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同步检测题
选择题
1.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恩格斯在论述某种宗教时说,它“最初是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由此判断该宗教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犹太教 D.伊斯兰教
2.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历史,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小明同学在网上搜集历史资料时发现了下图,请你帮他判断该图反映的制度是( )
A.印度种姓制度 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C.西周分封制度 D.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3.“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职,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
主人。”自称“臣下”者的身份最有可能是( )
A.封建农奴 B.封建贵族 C.城市市民 D.基督教徒
4.《三国演义》开篇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缔结条约,三分帝国。这三个帝国后来发展成为下面哪三个国家的雏形( )
①法兰西 ②奥地利 ③意大利 ④德意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人们都说“黑暗的中世纪”。下列关于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标志着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
B.人民把收入的十分之一交给教会,称为“什一税”
C.当时,基督教控制了人们的思想
D.庄园领主与农奴之间的关系以血缘为纽带
6.庄园这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在欧洲逐渐流行始于( )
A.4世纪 B.5世纪 C.7世纪 D.9世纪
7.以下对封建时代西欧庄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西欧庄园中的农民和农奴要向国王缴纳租税
B.庄园的土地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领主的“自营地”,一部分是佃户的“份地”
C.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份地,说明领主与佃户之间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D.西欧庄园中的农民可以通过庄园法庭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
8.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庄园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
②设有专门的工作人员
③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9.10世纪后,西欧工商业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 )
A.生产力的提高 B.交通的发展
C.庄园主的支持 D.大学的创办
10.在中古西欧,市民阶层的形成是伴随着什么事件出现的( )
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B.西欧城市的兴起
C.庄园的逐渐流行
D.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1.封建庄园制度盛行是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特征之一。下列对庄园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
A. 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是平民
B. 大学主宰了庄园中西欧人的精神生活
C. 城市的兴起对封建庄园经济具有瓦解作用
D. 以庄园为基础,西欧确立了相对稳定的种姓制度
12.《欧洲史》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据此,庄园主行使司法权的权力机构是( )
A.公民陪审法庭 B.庄园法庭 C.元老院 D.公民大会
13.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方式在中世纪的西欧乡村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当时最基本的经济社会组织方式。它是( )
A.庄园 B.手工工场 C.租地农场 D.奴隶制种植园
14.中古时期西欧的“Manor”有大块的土地,在土地上耕作的劳动者被称为“农奴”。对英文单词“Manor”解释正确的是( )
A.郡县 B.庄园 C.诸候国 D.城市
15.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下列关于西欧庄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产组织 B.庄园领主的土地称为“份地”
C.庄园领主可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 D.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权益
16.中国先秦时代尤其是西周时代的分封往往是先有爵后有地,而欧洲分封制往往是先有地后有爵。中古时期西欧分封制与中国西周时期分封制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分封的对象不同 B.相差的时间很长
C.维护的制度不同 D.分封的方式不同
17.《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生产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
A.商品经济发达 B.基本自给自足
C.严格禁止竞争 D.以自耕农为主体
18.有大量的文献表明,一旦领主违反惯例规定,同样会受到庄园法庭的处罚,一些庄园法庭甚至作出完全不利于领主的判决。这说明( )
A.庄园法庭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领主的利益
B.庄园法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C.领主可以凭借庄园法庭奴役佃户
D.佃户一直受到领主的剥削压迫
19.城市的兴起对瓦解西欧的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城市自治权 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 D.男女平等权
20.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西欧的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佛罗伦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的。西欧城市的兴起,其影响远比同时期中国宋朝城市深远,主要表现在( )
A.一般是工商业活动中心,规模较小
B.所有城市都通过争取自治的斗争,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C.对瓦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D.产生于封建主或教会土地上,市民阶层兴起,瓦舍出现,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21.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改变了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现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即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次改革给西欧带来的影响是( )
A.组织了日耳曼人的大举入侵
B.使东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代
C.促进了封建制度的形成
D.有利于资本主义兴起
22.根据所学知识及右侧示意图,以下表述最准确的是( )
A.西欧封建制度与西周的封建制度本质相同
B.在西欧封建制度中一个人可能既是封君又是封臣
C.庄园是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经济单位
D.西欧封建制度体现了基于土地的领主与附庸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23.11-12世纪,西欧城市市民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意识强烈,琅城、威尼斯、佛罗伦萨、巴黎、伦敦等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故事在西欧市民间广泛流传,并为市民称颂。这反映出当时( )
A.市民浮躁落后的社会心态
B.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C.市民文化和观念日益消极世俗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24.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西欧的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佛罗伦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的。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
