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小壁虎借尾巴 表格式教学设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1.小壁虎借尾巴 表格式教学设计(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4 17:3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21.小壁虎借尾巴 课时 2 课时
备课人 单位
课前 预习 及 教学 准备 一、课前预习: 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借助语境多读几遍,借助工具书和语境试着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2.再读课文,标出全文的自然段序号,读课文三遍家长签字。 3.借助书籍或网络,自主探索,了解小壁虎尾巴易断、可以再生的特点,及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特点。 二、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PPT。 2.课文识字组词卡片。 3.几种动物的头饰。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1.学会,认识“壁、虎、蚊、蛇、逃、蝇、姨”7个字及有关词语,能用指定的字口头组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途。 3.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发展想象能力。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爱护小动物。
教学 重点 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讲鱼、黄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词句,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了解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途。
教 学 过 程 修 改 建 议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谜语:名字叫做虎,喜爱墙上行,   四肢短又短,专爱吃蚊蝇。 2.学生猜出后。课件出示:壁虎捕捉蚊蝇的画面,使学生了解壁虎的样子。 3.教师板书课题:看看壁虎的外形,再读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 4.教师归疑:(出示) (1)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2)它都向谁借过尾巴?怎么借的? (3)借到了吗?为什么? 5.师: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内容。 【 “壁虎”一词用谜语引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开始新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第1遍读课文,要求遇到生字看清拼音读准确,边读边画出文中有几个自然段。 2.第2遍读课文,指名7个学生,一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把音读准,尽量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读后师生正音。 3.第3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边读边想,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读书、正确预习课文的习惯和能力。】 三、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按要求自学。出示学习要求: (1) 画出本课生字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 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同桌合作,找出新认识的字,纠正读音。 3.师生做“我指你认”识字游戏。生字卡片认字. 4.全班交流识记方法。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于回扣课文内容,总结识字学文中的经验和方法,也便于学习课文内容梳理学习进程。】 四、深入学习,读议课文。 1.为什么借尾巴? (1) 自由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出示课件和判断题。看后判断: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 (2) 假如小壁虎不挣断尾巴,会出现什么情况?从壁虎挣断尾巴,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2.图文对照读课文,思考: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相机出示课件。 (1) 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 用引读法让学生理解第3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和叙述顺序。 教师引读:小壁虎爬到哪?→看见了谁?→它怎么说?→对方怎么回答? (2) 出示句子: 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 小鱼姐姐,把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 引导学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吗”等词语及询问的语气,说明小壁虎十分有礼貌。 小鱼说:“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 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引导学生体会加上“啊”“呢”这些语气词,可以表现小鱼是友好拒绝和因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而为难的心情。 (3) 小鱼为什么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学生做动作理解“拨水”,体会小鱼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出示学习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先学习壁虎爬到哪,看见什么;再学习小壁虎怎么说,小鱼怎么答;最后想想: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壁虎。 【教“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这一段,采用“扶”的办法,初步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 (4) 方法迁移,学习第4-5自然段。 (5) 课件出示第4-5自然段图片,学生练习分角色读好小壁虎和黄牛、燕子的对话。 教师可指导学生做好动作“甩”“摆”,从而体会黄牛、燕子的尾巴都有各自的作用。课件出示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作用 3.突破难点,弄清壁虎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1) 指名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一组反义词, 说说小壁虎心情起先怎么样,后来怎么样。 (2)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从“难过”到“高兴”的心情。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教师指导:壁虎尾巴一挣就断,断了能长出新的来,这叫“再生”。如果尾巴挣不断会发生什么后果?会被蛇吃掉,从而领悟到壁虎 尾巴有自我保护作用。 4.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谁来扮演小壁虎把借尾巴的 经过告诉妈妈,想一想该怎样说? 【本环节教学设计,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通过画面是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有助于理解“摆、掌握、拨、甩”等重点词语的意思。勾画、比较、说说等使学生多方面器官并用,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 三、知识延伸,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 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用处?课下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搜集有关知识,下节课交流。 【这个环节中,以这一知识为载体,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扩大了知识的影响面,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主动地阅读,广泛地阅读。】
板 书 设 计 修 改 建 议
小壁虎借尾巴小鱼(小河边摇拨水)挣断-――借尾巴――老黄牛(大树下甩赶子)―――再生燕子(屋檐下摆掌握方向)
第 二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1.指导生字的书写,总结口字旁的语气词。 2.通过说写的结合,训练学生仿说,仿写的能力。 3.结合课文内容续写故事,练习写作能力。
教学 重点 难点 1.教学重点:仿写词语,并说出一句话。 2.教学难点:结合课文的特点续写课文,注意语气词的运用。
教 学 过 程 修 改 建 议
一、指导书写 1.认读一类生字。 2.给生字组词。教师板书学生的组词。(或课件出示) 3.积累“口”字旁的字,语气词“啊、吗、呢、呀、啦、哪”。 4.指导书写。让学生自己观察,说注意事项。重点指导“姐、哪、呢”的书写。 【到了一年级下学期,大部分学生已掌握一些写字的技巧,不需一个一个指导学生去写,慢慢地可以放给学生自己观察,教师对重点地方做好提醒就可以了。而且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大,根据生字的特点,归类识字,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总结积累。】 二、仿说练习 1.出示词组,观察词语特点,仿说词语,仿写句子。 例:游来游去 鱼儿游来游去 鱼儿在大海里游来游去。 飞来飞去 ( ) 跑来跑去 ( ) 跳来跳去 ( ) 2.出示ppt图片,观察图上的各种动物,你能说出它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吗?孔雀的图片,猴子的图片,啄木鸟的图片,马的图片,松鼠的图片,鲨鱼的图片,豹子的图片. 孔雀尾巴的作用是( ) 猴子尾巴的作用是( ) 马的尾巴的作用是( ) 鲨鱼尾巴的作用是( ) 三、仿写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续写故事:当小壁虎遇到其他的小动物时他会怎样借尾巴?小动物会怎样回答?在续写的时候,注意语言要生动。 【通过仿说词语练习,训练并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积累和运用能力,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 学 反 思
课堂达标训练题
一、拼一拼,写一写。
yì tiáo hé jiè dōnɡ xi jiě jie
( ) ( ) ( )
nǎ li zhènɡ zài fānɡ xiànɡ
( ) ( ) ( )
二、读一读,选一选。
1.小壁虎向( )、( )和( )借尾巴,尾巴没借着,自己又长出了一条( )。
2.小鱼要用尾巴_______,老牛要用尾巴_________,燕子要用尾巴__________。小壁虎的尾巴断了还会再_______一条新尾巴。
三、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来_____去 _____来_____去 _____来_____去
_____来_____去 _____来_____去 _____来_____去
四、加偏旁,再组词
台 ( )( ) 力 ( )(
主 ( )( ) 又 ( )( )
舌 ( )( ) 皮 ( )( )
五、网上搜寻:还有哪些奇怪的动物断了还会长?
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给句子加标点符号。
  1.小壁虎想 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
  2.小鱼说 不行啊 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3.小壁虎借不到尾巴 心里很难过
七、选词填空。
      啊  阿
   1.王( )姨是妈妈的好朋友。
   2.这朵花多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