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周测卷二:青春风采(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周测卷二:青春风采(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2 22:1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周测卷二:青春风采
时间:40min 分数:100分
高考对接点:文学类文本阅读
知识疑难点:品鉴作品主题
测试范围:第3课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习题。(30分)
①作为“新晋网红”,“蓝瘦香菇”近日大受追捧。网络新兴词语层出不穷,管中窥豹不难发现,这些流行语恰是社会现实和心态的一面镜子。
②南宁小哥失恋后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反复强调的“蓝瘦香菇”,是爱情遭遇不顺后的情感宣泄,而网络青年们更是由此引申出花样的版本:“押上积蓄买房,蓝瘦,香菇!”“没有时间找对象,妈妈也催,蓝瘦,香菇!”这看似调侃的背后,也都或多或少透露着青年难以突破的社会现实。
③残酷且让人倍感压力的各类现实真实地存在着。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群体的数量还在持续增加,在就业压力本就很大的情况下,一个工作岗位里饱含着许多人的竞争、欢喜和失落;而高房价给青年带来的伤害或许更加直接,持续攀升的价格,不仅消磨了一部分青年的斗志,更让很多年轻有为的青年逃离了大城市,这背后也不免有放弃梦想的无限失落;基于现实压力和情感疏离,大龄单身青年群体正越来越庞大,建立美好家庭的愿望在很多青年看来变得遥不可及,心情急躁、精神不振也成为不少青年的常态。这些亲身体验的社会现实,不免让年轻人难受。
④但正处于奋斗时期的青年,应当明白,这世上没有什么是容易的。工作需要投入精力,住房需要打拼奋斗,爱情婚姻也需要用心经营。哪怕是201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鲍勃·迪伦,今日这般万众瞩目,也不应忽略他背后几十年的坚守和辛勤耕耘;而演绎一段传世的美好爱情,必少不了两人背后相濡以沫的相知相扶、宽容大度。凡灿烂的果实,显然不会那么轻松自在地取得。
⑤深陷“蓝瘦”情绪之中,自我就会显得被动。与其在遇到挫折时反复叨念什么“蓝瘦香菇”的负面词语,倒不如多花点时间从精神上到技能上全方位提升自己。生活不就是解决一个个困难,然后不停地取得进步和突破吗?
⑥“万事皆难,诸事皆行。”在今天,我们也可以借用当下最流行的说法,万事皆“蓝瘦”,青春岂能“香菇”?不畏惧困难,不抛弃不放弃,不停滞不前,身体力行,才是青年人该有的姿态。
(摘编自杨丽《万事皆“蓝瘦”,青春岂能“香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8分)
A.网络新兴词的流行,反映了当下好多人以流行语作为自己行为准则正确与否的参照。
B.“蓝瘦香菇”本是失恋后的情感宣泄,网友由此引申出的花样版本,宣泄了对人生的不满。
C.现实的压力真实地存在,尤其是高房价、婚姻,让不少青年人备受伤害,意志消沉。
D.陷于哀叹,自我就会显得被动,面对压力,青年人要打拼奋斗,才能取得进步和突破。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8分)
A.第②段画横线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当下一些年轻人的遭遇一定程度的理解和同情。
B.年轻人如果在大城市感觉压力大,可以选择一些压力相对较小且有利于发展的小地方。
C.年轻人不想被难受的负面情绪控制,就要全方位提升自己,才能取得进步和突破。
D.“万事皆难,诸事皆行”,所以,青年人该有的姿态是不抛弃不放弃,勇于前行。
3.第④段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1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习题。(43分)
彩色的青春不打烊
丁晓柔
那一年,我初到广州,像每一个带着梦想来的年轻人一样,既盲目乐观,又一片茫然。
那时候,我刚刚落脚在石牌村一个制衣厂做缝衣工,每天的工作简单到乏味。
有一天,正在埋头大睡,隔壁才空置几天的房子里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音乐声!听着他们的脚步声起起伏伏,我忍无可忍,爬起来,去敲对方的门。
门开了,门后站着一个男人,很显然,他对我的睡衣造访吃了一惊。我恶声恶气:“难道你不知道这房子的墙薄得像纸一样吗?”他毫无怒气,只是笑着说:“来不来听我们的演出?”彼此串了几次门,才知道他叫阿木,和几个朋友组了个乐队叫“木头人”,他是主唱和吉他手。
房子太小又不隔音,他们就花钱另外租了一个地下室排练,不用加班的时候,我就步行到石牌村的另一头——他们的地下空间,去看他们排练。
所有的乐器都已经破烂不堪,贝斯手的贝斯甚至都掉光了漆,所有的共鸣音眼看就从那些快要破掉的角落里,点滴不漏地倾泻出来。可是他依旧高高地跃起,像一只矫健的豹子那样,拼命地拨弄着手中的贝斯。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看得眼睛潮起来。纵然乐器都是破的,但是他们依旧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坐在角落的大木箱子上,音乐那么嘈杂,我扯着嗓子说,阿木!你说你们会红吗?
