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绿色家园
一、教材分析
随着现在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环保意识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而美术课教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活,
学生的审美力、创造力,让学生学习诺用通过培养美术知识去美化生活,创造生活。本节课就是一课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及探索能力的“综合.探索”领域的课。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植树绿化的重要性,感受不同造型树木带给我们的美感,通过对折、剪纸的方法装扮家园、校园、社区等等,体会利用剪纸的方式美化家园的乐趣,从而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剪纸并不陌生,比如会剪-些简单的造型,如窗花、影子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动手能力也需要增强,因此需要增加些剪纸的难度,比如学习对折、四连折、七连折等一系列剪法,让学生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能发现更多的创作方法,激发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并能运用所学的方式来美化生活,增强自信和成就感。
三、教学目标
1.发现绿色世界的美,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用美术的方式美化生活。
2.学习用折剪的方式表现各种树木,感受不同造型的树木带给我们的美感。
欣赏不同造型树木的美,感受朗纸艺术的魅力,培养度好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折剪的方式表现各种树的造型,培养环保意识。
难点:掌握连折折的各种具体制作方法,剪出造型各异的树。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1.教具:课件。
2.学具:剪刀、剪纸、胶水。
七、教学过程
新课(预计用时3分钟
导入新课
(1) 观看环境污染的图片,感受绿色世界的美好。
教师活动:插放环境污染的图片,最后定格于一张森林和荒地的对比图。
提问:“同学们,这些图片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你喜欢生活在哪个环境中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回答各自对环境污染的恐惧,以及对绿色世界的渴望。
(2)揭示课题:《绿色家园》。
【设计意图】一开场各种环境污染的图片能瞬间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对环污染所造成的后果产生严重的抵触心理,同时通过两张图片的对比,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意识,这也为之后的学习和创作做好了铺垫。
(二)认识造型各异的树木(预计用时5分钟)
欣赏各种树木(图片欣赏)。
1.教师活动:“同学们,既然大家都喜欢这张森林的图片,那不妨让我们走进这片森林,同去呼吸 下新鲜空气,去认识下森林里的各种树木。”
2.学生活动:欣赏各种不同造型的树木(图片上有树的名称)
3.教师活动:提问:“逛了一圈, 刚才你都认识了哪些树,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你能用简单的图形来形容它们的外形吗 ”
4.学生活动:说说认识的树名,同时简单地说说这些树的外形特征(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
5.教师活动:根据学生对这些树木外形的描述,用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标注出这些树的外形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欣赏各种造型不一的树木,知道这些树木的名称,同时能简单地描述树木的外形轮廓,增强学生爱护树木的意识,同时也提高对物体外形轮廓提炼、概述的能力。教师通过学生的描述,用基本形概括出这些树的外形,让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如何用简单的图形对树木的外形进行提炼,为之后的练习做好引导。
(三)小练习(预计用时15分钟)
对称图形的练习。
教师活动:提问:“同学们, 老师想把刚才我们看的树变到我们教室里,美化我们的教室, 你们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那同学们就看看老师的七十二变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样!”
