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的老农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歌曲,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掌握歌曲内容,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练唱,掌握倚音、顿音、波音的演唱技巧,自如的表演歌曲。
知识与技能:学习歌曲《守株待兔的老农夫》,掌握倚音、顿音、波音等相关音乐知识,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且能自然的表演。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学习装饰音,准确的唱出带装饰音的乐句。
教学难点:节奏密集处要吐词清晰,准确把握歌曲情绪。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相关道具。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二、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四年的学习,相信大家都掌握了不少的成语,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玩一个看图猜成语的游戏,请看大屏幕。(出示图片,导入成语“守株待兔”,请同学简要的把成语故事说一说。)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听听把这个成语故事用歌曲的形式表现出来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首歌曲——《守株待兔的老农夫》。
三、感受与欣赏:
师:在欣赏歌曲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情绪是什么样的。
生:回答
师总结:这是一首非常诙谐生动的歌曲,情绪欢快活泼。在歌声中把故事叙事了出来,这也是这首歌最大的特点,富有叙述性。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来听一遍歌曲,边听边找出歌曲中有几种特殊的音乐记号?生:回答
师:总结,歌曲中总共出现了三种装饰音。
学唱歌曲
师利用电子琴范唱前第一段,让同学们思考这些装饰音对歌曲的情绪表现有什么作用?
生:回答
师总结:装饰音的出现让音乐情绪的表现更为生动,更显音乐风趣幽默。
2、展示PPT,分别学习倚音、顿音、波音。
3、师利用电子琴教唱第一段歌曲,注意学生唱准装饰音。
4、师利用电子琴教唱第二段歌曲,注意节奏,一字多音的唱法。
对比学习第一段结尾和第二段结尾两个乐句。
师:请同学观察一下歌曲第一段结尾和第二段结尾的旋律是一样的吗?找出他们的不同(PPT展示两乐句,重点学习八分休止和附点四十六)教师对比示范演唱,学生找出差别加以练习。
学生自己演唱歌曲,教师伴奏,及时指正演唱不准确的地方。
巩固练习
跟着音乐完整的演唱歌曲,注意情感、速度。
拓展练习
进行《演员招募》的游戏,通过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找学生分别扮演农夫、大树、兔子,将歌曲用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请台下的同学帮忙演唱配音,台上同学表演。
感情升华,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演唱这首歌曲,还明白了这首歌曲中想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想要有收获,就必须靠劳动。
课后作业
回家后把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