他听不清,一样扯着嗓子喊回来,你——说——什——么?
我突然笑了,跳下来,跑到阿木的面前,就着身上那件穿得泛黄的旧T恤,把脊背依次弯向他们,说,给我签个名吧,等你们红了,我就发财了!
那件衣服还挂在窗外没有晾干,事情就一件接一件地发生了。先是他们的键盘手在村口被飞车抢了。阿木外出打临时工了,为了键盘手的医药费。接着流言就传遍了大街小巷,一个女孩,晚上回来晚了……据说尸体被发现的时候,都已经是好几天以后了。
我放弃了晚上的加班,但是石牌村的巷子这样深……每次回来晚了,我都加快步伐,走得像一只被狗追得满街乱窜的扑棱着翅膀的鸡,惊慌失措。
一天晚上,我看见“木头人”乐队的所有成员,都蹲在村口。从那以后我就多了四个保镖。是的,我再也不害怕晚上回来只有自己一个人和一道孤单的影子了。
等到他们恢复正常并且获得一个酒吧的演出邀请后,那天晚上,阿木兴奋地来敲我的门。
去吃烧烤吧,大家提议。烟雾缭绕中,阿木咕咚咕咚仰脖喝完一瓶啤酒,他突然看着我问,丁小柔,你呢,你来广州是做什么的?
这句话来得太过突然,我把一块撒满辣椒粉的烤茄子,生生地咽了下去,呛出了一脸的眼泪。是啊,我来广州做什么的呢?难道就是为了每天数百件的衣服?为了那些看不见阳光的窗子?为了那张只够容我睡下的窄窄的床?
初春的夜晚还带着点儿寒意,我想了一下,低声说,我想做一个服装设计师。
那你就去做啊!丁小柔!你行的!阿木用力地拍着我的肩说,丁小柔!你行的!
因为这句话,我一晚上没睡着,第二天就去工厂辞职了。晚上再回来的时候,我已经换了一家大点儿的服装厂,这一次,我应聘上了打版工。然后我也不再每天窝在阿木的排练室了,我一天只吃两顿饭,只为省出钱来去学习服装设计。
有一天晚上,阿木又来敲我的房门,一脸不满:“喂,你好久都没来看我们排练了哦!”我摇了摇手里的书。他突然冲进来一把抱住我:“丁小柔!你猜怎么着?我们今天签了唱片公司了!”
