必像老一辈那样吃苦也能取得成功。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广大青年才能实现自己的青春梦,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奋斗者。
B.历史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的根本保证。
C.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是属于当代青年的荣光。
D.青年富有朝气,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依靠也只有依靠青年的接力奋斗才能实现。
3.请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习题(22分)
青春
席慕蓉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
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4.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意味着人生的旅程已临近结束,前景不会再有什么变化了。
B.“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说明为青春流逝而流下的泪水刚开始涌出,远不会停止。
C.“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指青春已消逝于迷茫之中,诗人心中弥漫着悠悠遗憾。
D.“扉页”已“发黄”,照应前面的“古老”,诗人慨叹青春不再回来,离现在已很远很远。
5.下列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诗把回忆集中在那个“夏日”,这是精巧的选择,因为火热青春中的夏日最令人难忘。
B.诗中的“你”指代青春,诗人在此运用第二人称,语气更显亲切,惆怅之情更为浓郁。
C.诗人选用“夏日”“云影”“面容”“群岚”“发黄的扉页”等意象,渲染了气氛,寓情于景。
D.全诗具有很强的画面感,情景交融,将“青春”比喻成“书”表明青春已逝,更是想象奇特。
6.“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为什么“我”还要含着泪一读再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顾城创作过“别加糖/在早晨的篱笆上/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这样的诗句。在口语中,我们不会说太阳是“甜甜的”,也不会用“一枚”这样的数量词来修饰太阳。诗歌的语言经常用一些反常搭配,请以“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为例,简要说明并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习题(22分)
(林)道静仰脸看着江华没有回答。不知道她是接受了呢,还是没有接受他的这种劝告,当晚他们就这样分散了。
江华在定县小学暂时住下来了。道静上课的时候他就出去,晚上掌灯以后才回来。回来后,他还继续向道静提出各样问题叫她解答,同时也和她一同分析各种问题。有时,他们正在低声谈着话,会有好奇的同事突然推门进来。这时,江华就含着微笑,默默地站起身来;道静就安静地立在他身边,也不掩饰脸上的幸福和欢乐。
“热恋中的情人……”同事们满足地出去了,他们依旧又严肃地谈起问题来。
有一次,道静忍不住插嘴问江华:“老江,你过去的生活,你到定县来的原因,我问了你多少次,你怎么老是不谈呀?”
江华说:“我到定县找你,就是为的找,点工作,没别的。至于我过去的生活,有什么可说的呢?平常得很。以后有机会再谈吧。”
道静无可奈何地笑了。她看出了江华是一个踏实、有魄力、坚毅、果决的人,而且她暗暗看出他也是一个负有重要革命任务的人。但是,他究竟是做什么的呢?他的来龙去脉是怎么回事呢?她忍不住好奇心总想问。可是她问了多少次也没问出一点名堂来。虽然江华对她是那样亲切而和善。
每天江华都是早出晚归。这晚,江华没回来,道静等到半夜了,还不见他回来,心里焦虑不安,睡也睡不着。江华虽然不讲,道静是知道他出去做什么的。因此,她总担着心。一直挨到后半夜过了,才听见窗纸轻轻响了几下,接着一个沙哑的低声在窗外喊着:“道静,道静……”
道静迅速跳起来,把灯捻亮,开了屋门。
这是江华。他穿着破烂的农民服装,浑身沾满了泥水,闪身走进屋来。
微弱的灯光下,只见他的脸色惨白,高大的身躯沉重地站在屋地上有几秒钟不动也不说话,仿佛一棵矗立的老树干。
道静惊悸地望着他,心里禁不住怦怦乱跳。
“道静,发生了一点麻烦事,我就要离开你这儿。”江华的脸孔忽然抽搐起来,好像每吐一个字都使他感到极大的痛苦。他轻轻坐在椅子上,喘息了一阵又说:“我原打算我们在一起多待些天,可惜我的打算落空了……请把灯捻小点——越小越好。”
道静屏住呼吸捻小了灯。随后轻轻走到江华身边,仔细地向他望着。就着窗外透进来的薄明的月光一看——她惊呆了。只见江华的右肩膀和右臂上有湿漉漉的红红的一大片——这不是鲜血吗?
“你,你受伤啦?”道静的声音又低又慌悚,“怎么啦?叫谁打的?”
“你想,还有什么人!”江华斜着身子靠着一把椅子休息了一会儿,渐渐地他又恢复了从容的常态说,“请你给我一块布,捆一下。”
道静急忙找了一块布要替他捆扎,但他没要她包扎,而用自己的牙齿和左手几下子就包上了右臂的伤口。当他包扎完了,这才叫道静找条布条替他扎紧。立时鲜血又浸湿出来了。
“道静,我很遗憾,没有来得及多和你谈谈工作。”他的声音很低、很弱,“这几天都是谈些闲话,没想到事情变化得这么快。怎么样,你愿做些实际工作吗?”
“当然,可是老江,请你告诉我……”想到一个久已压在心头的问题,道静的心跳得更快了,她抑制住自己,低声地问,“请你告诉我——你是共产党员吗?”
“怎么样?”
