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综合作业题
选择题
1.13、14世纪,欧洲城市中有一支不断发展壮大的新的政治力量,它是
A.封建农奴 B.庄园领主 C.富裕农民 D.市民阶层
2.在基督教的传播过程中,起重要促进作用的是
A.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 B.救世主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
C.法兰克国王洛克维皈依基督教 D.罗马帝国对犹太人的黑暗统治
3.西欧中世纪庄园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的审理是通过
A.元老院 B.执政官 C.庄园法庭 D.西欧庄园
4.有史学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 )
A.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 B.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出现
C.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 D.教权的削弱和宗教改革的开始
5.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拜占庭帝国是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和保存者
B.明朝降将吴三桂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C.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正式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二战后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发起了不结盟运动
6.“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
A.古代印度河流域 B.中世纪的欧洲C.封建社会的日本 D.古代两河流域
7.土地是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在中世纪的西欧,拥有土地最多的是( )
A.国王 B.世袭的贵族 C.基督教会 D.有战功的贵族
8.中世纪欧洲的教会“以天堂作为约许,以地狱进行恫吓,诱使农民放弃他们的财产”,这部分导致了( )
A.教会权力凌驾于世俗权力之上 B.教会成为最大的封建主
C.基督教成为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D.教会成为人们的精神依托
9.世界三大宗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下列与公元元年的确定有关的宗教创始人是( )
A.汉谟拉比 B.穆罕默德C.耶稣 D.乔达摩 悉达多
10.一位历史学家在研究某本古代经典时,发现其中有这样的内容:人是有罪的,要忍耐顺从,死后就能进入天堂,这本古代经典是( )
A.《金刚经》 B.《诗经》 C.《圣经》 D.《古兰经》
11.4世纪末,罗马皇帝对基督教的态度是( )
A.定基督教为罗马国教 B.大肆迫害基督教徒
C.禁止基督教传播 D.阻拦行省总督信教
12.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为了巩固统治,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克洛维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B.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
C.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
D.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13.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
A.君主立宪制度 B.共和制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D.元首制
14、近代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三国的前身是( )
A.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C.查理曼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
15.“农奴的房舍、可耕地、森林、湖泊都归领主所有,农奴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或服一定的徭役方可使用它们。”文中的情景出现于( )
A.古希腊时代B.中国夏商时期C.古罗马时期D.中世纪的西欧庄园
16.有学者在描述欧洲的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的历史上写了‘贫民的传记’,一个新的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的社会集团”是指( )
A.庄园领主 B.封建贵族 C.市民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17.至16世纪,曾在巴黎大学执教和攻读的师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法国之外的欧亚国家。不仅如此,在校长的名单里,也出现不少外国人。这反映出巴黎大学( )
A.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B.学校发展的自主性
C.课程开设的科学性 D.师生来源的国际性
18.“农业、采矿业、渔业和林业产量的提高,相应地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城市作为地方贸易和地方行政的中心,开始慢慢地出现。”材料反映欧洲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大学的兴起 B.市民阶层发展壮大
C.庄园的出现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9.世纪的西欧城市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身份。下列表述与这些现象相符的是( )
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D.大学是“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20.某学校准备织织部分学生去英国最古老的大学游学,他们应该去( )
A.伦敦大学 B.巴黎大学 C.牛津大学 D.剑桥大学
二、非选择题
21、简答题
(1)查士丁尼时期,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成《罗马民法大全》。它包括哪四部法律文献?
(2).“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是流行于什么时期?哪个大洲的谚语?含义是什么?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拜占廷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如图《6世纪中期拜占廷帝国疆域图》
请完成:(1)材料一中的“拜占廷”是指哪一帝国?“古老的国度”是指哪一国家?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拜占廷帝国的首都是 ,地处亚洲和欧洲分界处,沟通了 海和 海,是东西方交通的要道,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3)由材料二可知拜占廷帝国曾经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15世纪中期,被西亚的奥斯曼土耳其所灭。它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材料二 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1)材料一中西欧新的城市是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请列举出意大利、法兰西和英格兰新兴的著名工商业城市各一个。
(3)材料二中城市开展反封建斗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西欧城市的兴起给西欧历史带来了哪些深远影响?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雅典民主共和制度无疑是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创造,它对后世所起的重大影响奠定了它的历史地位。然而,雅典的民主制远不是完美的。它包含了本身的弱点,虽然,这些弱点在当时是无法克服的。
即使在雅典最兴盛的时期,民主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权利。在古希腊的民主体系中,只要是希腊族的成年男子就可以拥有公民权,也就是说他们可以拥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力。看起来好像很多人拥有这些权力,其实由于古希腊是奴隶制的城邦国家,对希腊人来说,人只有成为城邦一名自由成员时,他的生活才有意义。工匠、工人与奴隶并不是完全人,所有在希腊版图之外的都是野蛮人。所以真正拥有公民全的仅仅占到总人口的1/10。虽然希腊人发明了民主,但是他们的民主方式仅将公民自由赋予极少数具有公民权的男性而已。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雅典民主制度中几乎所有的公职都未见有专门技艺的要求,都是以简单的多数票或抽签产生的。一切重大国事也以简单的多数票决定。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民主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
1-5DACAA 6-10BCBCC 11-15ADCCD 16-20CDDBC
21、(1).《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欧洲;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
22.(1)拜占廷帝国(或东罗马帝国).罗马帝国.(2)君士坦丁堡;黑、地中.(3)灭亡原因:四处征讨,国力损耗;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封闭保守.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23.(1)十世纪。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过剩,商业贸易发展。
(2)米兰,巴黎,伦敦
(3)摆脱领主的控制,成为自由人,获得自治权。
(4)西欧城市的兴起,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