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秋鄂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期中检查卷(含答案)
班级: 姓名:_______
(总分:100分 耗时:40分钟)
大题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几种物体,导热性能最好的是( )。
玻璃片 B.木片 C.瓷片 D.铁片
下列几种事物不属于热源的是( )。
A.太阳 B.熄灭的火把 C.通电的灯泡 D.正在燃烧的酒精灯3.下列方法能起到散热效果的有( )。
①加快空气的流动。②使用热的良导体。③增大散热面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4.下列关于保温和散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保温是阻止热传导,散热是加快热传导。
B.夏季房屋开窗通风是为了散热。
C.保温效果好的材料其散热效果也好。
D.冬季房屋门窗关闭是为了保温。
5.下列关于太阳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能来源于太阳。
B.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
C.太阳是以热辐射的方式向地球传递能量的。
D.太阳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6.孟德尔选择下列哪种植物做遗传实验?( )
A.向日葵 B.油菜 C.豌豆 D.黄豆
7.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多年前,而在距今( )年前全
部灭绝了。
A.560万 B.5600万 C.6500万 D.650万
8.科学家判断某种恐龙是肉食还是草食,主要观察它的( )。
头骨 B.牙齿 C.四肢 D.躯体
9.下列哪种生物不是远古生物?( )
恐龙 B.剑齿虎 C.亚洲象 D.始祖鸟
10.下列四句俗语中没有遗传含义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C.虎父无犬子。
D.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热传递的三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热源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直接向周围“发射”热,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作_______。
3.发出热量的物体是_______。
4.在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减少热的传递,使物体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就是_______;有时需要使热散失,加快热的传递,使物体的温度尽快地降下来,这就是_______。
5.我们有一些稳定的相貌特征叫作_______,而大部分性状来自于父母。动物在_______、 躯体大小、外形和外貌等方面有稳定的特征,植物的叶、花、_______等在颜色、大小与形状 等方面也有稳定的特征,这些性状是从_______获得的。
6.奥地利遗传学家_______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被后人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7.科学家可以通过观察恐龙_____和______的特点,来推测恐龙的生活习性。
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6分)
1.任何物体都能传递热量。 ( )
2.厨房的铁锅手柄最好用金属材料制作。 ( )
3.物体导热慢,散热也慢。 ( )
4.保温性能好的材料,吸热性能也好。 ( )
5.双胞胎的相貌是完全一样的。 ( )
6.恐龙是一种远古生物,统治地球长达2亿多年。 ( )
7.科学家可以根据地层沉积的动植物等特点,可以推测恐龙的生活环境。
( )
8.科学家只能通过猛犸象化石来研究这种远古生物的特点。( )
四、简答题。(10分)
1.请写出3个生活中常见的热辐射现象。(6分)
2.恐龙为什么会灭绝,请你推测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4分)
五、材料分析题。(14分)
猛犸象非常巨大。猛犸象中已知最大的种类,肩高4.5米以上,重达10-12吨,个别雄性的体重超过12吨,一头成熟的猛犸象,身长达6米,体高约4米,门齿长1.5米左右。
猛犸象源于非洲,早在新石器时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的北部地区,尤其是冻原 ( https: / / baike. / doc / 5363090-5598651.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地带,体毛长,有一层厚脂肪可隔寒,夏季以草类和豆类为食,冬季以灌木、树皮为食,以群居为主。
由于猛犸象身披长毛,可抗御严寒,一直生活在高寒地带的草原和丘陵上。当时的人类与其同期进化,开始还能和平相处,但进化到了新人阶段,还会使用火攻,集体协同作战,捕杀成群的动物和大型的动物,猛犸象就是他们猎取的主要对象。
1.根据上述文字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对的打“√”,错的打“×”。(8分)
①所有的猛犸象都重达12吨。 ( )
②猛犸象与人类有一段同期进化的历史。 ( )
③猛犸象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 )
④人类的捕杀是导致猛犸象灭绝的主要原因。( )