“我,我——你可以介绍我参加党吗?”
江华坐在椅子上,头紧紧靠在墙上。他闭着眼晴忍过一阵剧烈的痛楚,然后睁开眼盯着道静,苍白的脸上露着微微的笑容:“你会懂得考验这两个字的意思。你从生活里考验了党,考验了革命;可是,革命也要考验你……道静,你要经得起考验,党是会给你打开大门的。”他轻轻地咳嗽两声,头无力地垂在桌边上。过一会儿他又拾起头来看着愣在身边的道静,声音里忽然充满了关切和兄长般的慈爱,“别难过!以后你会有机会参加的。现在,要做点实际的工作。你在学生和同事当中还没有进行过工作,学生家长的工作也还没做,我走后要开始做……现在咱们就来讨论一下怎么做法吧。”
黎明前,江华和道静的谈话结束了。他扶着桌沿站起身来望了望窗户纸——东方已经发白。他最后一次低声嘱咐着她:“要大胆,又要细心,要尽量团结教职员。我相信你会做出成绩来的。好,趁着天不亮,我要走了。你把我的提包拿过来,我换件衣裳。”
看见他把血衣脱下来,卷了个卷;看见他镇静地用一只手洗了脸,从容不迫地收拾着东西;道静的心却又慌又乱像滚开的水。
“你真要走?伤口还在流血。”
“不要紧。”江华微笑的嘴唇白得没有血色,“昨夜我们正开着会被县里派来的保卫团包围了。我冲出来时挨了一枪……不过不要紧。现在情况很严重,我要赶快到别处去。”
“你还回来吗?”道静的嘴角浮上希望的苦笑。“不一定。不过以后我们会有办法联系上的。”
江华又装扮成一个职员模样,拿起帽子。道静替他提着小提包就往外走。
拂晓,寂寥的晨星还在西方的天边闪着最后的微弱的光,城外是一片静寂。他们踏着沾满露珠的青草,在晨曦中走着。
(节选自杨沫《青春之歌》)
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江华带着革命人物来到定县,以林道静恋人的身份做掩饰,从事着地下革命工作。
B.林道静对江华的过去和他现在的神秘出没充满好奇,同时也为他的安危深切担忧。
C.事情的变化之快出乎江华的意料,在临别前,江华有意引导林道静走上革命道路。
D.“心里焦虑不安,睡也睡不着”“你还回来吗”,这些话表明林道静竞然爱上了江华。
9.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小说情节紧凑又一波三折,将江华的地下革命工作写得惊心动魄,引人入胜。
B.小说善于抓住神态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心情,如“惊悸”“惊呆”写出了林道静的震惊。
C.小说通过“我,我——你可以介绍我参加党吗”暗示林道静也将走上革命道路。
D.小说的语言流畅,人物的对话既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又有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10.小说中的江华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说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习题(30分)
常常望着天空,看着安然飞过的鸟儿问自己:“青春是什么?”心灵的深处传来一个回答:“青春就是那些允许任性的日子。它向往阳光的夺目,月光的皎洁,青春的灿烂。”哦,我懂了,原来这就是青春,青春是那些放纵的日子。
青春如轻柔的风,在我的手心中奏出潺潺的乐声。幼嫩的种子牢记雨滴的嘱咐,鼓起了冒尖的勇气;花朵聆听着蜜蜂的叮咛,__①__。我们就好比那种子和花朵,牢记着父母的嘱咐,聆听着老师的教海。在书的海洋里努力地汲取营养,我紧握着双手不放松,去抓住属于自己的一点一滴,因为我知道,下一站就是我要的天堂,在那天空里,有我想要的幸福。
青春放歌的朝气在驰骋,只要不懈努力,我相信我行。蝉,用三年的黑暗换一夏尽情歌唱:蚕,用满腹纤丝铸一双坚强翅膀。为了梦想,不懈地追求,用行动证明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青春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会让我们畏惧,__②__,失败会让我们沮丧,但是不要让悲伤和泪水浸湿今天,泪水只能模糊视线,汗水才能够让我们更接近梦想。只要牢牢地将梦想放在心中,沿途的坎坷都会被我们一一跨过。带着阳光一样的微笑,向梦想的天空飞翔。星云遮挡不住梦的芬芳,艰难阻挡不了勇者的方向。在青春的路上,我们可以倔强地笑,__③__,但是依旧要保持脚步铿锵。
12.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5分)
A.设问、排比、夸张
B.排比、比喻、拟人
C.设问、比喻、反复
D.拟人、借代、反复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能够模糊视线的是泪水,能够让我们接近梦想的是汗水。”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
15.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几处不妥当,请找出四处并改正。(8分)
某中学70周年校庆公告
南依历山,东临趵泉,弦歌不辍,薪火相传。2020年10月18日,山东省××中学将迩来建校七十周年华诞。作为齐鲁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坚持实验性、示范性,在齐鲁文化的深厚滋养中,广育英才,名盛华夏。为办好此次校庆活动,特面向各届校友,征集在校期间惠存的校徽、校服、奖章、笔记和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并借此向你们发出诚挚邀请:
欢迎拨冗光临此次盛会,共商学校发展大计。
特此公告,敬祈传达。
某中学
2020年6月1日
答:①“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16.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
