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狼牙山五壮士》同步分层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狼牙山五壮士》同步分层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2 21:4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分层练习
6.《狼牙山五壮士》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基础达标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崎岖(qū) 喷不完(pēn) B.屈服(qū) 绷着脸(bēng)
C.沉着(zhuó) 晋察冀(jì) D.雹子(báo) 嗖的一声(sōu)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奉命 浑身 悬崖绝璧 可歌可泣 B.瞄准 豪迈 热血沸滕 粉身碎骨
C.险要 掩护 英雄气概 满腔恕火 D.仇恨 绝路 昂首挺胸 气壮山河
3.给词语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
(1)居高临下(  )
A.靠近 B.对着 C.来到 D.将要
(2)身负重伤(  )
A.承担 B.失败 C.遭受 D.享有
(3)引上绝路(  )
A.停止 B.达到极点 C.走不通的
(4)大举进攻(  )
A.提出 B.推选 C.动作 D.抬起
4.读拼音写词语。
rì kòu xī jì lūn qǐ xuán yá feì téng  
                   
bīng báo yì lì xǐ yuè shān jiàn quán shén guàn zhù
                   
5.给“临”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临(臨)Iín ①动靠近;对着: ~街| ~河|背山~水如~大敌。②来到;到达:莅~|身~其境|双喜~门。③介临近;临到(某一行为发生的时间),含有将要、快要的意思: ~睡|~毕业|这是我~离开北京的时候买的。④从高处往下看。⑤动照着字、画模仿: ~帖~画~得挺像。⑥(Lín)名姓。
①在“居高临下”中的意思是( )
②在“临摹”中的意思是( )
③在“欢迎光临”中的意思是( )
6.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山路 ( )的力气 ( )的喜悦
( )地瞄准敌人 ( )地躺着尸体 ( )地完成任务
7.选词填空。
掩护 保护 痛击 射击 沉痛 悲痛
(1)为了( )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2)七连决定转移,把( )群众和连队主力安全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3)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 )
(4)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 )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撤退。
(5)我们( )悼念为革命而献身的战士。
(6)周总理的逝世,使我们感到无限( )。
8.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再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成语。
(1)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气( )山河 居高( )下 横七( )八 ( )首挺胸
斩钉( )铁 全神( )注 ( )天动地 粉身( )骨
(2)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横线里填上恰当的成语
①身体粉碎,死得很惨。   
②处在高处,俯视低处,形容所处地势有利。   
③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决果断,一点儿也不犹豫。   
④有的横着,有的竖着,没有规律,乱七糟。   
⑤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⑥气势能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⑦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⑧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素养提升题
9.按要求写句子。
(1)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毫迈的口号声。(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壮士的英勇壮举令我们激动。(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了英雄的报告,使我深受感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文梳理。
(1)课文记叙的是发生在  时期的故事,五壮士分别是   、   、
   、   、   。全文的记叙顺序可以概括为:   、
   、   、   、   五个部分,表现了五壮士   、   、   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2)本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课文抓住人物的   、   、     来具体描写;描写多个人物时,既   ,又   等。
11.阅读《狼牙山五壮士》片段,回答问题。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yǎng yǎn)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xuán xián)崖绝壁。走哪条路呢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 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 走 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战士们热血(xuè xiě)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1)选择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组。
(2)在文中空白处填上标点符号正确的一组是(  )
A.?,:“!” B.?,“!”。
C.?,:“”。 D.?,:“。”。
(3)把“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4)从哪句话可以看出“班长”把敌人引上的是“绝路”,请在文中找出。
(5)五壮士把敌人引上绝路的原因是(  )。
A.追不上连队 B.无路可走
C.不让敌人追上连队 D.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
迁移拓展题
17.牛刀小试。
“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壮士”指豪壮而勇敢的人。请你照样子写出具有以下意义的称号。
例: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人——烈士
(1)出谋献计的人—— ( )
(2)隐居起来不问世事的人—— ( )
(3)勇于维护正义的人—— ( )
(4)有胆量有力气的人—— ( )
18.理解文中句子,回答文后问题。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这声音指的是口号:   !