那天以后,因为签了公司,他们搬走了。我因为赶去夜校上课,回来的时候,只看到门上钉着一张字条:“丁小柔,有梦想的人生,是有色彩有声音的。希望你能过得有声有色。阿木。PS:等我们红。一定不要卖掉那件T恤。”我握着字条,坐在门口,像个傻子一样又哭又笑。
没过多久,我也搬离了石牌村。我没有带走任何行李,除了那件写满他们名字的T恤。
就像他们希望的那样,我终于学完了服装设计的全部课程,并且顺利地通过竞争,成为设计室的一名员工。我终于把日子过成彩色的了。
我再没见过阿木和他的那支乐队。可是我却满怀信心地相信,不管怎么样,不管他们如今在什么地方,他们都不会轻言放弃,就像那些刻在石牌村的青春日子一样,永远没有打烊的时刻!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8分)
A.“我”带着梦想到广州,却在制衣厂做缝衣工,简单乏味,贫穷而忙碌的生活渐渐消磨了“我”的梦想。
B.阿木和他的乐队也是极其的贫穷,为了实现梦想,他们租了地下室排练,“我”被他们深深地感动了。
C.阿木相信自己能创造奇迹,“我”不确定他们是否能红,但还是要了他们的签名以纪念他们为梦想的努力。
D.小说中的阿木乐观大度,充满激情,面对“我”的质问,他丝毫不在意,反而邀请“我”看他们的排练。
5.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8分)
A.小说运用插叙,写键盘手被抢受伤和女孩遇害,突出当时“我”生活得提心吊胆,为下文乐队成员默默守护“我”回家,体现他们的善良做铺垫。
B.“生生地咽了下去,呛出了一脸的眼泪”运用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突然遭到质问,觉得自己快失去了梦想时的愧疚和难过的情态。
C.画横线的句子用问句的形式写出自己内心深刻反思的过程,阿木的问话惊醒了“我”,这是“我”破茧重生的开始,也是“我”无法忘记他们的原因。
D.小说最后一段收束全文,照应题目,点明中心,抒发了自己对“木头人”乐队的深切怀念和感激之情,激励人们要勇于坚持并追求自己的梦想。
6.小说的情节曲折起伏,富于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1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说题目“彩色的青春不打烊”有何深刻含意?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1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习题。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__①__。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作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__②__;“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8分)
A.比拟、排比、夸张
B.比拟、比喻、对偶
C.对偶、借代、排比
D.比喻、引用、借代
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白雨,加上一层背景,就十分悠闲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9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10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
答案解析
1.D(A“正确与否”表述不妥,这面镜子更多的是照出负面的行为。B原文列举的那些花样版本,是青年人的自我调侃,而不是“宣泄了对人生的不满”。C文中并没有强调是“高房价、婚姻”给青年人带来更大的压力)
2.B(第③段列举了青年人面临的种种压力,但没有劝青年人离开大城市。选项属于过度解读)
3.进一步阐明观点,提出没有什么事是容易的。(4分)然后以鲍勃·迪伦的例子具体论述奋斗中的青年在工作上需要投入精力,才能有所收获。(5分)又运用比喻论证,把奋斗的收获比作果实,生动形象地论述了成功的获得不是轻松的。(5分)
4.C(“我”要他们的签名,是因为当时太感动,也太激动,而不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努力)
5.C(“也是‘我’无法忘记他们的原因”错,“我”不能忘记他们,是因为“我们”都处于贫困,互相激励,为实现梦想而奋斗)
6.①“我”初到广州,因不堪隔壁的吵闹而去质问人家,结识了“木头人”乐队。②困境中,“木头人”乐队坚持自己的梦想,并默默保护下夜班的“我”。③阿木鼓励“我”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④“木头人”乐队签了唱片公司,“我”也终于成了一名服装设计师。(每点3分)
7.①阿木和他的乐队的艰苦奋斗,丁小柔的刻苦学习,表明有梦想的人生是有色彩有声音的。②阿木和他的乐队对梦想的坚持、对奇迹的期待,丁小柔梦想的实现,表明有梦想的人不会轻言放弃。③只有坚持不懈,青春才能永驻,日子才能过成彩色的。(每点5分)
8.B(“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运用了比喻手法。“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运用了比拟手法。第二段“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等多处运用了引用手法。“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运用了对偶手法。选文没有运用夸张、排比和借代手法)
9.原句在“白雨”前加了修饰语,“细得同粉也似的”,运用了比喻修辞,形象地写出了白雨的细、密的特点;在“背景”前用“淡得几不成墨的”来修饰,更形象地写出背景的特点,更有色彩感和画面感。原句“你说够不够悠闲?”用问句表达,让读者更有参与感,与陈述语气相比,更有趣味。
10.示例:①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②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