2019年6月15日,上海启动“两网融合”工作。所谓“两网融合”,就是把城市环卫系统和再生资源系统两大体系有效衔接、融合发展。其中,建设再生资源集散中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位于嘉定区马陆镇的集散中心,是上海首座全品类再生资源集散中心。马陆再生资源集散中心站长杨龙斌介绍说,运到这里的垃圾被送到分拣车间,根据类别的不同,会进入对应的操作间,由工作人员进行精细分类。“比如,废弃塑料瓶会去掉标签和瓶盖,再进行打包。废纸会分成硬板纸、报纸、书本等等,由全自动打包机进行压缩,放入堆垛区。”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唐家富表示,“两网融合”工作的持续推进,将有效促进垃圾分类后的减量化和资源化。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5字
三、写作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群群快递小哥,每天做着将包裹交到用户手上的小事,却织就了年逾400亿件的世界第一大快递网;一支支风华正茂的科研尖兵,每天都在与仪器、数据打交道,却向技术高地发起冲锋,创造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骄人成绩;海岛边境,一队队生龙活虎的青年战士,每天都重复走着巡边、巡岛的路,却是在尽忠职守地守卫14亿多人民的幸福家园……每一滴汗水都是中国故事的青春注脚,每一项成就都是中国大厦的坚实支撑。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解析
1.C(A前后关系倒置。B原文说“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而不是“跳出所处时代的限制谋划人生”。D原文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可知,青年一代要取得成功,吃苦精神不能丢,“不必像老一辈那样吃苦也能取得成功”错误)
2.D(“也只有依靠青年的接力奋斗才能实现”过于绝对)
3.文章采取“总一分一总”的结构。(1分)首先开门见山,提出论点——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2分)接着从三个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个人融入时代、理想与现实相统一论述青年一代的奋斗方向;(2分)最后再次肯定青年一代的作用和中国梦的一定实现,照应论点。(1分)
4.A(“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诗人表达的是青春已逝的怅惘,而不是“人生的旅程已临近结束”)
5.B(诗中的“你”指代的不是青春,而是青春时期的“我”)
6.“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是因为青春太仓促,如云影掠过,(2分)“我”还没有来得及阅读,那扉页便已发黄,“我”舍不得丢开,因此还要含着泪一读再读。(2分)将青春的匆匆而逝和拥有青春时对青春时光的不够珍惜突出地表现出来了。(2分)
7.“面容”和“浅”“淡”是一种反常搭配,(2分)恰当地表达了没有好好地领略青春、体味青春的内心感受。(4分)
8.D(这些话不能说明林道静爱上了江华,这是对同志的正常担忧)
9.A(小说的情节平缓,对江华的地下革命工作也没有写得“惊心动魄”)
10.①意志坚定,受伤后自己包扎伤口,不哼一声,更不动摇革命信念。②果决勇敢,身份暴露后,说走就走,不拖泥带水。③深沉稳重,处理事情沉着冷静,从容不迫。(每点2分)
11.①为林道静送别江华营造了安静的气氛,也写出了两人临别前内心的平静。②“微弱的光”具有象征意义,寓意未来是光明的。③“城外是一片静寂”,他们在“在晨曦中走着”,这样的留白含蓄隽永,留有想象的空间。(每点2分)
12.B(文章开篇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阳光的夺目,月光的皎洁,青春的灿烂”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青春如轻柔的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幼嫩的种子牢记雨滴的嘱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文中没有运用夸张、反复、借代的修辞手法)
13.原文有强调作用,且与前一句的“泪水”和后一句的“梦想”照应。(3分)改写后的句子语气平缓,没有突出“努力,奋斗”。(3分)
14.示例:①树起绽放的信心②困难会让我们退缩③难过地哭(每处2分)(此题考查句式仿写,参照前后文即可写出,注意保持句式一致)
15.①“示范性”改为“示范性的办学特色”;②“惠存”改为“珍藏”;③“和”改为“等”;④“敬祈传达”改为“敬祈周知”。(每处2分)
16.2019年6月15日,上海启动“两网融合”工作,并于马陆镇建成上海首座全品类再生资源集散中心,这将有效促进垃圾分类后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时间地点“2019年6月15日,上海”1分,事件“启动‘两网融合’工作”1分,事件“于马陆镇……集散中心”2分,意义“将有效促进……资源化”1分)
17.[写作提示]本题为多角度材料作文,阅读题目中的材料,把握关键信息,材料的关键词是“汗水”“青春”“中国大厦”,其实,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千千万万全力以赴的身影。材料中的三个事例都突出强调了青年一代把责任担当、砥砺奋斗汇进国家民族的大梦想,在看似平凡的“小事”中创造了属于自己也属于时代的华彩篇章。写作时必须紧紧围绕青年与时代发展的关系,从中国故事、中国成就等角度探讨青年的职责与使命,号召即将走入社会的青年意识到时代与个人的紧密联系,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
[参考立意]青春与汗水;平凡与伟大;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青年要砥砺奋斗。
12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