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D.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5.欧洲中世纪后期在封建神学的笼罩下产生了大学的世俗教育。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 教会势力的减弱 B. 城市经济的复兴
C. 传统教育的崛起 D. 更好地传播神学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任何人……和王国的最高领主发生附庸关系时,他或她必须跪在领主之前说:“大人,现在为了某某采邑……我成为你的亲近附庸……拥护您,保卫您,反对一切人……”下面是附庸对其领主应履行的义务:……依领主的召唤,必须去服兵役……必须去勘测土地……必须做在法定地位上应该做的一切其他事务。
材料二
(1)以上材料反映的地区的封建制度确立于何时 领主和附庸实质上是什么关系
(2)材料一反映出领主与附庸之间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请简要概括他们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3)材料二中的情景很容易使人想起800年圣诞节的那一幕,800年的圣诞节接受加冕的皇帝是谁 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被称为什么
2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典编纂委员会,相继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除了英国以外的欧洲各国的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
材料二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民法大全》在世界法学史上的地位。
(2)材料二中“一个古老的国度”指什么 “运注定它只是保存”,它保存了什么
(3)根据材料二,指出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命运给我们的启示。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皇帝不但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而且能采取法律手段排除违法分子的非法行径。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
材料三 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这种艺术繁荣好像是古典的古代的再现,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了。
——[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
请回答:
(1)材料一是6世纪拜占庭镶嵌画——《查士丁尼及其随从》。结合所学谈谈,查士丁尼是什么身份 他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2)分析材料二,为什么查士丁尼一定要编纂法典呢
(3)材料三说明在文化领域拜占庭帝国有什么贡献 这对西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9、很多人都喜欢去欧洲旅游,欧洲历史非常悠久,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漫长的中世纪——封建时期的欧洲。
任务一 【最初的国家】
材料 751年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之子丕平(矮子)在罗马教皇支持下废墨洛温王朝末王并 自立,建立加洛林王朝。他将意大利中部土地赠给教皇作为酬谢,又征服南部高卢,建立庞大帝国 即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在其存在的三个世纪中成为西欧最重要的国家,它是当时西欧的大 国。在它瓦解后,它的组成部分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法国、德国、意大利和其他一些小国。法兰克王 国在查理统治时期达到顶峰,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 称“查理曼帝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法兰克王国和查理曼帝国是什么关系。查理曼帝国最终的结果如何
任务二 【统治时间最长的帝国】
材料二 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东罗马帝国疆域图
(2)在历史上,东罗马帝国是如何建立的 它的首都在哪儿 东罗马帝国被称为拜占庭帝国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9世纪初至11世纪初,拜占庭帝国臻于极盛。阿拉伯作家描写拜占庭的手工艺品时写道:只有中国的工艺品能与之媲美。同时,自欧亚大陆各地区经由君士坦丁堡的货物非常多,它们是黑海地区的奴隶和盐,印度的调味品、香料和宝石,埃及的纸莎草和粮食,中国的丝绸和瓷器以及西方的银、熟铁产品、亚麻布、棉花和毛织品。拜占廷这段显赫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
(3)阅读材料三,归纳拜占庭帝国的繁盛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材料分析其繁盛的因素是什么。
任务三 【帝国的衰亡】
材料四 然而,拜占庭帝国就在这种卓越中洋洋自得,在以后的时日里,它无视西欧在城市出现之后 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而依然陶醉于过去荣誉的光 辉之中。拜占庭人显然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 和做法持续了若干个世纪最终在到处布满贪婪目光的世界里可悲地充当了刀俎之下的一块肥 肉,在1453年灭亡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4)由材料二图可知拜占庭帝国曾经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然而在15世纪中期,却被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它灭亡的原因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任务四 【法学成就】
(5)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请你结合罗马法学成就,以“罗马法制建设”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答案
1-5ABBCD 6-10DACAB 11-15CBABA 16-20CBBAC 21-25CDDDB
26、(1)公元8世纪前期;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2)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3)查理;“查理曼帝国”。
27、⑴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对欧洲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
(2)罗马帝国。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或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化经典)。
(3)封闭保守,故步自封,缺乏创新。
(4)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或不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要学习和吸取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等等)。
28、 (1)东罗马帝国皇帝。组织编纂了《罗马民法大全》。
(2)在查士丁尼看来,法律是治理国家、巩固自身统治的重要手段。
(3)保存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29、(1)继承关系。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2)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帝国建立。君土坦丁堡。
由于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又称为拜占庭,所以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
(3)商业贸易繁荣,手工业发达。 君土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
(4)拜占庭帝国连年遭到外部军事力量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封闭保守。启示:封闭只能导致落后创新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进步的灵魂。
(5)示例:
罗马法制建设
古罗马在法制建设上成就斐然。前5世纪,罗马颁有了 《十二铜表法》,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 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6世纪,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 皇帝之后,组建了法典编纂委员会,先后编成《查士丁法典 《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 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