2.右图是非洲象,试比较猛犸象与非洲象有何异同之处?(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几种物体,导热性能最好的是(D)。
A.玻璃片 B.木片 C.瓷片 D.铁片
2.下列几种事物不属于热源的是(B)。
A.太阳 B.熄灭的火把 C.通电的灯泡 D.正在燃烧的酒精灯
3.下列方法能起到散热效果的有(D)。
①加快空气的流动。②使用热的良导体。③增大散热面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4.下列关于保温和散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保温是阻止热传导,散热是加快热传导。
B.夏季房屋开窗通风是为了散热。
C.保温效果好的材料其散热效果也好。
D.冬季房屋门窗关闭是为了保温。
5.下列关于太阳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太阳能来源于太阳。
B.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
C.太阳是以热辐射的方式向地球传递能量的。
D.太阳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6.孟德尔选择下列哪种植物做遗传实验?(C)
A.向日葵 B.油菜 C.豌豆 D.黄豆
7.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多年前,而在距今(C)年前全
部灭绝了。
A.560万 B.5600万 C.6500万 D.650万
8.科学家判断某种恐龙是肉食还是草食,主要观察它的(B)。
A.头骨 B.牙齿 C.四肢 D.躯体
9.下列哪种生物不是远古生物?(C)
A.恐龙 B.剑齿虎 C.亚洲象 D.始祖鸟
10.下列四句俗语中没有遗传含义的是(D)。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C.虎父无犬子。
D.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热源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直接向周围“发射”热,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作热辐射。
3.发出热量的物体是热源。
4.在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减少热的传递,使物体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就是_保温__;有时需要使热散失,加快热的传递,使物体的温度尽快地降下来,这就是_散热_。
5.我们有一些稳定的相貌特征叫作_性状_,而大部分性状来自于父母。动物在__皮毛颜色__、 躯体大小、外形和外貌等方面有稳定的特征,植物的叶、花、_果实__等在颜色、大小与形状 等方面也有稳定的特征,这些性状是从__亲代_获得的。
6.奥地利遗传学家_孟德尔_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被后人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7.科学家可以通过观察恐龙_化石__和__地层__的特点,来推测恐龙的生活习性。
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6分)
1.任何物体都能传递热量。 (×)
2.厨房的铁锅手柄最好用金属材料制作。 (×)
3.物体导热慢,散热也慢。 (√)
4.保温性能好的材料,吸热性能也好。 (×)
5.双胞胎的相貌是完全一样的。 (×)
6.恐龙是一种远古生物,统治地球长达2亿多年。 (√)
7.科学家可以根据地层沉积的动植物等特点,可以推测恐龙的生活环境。
(√)
8.科学家只能通过猛犸象化石来研究这种远古生物的特点。(×)
四、简答题。(10分)
1.请写出3个生活中常见的热辐射现象。(6分)
答:①是在灶台里烧柴火时,坐在边上会感觉到灼烧感。②是太阳的照射,使气温升高。③用烤盘烤肉,使肉类变熟。(此题答案不唯一)
2.恐龙为什么会灭绝,请你推测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4分)
答:此题答案能自圆其说即可。(例如小行星撞击、感染病毒等等)
五、材料分析题。(14分)
猛犸象非常巨大。猛犸象中已知最大的种类,肩高4.5米以上,重达10-12吨,个别雄性的体重超过12吨,一头成熟的猛犸象,身长达6米,体高约4米,门齿长1.5米左右。
猛犸象源于非洲,早在新石器时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的北部地区,尤其是冻原 ( https: / / baike. / doc / 5363090-5598651.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地带,体毛长,有一层厚脂肪可隔寒,夏季以草类和豆类为食,冬季以灌木、树皮为食,以群居为主。
由于猛犸象身披长毛,可抗御严寒,一直生活在高寒地带的草原和丘陵上。当时的人类与其同期进化,开始还能和平相处,但进化到了新人阶段,还会使用火攻,集体协同作战,捕杀成群的动物和大型的动物,猛犸象就是他们猎取的主要对象。
1.根据上述文字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对的打“√”,错的打“×”。(8分)
①所有的猛犸象都重达12吨。 (×)
②猛犸象与人类有一段同期进化的历史。 (√)
③猛犸象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
④人类的捕杀是导致猛犸象灭绝的主要原因。(×)
2.右图是非洲象,试比较猛犸象与非洲象有何异同之处?(6分)
答:不同点:猛犸象长有长毛,非洲象没有;
猛犸象栖息在寒带,非洲象栖息在热带。
相同点:体型巨大;都长长牙;都是群居。
(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