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细跳月
1教学目标
1.感受并体验《阿细跳月》五拍子的律动。
2、感受作品民族风格特点,熟悉并演唱《阿细跳月》的主题旋律。
3、听辨《阿细跳月》乐器音色。感受不同力度速度音高都能使乐曲的情绪发生变化。
4了解彝族民俗风情,学会跳月舞蹈。
2重点难点
1、感受并理解《阿细跳月》五拍子的韵律。
2、学生感受不同力度速度音高都能使乐曲的情绪发生变化。
教学难点:1、理解《阿细跳月》五拍子的韵律
教学过程:
导入:
请跟着音乐做律动
刚才那么动听、欢快的歌曲就是彝族歌曲,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彝族,感受它的古老与神秘
这是我们的中国地图,彝族集中分布在哪些省?(云南 四川 贵州)
你能看出这是什么节日吗?(火把节)火把节是这个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他们喜欢手拉手一起来跳舞,那他们跳的是什么舞呢?(阿细跳月的故事)
讲授
1.我国作曲家秦鹏章根据彝族“跳月”这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曲,写了一首《阿细跳月》
2.聆听乐曲是西洋乐器还是民族乐器演奏?
3. 民族乐器分类:
4. 这首乐曲带给你怎样的情绪感受?
5. 音乐让你联想到怎样的画面情景?
主题旋律
请哼唱出印象最深的旋律
出示主题,哼唱主题旋律,找规律(节奏?主音?每句句末是否相同?)
2.唱主题
3.唱主题音乐XX处拍手,勾脚踢腿
分段聆听
第一部分
这一乐段的力度有什么特点?
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是用什么乐器演奏?
再次聆听,边听音乐边模仿吹笛子的动作
第二部分
这一乐段在音区有什么变化?
是用什么乐器演奏?
再次聆听,边听音乐边在每小节最后两拍拍手。
第三部分
这一乐段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是用什么乐器演奏?
同学们说得真好,乐曲的情绪越来越热闹,好像无数的人都来参加跳月了
六、再次聆听全曲,感受曲子
(总结作品主题旋律通过力度和音色变化,不断重复出现而形成)
老师也带来了《阿细跳月》的舞蹈视频(看完后)
我看大家也跃跃欲试,让我们也加入进去吧,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舞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