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升华和凝华 课件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022_2023学年)(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升华和凝华 课件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022_2023学年)(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23 16:5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观察与思考
问题:
水蒸气是否可以直接变成固态的冰呢?
冰是否可以直接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呢?
你知道以下现象形成的原因吗?
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最后没有了
冻结的衣服也能晾干
实验探究
实验:加热碘锤
实验探究
资料:
碘的熔点为 113.60 ℃、沸点为 184.25 ℃,
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可达 400 ℃。
分析论证:
碘真的没经历液态直接变成碘蒸气了吗?
会不会液态物质存在的时间极短,我们没有观察到?
实验探究
实验改进:水浴法加热
实验探究
资料:
碘的熔点为 113.60 ℃、沸点为 184.25 ℃,水的沸点约为 100 ℃。
分析论证:
水浴法加热,温度不能达到碘的熔点,因此碘不可能熔化。看到的紫色碘蒸汽是由固体直接转化的。
升华和凝华
升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升华需要吸热。
凝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需要放热。
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雾凇(树挂)
冬天玻璃上出现的“窗花”
灯泡内壁变黑
知识拓展:干冰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熔点-78.5 ℃。干冰在常温下直接升华为无色的二氧化碳气体。
知识拓展:舞台烟雾从何而来?
知识拓展:干冰“烟雾”之谜
干冰瞬间升华的同时吸收了周围空气的热量,导致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被降温液化成小液滴(“烟雾”)
人工降雨
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弹等向云中播散干冰,因为干冰在空中升华时要大量的吸收热量,使周围的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者凝华成成小冰晶,冰晶下落时遇到暖气流就要熔化成水,就可变成雨点下落到地面。
知识小结
1.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升华过程需要吸热。
2.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1.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夏天,冰棍上面有一层白霜
B.夏天,冰块上面冒白气
C.潮湿的天气里,自来水管外面出汗
D.用久了的灯泡钨丝会变细
课后练习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升华的是( )
A.放在箱子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消失
B.冬天挂在户外的冰冻衣服干了
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
D.放在饮料中的冰块一会儿不见了
3.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冰块受热变成水
B.冬天,松花江两岸的树上出现的“雾凇美景”
C.水露珠在阳光下消失
D.湖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课后练习
4.下列各组物态变化中,都放出热的是( )
A.熔化 液化 凝华
B.汽化 凝华 凝固
C.熔化 汽化 升华
D.液化 凝固 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