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同步练习题
选择题
1.“中世纪的梦狂飞,岁月腐蚀了唐 吉词德的矛,却闪亮了勇者的心……逃脱不了孤独的倦意,酣眠吧,伟大的骑土!”下列与“骑士”阶层有关的是( )
A.印度种姓制度 B.查理 马特改革C.西周分封制 D.日本幕府统治
2.“欧洲中世纪最重要人物之一,其功绩包括……确立了采邑制,巩固与发扬当时的封建社会制度”。材料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
A.伯利克里 B.亚历山大大帝 C.凯撒大帝 D.查理 马特
3.在中世纪的法兰克王国,一个小封建主对他的封君毕恭毕敬,而对他的封君的封君却敢于出言不逊。这是由于当时西欧实行的制度是( )
A.奴隶制度 B.民主共和制 C.封建等级制度 D.君主专制制度
4.从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形成的历史看,形成途径不同于其他三国的是( )
A.法兰西 B.意大利 C.德意志 D.英吉利
5.查理 马特改革后,西欧逐渐形成了从国王到骑士的金字塔形的政治制度。国王是最高的领主,以下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最后是骑士。在这种体系下,各级领主依次从属,只能直接管辖自己的附庸,不能管辖附庸的附庸。上述材料反映的西欧政治制度是( )
A.雅典民主制 B.封建等级制 C.君主立宪制重 D.民主共和制
6.在西欧庄园中,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这说明( )
A.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权益 B.庄园法庭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C.庄园法庭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D.庄园法庭维护佃户的利益
7.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力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力”是指( )
A.城市自治权 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 D.男女平等权
8.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兴起。它兴起的重要原因有( ) ①经济的发展②希腊罗马文化传播
③阿拉伯文化不断传入西欧④资产阶级形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9.我们平时所说的千年帝国——拜占庭帝国,其实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
A.西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东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
10.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 )
A.《汉谟拉比法典》 B.《民法典》C.《十二铜表法》D.《查士丁尼法典》
11.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下列有关庄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政治和经济单位
B.庄园的耕地分为领主的“自营地”和佃户的“份地”
C.庄园领主的佃户分为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D.庄园法庭由领主主持,领主的特权不受任何限制
12.封建时代的欧洲,虽然处在教会神学的控制之下,但也孕育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下列对欧洲封建时代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庄园经济流行 B.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C.西欧大学纷纷兴起 D.伯里克利建立津贴制度
13.下列对《封建时代的欧洲》相关内容的表述,连线正确的是( )
A.中世纪城市——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B.庄园法庭——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C.大学的兴起—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D.《罗马民法大全》—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14.在谈到中世纪留给当代的历史遗产时,有学者明确说:中世纪留给现代社会的最有价值和最丰富的遗产之一——大学,充满了现代精神。此处“现代精神”主要指大学( )
A.建立教师行会 B.实行精英教育 C.获得教会支持 D.具有自治地位
15.世纪时意大利北部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博洛尼亚大学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为解决经济纠纷提供帮助,该校因此以法学著称。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
A.顺应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B.得到了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C.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D.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
16.世纪时意大利北部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博洛尼亚大学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为解决经济纠纷提供帮助,该校因此以法学著称。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
A.顺应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B.得到了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C.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D.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
17.有学者在描述欧洲的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的历史上写了‘贫民的传记’,一个新的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的社会集团”是指( )
A.庄园领主 B.封建贵族 C.市民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18.至16世纪,曾在巴黎大学执教和攻读的师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法国之外的欧亚国家。不仅如此,在校长的名单里,也出现不少外国人。这反映出巴黎大学( )
A.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B.学校发展的自主性
C.课程开设的科学性 D.师生来源的国际性
19.“农业、采矿业、渔业和林业产量的提高,相应地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城市作为地方贸易和地方行政的中心,开始慢慢地出现。”材料反映欧洲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大学的兴起 B.市民阶层发展壮大
C.庄园的出现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0.世纪的西欧城市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身份。下列表述与这些现象相符的是( )
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D.大学是“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材料二 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西欧新兴工商业城市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根据材料一回答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请列举西欧新兴工商业城市在哪些国家兴起?
(3)根据材料二回答城市开展反封建斗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西欧城市通过哪些方式获得自治?其中的反封建斗争最典型的是哪一城市?
(4)西欧城市兴起给西欧历史带来了哪些深远影响?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代把自行聚散,私相贸易的定期集市,称为草市。在人烟稠密的乡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罗棋布,构成地方市场的基础,不少颇具规模的草市后来发展成固定的商业居民点,上升为镇或县。 ——《中国历史》
材料二 北宋时,商业的繁荣促进了货币的变化,……(出现了)一种既轻便而又易得原料的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通行“会子”“关子”等纸币。——《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中国历史》
材料四 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宋代经济的发展
(2)西欧城市为自治而斗争的常用手段有哪些 国王给自治城市颁发特许状有何意义
(3)材料四表明中古西欧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有什么历史意义
(4)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在形成时,有哪些相同点
23.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奴隶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成为法典该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材料三 《民法大全》Corpus Juris Civilis),又称《法典》或《国法大全》,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深化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摘自人民日报
(1)材料一所提及的是古代哪国国王制定法典?
(2)材料二是对哪部法律的描述?该法律的地位如何?
(3)材料三中的横线部分是什么法典?该法典和后来编纂的另外三部法律文献统称为什么?它有何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上述法典在本质上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5)依据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我国法治建设的认识。
答案
1-5BDCDB 6-10BADCD 11-15DDCDC 16-20ACDDB
21、(1)10世纪前后.原因: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的发展.(2)意大利:威尼斯(或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巴黎(或马赛);英国:伦敦.(3)目的:获得城市自治权;方式: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典型城市:琅城.(4)影响:市民阶级形成,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22、(1)发展:城市(镇)兴起,商业繁荣,纸币产生,海外贸易兴盛。
(2)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
(3)地位:经济中心;意义:瓦解封建制度;孕育早期资产阶级。
(4)都在交通要道上产生,都由集市贸易兴起,都产生了市民阶级,都由小集市发展成城市(镇),都是自发形成。(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3、(1)古巴比伦王国;
(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3)《查士丁尼法典》;《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4)都是维护统治阶级私有财产、统治秩序、统治意志的体现。
(5)加强法治建设;要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