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6.1《力》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6.1《力》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23 10:1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方案
课 题 第六章 第一节 力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并了解力的概念。2. 通过实验感受力作用的相互性。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重点 了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难点 力作用的相互性
教学方式 讨论式、讲授式
教具学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
【演示ppt3】通过押加比赛,引入力。押加比赛要想胜利,需要力气大,那什么是力呢?【ppt4】推土机推泥土、渔翁拉渔网、运动员举杠铃、带静电的气球吸引水流、磁铁吸引小球、小男孩压跷跷板,推、拉、举、压、吸引,这些都是作用。【ppt5】总结这些例子发现,所有的力都有共同点,都是物体对物体产生了作用,引出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而且,这些例子中都涉及到两个物体,施加力的物体称为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称为受力物体,必须要有这两个物体力才存在。板书:一:力是什么1. 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常用字母F 表示2. 力总会涉及两个物体, 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ppt6】通过三个事例,练习区分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ppt7】引导学生思考,两个物体不接触能产生力吗,生活中常见的力是需要接触的,在学生理解时容易出现问题,需要举例说明,磁铁之间的吸引、带静电的气球吸引水流、地球和月球互相吸引,观察发现,物体之间不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板书: 3. 物体之间不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ppt8】带领学生拍桌子,发现在用手拍桌子的时候,手也会疼,这说明,手拍桌子时,桌子也在拍手,引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ppt9、10】通过多个实验,验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探究一对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发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而且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板书: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ppt11】在生活中也经常用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个原理,例如走路:人向后蹬地,地向前推人,走路时受到的是地推人的力。划船:桨向后划水,水向前推船,船前进靠的是水推船的力。火箭升空:火箭向下压空气,空气向上推火箭,火箭升空靠的是空气对火箭的推力。【ppt12】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发现在施力时,物体会发生形变。【ppt13】通过磁铁小球实验,发现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ppt14】总结力的作用效果:板书:三、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形变2.改变运动状态(运动快慢、运动方向)【ppt15、16】组织学生进行随堂练习。【ppt17】进行课堂小结【ppt18】布置作业。 听讲、思考思考听讲、记录思考、回答问题听讲并思考、讨论实验并思考、讨论听讲、思考、记录。听讲、记录听讲、记录 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力的概念。讲解力的概念引出相互作用力通过实验,更加深入的了解相互作用力,得出相互作用力的特点。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巩固新知知识拓展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力一:力是什么1. 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常用字母F 表示2. 力总会涉及两个物体, 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三、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形变2.改变运动状态(运动快慢、运动方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