(2)这声音体现出五壮士对   的仇恨,对   的热爱和忠诚。这句话赞扬了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ACD都正确;B:“ 绷着脸 ”中的“ 绷”不读“ bēng ”,应读作“běng” ,所以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2.【答案】D
【解析】【分析】A.“悬崖绝璧”应写作“悬崖绝壁”;不正确;
B.“热血沸滕”应写作“热血沸腾”; 不正确;
C.“满腔恕火”应写作“满腔怒火”;不正确;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字形的辨析,根据课内学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3.【答案】(1)B
(2)C
(3)C
(4)C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1)居高临下:居:站在,处于;临:面对。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2)身负重伤:负是“遭受”的意思。
(3)引上绝路:绝:走不通的 。
(4)大举进攻:大规模出兵,向敌方进攻。举:动作。
故答案为:(1)B;(2)C;(3)C;(4)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
4.【答案】日寇;希冀;抡起;悬崖;沸腾;冰雹;屹立;喜悦;山涧;全神贯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寇、冀、抡、崖、腾、雹、屹、悦、涧、贯”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日寇、希冀、抡起、悬崖、沸腾、冰雹、屹立、喜悦、山涧、全神贯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5.【答案】①;⑤;②
【解析】【分析】①“居高临下”立足高处,俯向下边。形容不可阻挡的形势。“临”:对着。
②“临摹”对着字、画模仿、学习。 “临”:照着字、画模仿。
③“欢迎光临”礼貌用语,欢迎客人的到来。“临”:来到;到达 。
故答案为:①; ⑤ ; ②;
【点评】本题考查多义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按照要求用“骄傲”的不同含义造句,注意书写正确、规范。
6.【答案】崎岖;全身;胜利;全神贯注;横七竖八;胜利
【解析】【分析】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修饰词语+地+动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或结合课文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崎岖、全身、胜利、全神贯注、横七竖八、胜利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7.【答案】(1)保护
(2)掩护
(3)射击
(4)痛击
(5)悲痛
(6)沉痛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掩护一般是指在敌人来时,在某人身后保护.而保护指多方面的保护某人.
痛击:非常狠地打击。射击:用枪炮等火器对着目标发射。沉痛:沉痛:某人某事令大家刻骨铭记,却因已不在的惋惜和遗憾,发自的一种痛心,常用作悼词。悲痛:“悲痛”是伤心的意思。
故答案为:(1)保护;(2)掩护;(3)射击;(4)痛击;(5)悲痛;(6)沉痛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8.【答案】(1)吞;临;竖;昂;截;贯;惊;碎
(2)粉身碎骨;居高临下;斩钉截铁;横七竖八;惊天动地;气吞山河;昂首挺胸;全神贯注
【解析】【分析】(1)考查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第一题来分析,词语就锁定了。
故答案为:(1)吞、临、竖、昂、截、贯、惊、粉(2)粉身脆骨、居高临下、斩钉截铁、横七竖八、惊天动地、气吞山河、昂首挺胸、全神贯注
【点评】(1)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9.【答案】(1)狼牙山上响起了口号声。
(2)五壮士的英勇壮举怎能不令我们激动呢?
(3)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他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4)听了英雄的报告,我深受感动。
【解析】【分析】(1)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2)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3)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B人称的变化: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4)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语义重复;G不合逻辑;H句式杂糅;I表意不明等。
故答案为:(1)狼牙山上响起了口号声。
(2)五壮士的英勇壮举怎能不令我们激动呢?
(3)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他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4)听了英雄的报告,我深受感动。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
(2)掌握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的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掌握引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平时多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10.【答案】(1)抗日战争;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福才;胡德林;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
(2)事情发展;动作;神态;语言;突出重点人物;兼顾其他人物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2)①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②考查点面结合的写法,“点”指是的对个别人或物的细致刻画;“面”指的是全场情景的总的概括的描绘。“点面结合”:既要描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主要人物。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位战士。对人物群体的描写是“面”,对每位战士的具体描写是“点”。
故答案为:(1)抗日战争、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福才、胡德林、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
(2)事情发展;动作;神态;语言;突出重点人物;兼顾其他人物
【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2)①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②考查对点面结合的写法的掌握。
11.【答案】(1)yǎn xuán xuè
(2)B
(3)五位战士把掩护任务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被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
(4)带头向棋盘坨走去。
(5)D
【解析】【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课内阅读理解。要反复读文,了解短文内容在认真完成每道题。
(1)“掩护”的“掩”读音yǎn;“ 悬 崖绝壁 ”的“悬”读音xuán;“热血沸腾”的“血”读音xuè 。
故答案为:yǎn xuán xuè
(2)根据标点符号的运用方法填写。
故答案为:B
(3)“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主动者)把谁(被动者)怎么样”,“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动者)被谁(主动者)怎么样”。
故答案为:“把”字句:五位战士把掩护任务胜利地完成了。
“被”字句:掩护任务被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
(4)仔细读原文,从“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找出答案。 故答案为:带头向棋盘坨走去。
(5)仔细读文,从文中找出答案。由原文“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 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 走 带头向棋盘陀走去”可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D
12.【答案】(1)谋士
(2)隐士
(3)义士
(4)勇士
【解析】【分析】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称号)。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或平时注意积累。
故答案为:(1)谋士(2)隐士(3)义士(4)勇士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13.【答案】(1)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2)日本帝国主义;党和人民;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体会句意,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2)日本帝国主义、党和人民、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