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0-24 21:4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某同学绘制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他所构建的是
A.物理模型 B.概念模型 C.数学模型 D.实物模型
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结构不对称 D.细胞膜具有识别的功能
细胞膜与其完成各种生理功能相适应的极为重要的结构特点是
A.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
B.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
C.两侧膜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
D.蛋白质分子贯穿或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
对生物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欧文顿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提出了“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生物膜的“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静态结构模型不能解释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
C.流动镶嵌模型是由辛格和罗伯特森共同提出的
D.在建立生物膜模型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过程涉及碘的逆浓度梯度运输和有关蛋白质的胞吞、胞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细胞吸收碘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B.胞吞、胞吐的实现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C.上述跨膜运输方式均需要消耗能量
D.上述跨膜运输方式均需转运蛋白的协助
图示为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与 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
B. 过程需要细胞供能才可能完成
C. 过程中物质的运输可以通过囊泡来实现
D. 与 过程不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
如图为某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该分子的转运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被动运输 D.主动运输
将家兔成熟的红细胞甲、乙、丙分别置于三种不同浓度溶液中,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示意图如下所示(箭头方向表示水分子的进出,箭头粗细表示水分子出入的多少,已知实验前甲乙丙细胞内部溶液浓度相等)。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置于不同浓度溶液中的红细胞
A.甲会发生质壁分离 B.甲、乙、丙均发生皱缩
C.乙无水分子进出 D.再次同时放入蒸馏水中,丙先破裂
下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载体①能够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
B.载体②具有 水解酶的活性
C.载体①和②转运溶质分子方式不同
D.载体②转运溶质分子不消耗
下列关于囊泡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囊泡膜由单层磷脂分子和蛋白质构成
B.囊泡的融合过程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C.囊泡运输实现了细胞内物质的定向转运
D.囊泡在细胞内的移动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二、不定项选则题
水稻对土壤中低浓度镉的富集水平仅次于生菜。袁隆平团队将水稻的吸镉基因敲掉,创造了去镉大米,解决了中国人“吃得安全”这一难题。下列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正确的是
A.镉离子进入水稻细胞的过程叫作渗透作用
B.镉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导致
C.水稻吸收镉离子的能力受环境温度和氧气浓度的影响
D.水稻基因的特异性,决定了磷脂分子特异性吸收镉元素
如图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通过离子通道不需要消耗
B.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均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C.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对称的
D.人体肌肉细胞中氧气的跨膜运输方式是①
三、综合题
如图为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本操作步骤,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 你认为该实验有无对照实验 (有/无)。
(2) 步骤主要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紫色 的大小以及 的位置。
(3) 步骤中吸水纸的作用是 。
(4) 在 步骤时,若观察到细胞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最可能的原因是 。
下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数字代表结构,字母代表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 图中结构①为 ,不同类型细胞中①的分子结构 (填“相同”或“不同”),结构①实现了细胞与外界的 功能。
(2) 图中结构②为 ,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为 ,是指 (填“磷脂”或“蛋白质”或“磷脂和蛋白质”)相对运动。
(3) 图中物质 (选择字母)可代表 进入细胞,物质 和 进出细胞的方式分别为 和 。
(4) 小明同学说,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与物质 的运输方式相同。你认为他说的是否正确,为什么? 。
1. A2. A3. B4. D5. D6. D7. D8. D9. B10. A11. B;C12. A;B
13.
(1) 有
(2) 液泡;原生质层
(3) 将盖玻片下的清水换成蔗糖溶液
(4) 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14.
(1) 糖蛋白;不同;信息交流
(2) 磷脂双分子层;流动性;磷脂和蛋白质
(3) ;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4) 不正确,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和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