2.教师活动:拿出张绿色的彩纸,对折画半棵树的轮廓,剪下展开贴在黑板上
3.教师活动:提问:“(课件出示对折剪法的步骤图)。请哪棵树来我们教室做客呀 ”
4.学生活动:拿出绿色彩纸尝试对折剪方式明出各种对称型的树。
5.教师活动:选择几件造型各异的优秀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同时选择几件剪法不正确的作品提问:“为什么这棵树是对半分开的呢 ”
6.学生活动:请1-2名学生说说剪错的原因,同时示范正
确的对折剪法。
不对称图形的剪法。
1. 教师活动:拿出件不对称造型树的范作,提问:“这棵不对称的树可以用对折的方式剪吗 ”
2.学生活动:回答:不可以。并说说应如何创作。
3.教师活动:结合学生的反馈做补充说明,同时出示几种
不对称作品。
连折剪法的练习。
1.教师活动:提问:“同学们,老师这里还有些作品很神奇(出示四连折和七连折的作品),你看,这些手拉手的作品可是一次性剪出来的,你们能剪出来吗 ”( 点击课件出示连折剪法的步骤图。)
2.学生活动:尝试连折剪法。
3.教师活动:展示几种剪断或剪错的作品,询问学生其原因。
4.学生活动:由2-3名学生说说剪错的原因,并展示他们成功的作品。
5.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反馈做总的说明,强调容易出现
的错误剪法。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了解对称图形的剪法,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研究错误的原因等等系列的方式,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对称剪的技法。而对于不对称的图形,因为不容易出现剪断的现象,因此教师借用范作的展示,结合学生探究性的解说方式,从而解决不对称图形的技法指导。
同时,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参考,出示几种不同的不对称作品,以满足学生对不对称图形创作思路的需求。连折剪法是在对称剪法的基础上的一种提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的练习和技法上的交流,掌握其剪法的特点。
(四)学生练习(预计用时10分钟)
1.师生活动:教师出示同龄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开拓思路。
最后出示作业要求:
(1)用彩纸进行折、剪,制作不同的树。
(2)与同学一起将折、剪的树木组合成树林或者家园,
2.学生活动:听着舒缓的音乐进行创作。
[设计意图]当学生对折剪方法有所掌握后,再让他们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开拓他们的创作思路,促使他们投入到创作的状态中,同时配以美妙的音乐,让他们能在优美的音乐中安心、静心地进行创作。
(五)作品展示(预计用时5分钟)
1.教师活动:以音乐停下为创作时间停止的表示,要求学生停止创作,并将作品呈现到黑板上。
2.学生活动:采用自评、互评等方式对作品完整度以及创意、工整等方面进行评价。
3.学生活动:将学生作品装裱好摆放在教室里,美化教室。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点评中学会欣赏和进步,懂得通过在作品相互比较中发现他人或自已作品的优缺点,培养学生不骄不躁的学习品质,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和绘画水平。最后将作品通过各种方式展示,让学生创作出来的
作品真正做到美化环境、美化生活、美化心灵,这是美术教育最本质的目的。
(六)课外拓展(预计用时2分钟)
1.教师活动:出示植树节的标志,提问:“谁 知道这是什么标志
2.学生活动:由1- 2名学生说说标志的意义。
3.教师活动:播放植树节图片,同时讲讲植树节的由来。给学生讲讲植树绿化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设计意图] 通过植树节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保护大自然的决心,让美育最终渗透到学生的心里。
八、菜单式教学建议
(一) 导入环节
1.猜谜导入:教师可以出示一 首树的猜谜诗,让学生通过猜谜激起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出各种造型的树木,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2.游戏导入:准备些树的图片,一开始就进入竞那猜游戏环节,猜对的同学可以奖励张树叶签, 激发学生想认识更多树的兴趣,从而顺利进入课堂的学习。
3.表演导入:课前,教师请位学生扮演 棵受伤的小树可以借用服饰加强角色的效果) :来向同学们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引发同学们对人类破坏坏境的愤怒,从而为接下来的内容做好铺垫。
(二)实施环节
1.教师以小组为单位为学生准备些树的剪纸作品,让学生能近距离地欣赏和研究其制作的方法,也可以在每组桌上摆放一盆造型各异的植物,让学生能真实地观察植物的外形特点,同时也能营造绿色教室的氛围,达到环境渗透课堂的效果。
2.可以让学生说说印象深刻的绿色世界,如:生活的社区、去过的公园等,说说这些绿色世界的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给创作提供更多的题材。
(三)作业环节
1.作业建议一:教师事先给每组发放KT板底座块,或者是四开卡纸一张,让学生将作品组合在底板上,可立体也可平面,可以借助画笔添加作品所需要的一些景物,如群山、楼房、河流、人物、社区建筑等等,营造出绿色世界的意境。
2.作业建议二:可以来一场森林环保秀,以小组为单位,
将作品装饰到组内的一名学生身上,在表演过程中每组可派一名代表解说组内这件作品设计的灵感和意图,来一场激情四射的树之秀场。
3.展示建议: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品装饰到相框内,悬挂在校园的任一角落,美化校园,让学生的作品成为校园的一抹沁人心脾的绿意,同时也让环保意识渗透到每位同学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