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卷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7现代文阅读(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怀化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卷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7现代文阅读(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3 20:4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省怀化市三年(2020-2022)小升初语文卷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
07现代文阅读(语段阅读)
一.语段阅读(共8小题)
1.(2020 通道县)课内语段阅读。完成下面各题。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语段选自课文  ,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
(2)语段写了“我”等待时的四件事情是  ,表现了“我”  的心情。
(3)文中划线的句子是  句,这样写的好处是:  。
2.(2022 新晃县)
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疫情汹涌而来。钟南山,在新闻节目中公布疫情信息,这个①家家户户都知道的名字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其素描画像随之“刷屏”。当84岁高龄的钟爷爷讲到“相信武汉能够过关,武汉是
一座英雄的城市”时,②  。
(1)句①中划线处内容可换成成语:  
(2)用神态描写的方法在②处续写句子。
(3)病毒无情,人间有爱。抗疫期间涌现了许多英雄,请准确写出一位英雄的名字:  。
3.(2020 中方县)现代文阅读。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指出它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
①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②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选  ,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  。
(2)作者列举了生活中的哪四个生活细节描述出时间来去匆匆?
例:躺在床上休息      
(3)与选文内容表达的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
A.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B.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C.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2021 通道县)课内语段阅读。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A】,【B】。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这段文字选自哪个经典名篇?  
(2)在【A】【B】两处补充句子。
【A】  
【B】  
(3)结合这段话的内容,给这段话拟一个小标题。  
(4)“人民”一词在这段文字中出现了5次,在全文中出现了17次。联系全文内容,从这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2022 新晃县)品读语段,运用语言。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那个星期天》节选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用横线划出来。
(2)围绕这句话,作者列举了  、  、  、  的事例,真实自然地表达了“我”  的情感。
(3)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修辞手法,写出我  的心情。
6.(2022 会同县)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一)觉醒年代
剧情简介:《觉醒年代》这部剧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①  的历史画卷。陈独秀推行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的思想。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建党作了重要准备。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传播介绍新思想,探索改造社会的道路。这些伟人生平的②  因为这部剧而变得鲜活、饱满起来。伟人们的③  是他们留下的特有“印记”,而我们此刻的美好生活也正是这部剧未拍的“续集”。
(二)一稻济世,万家粮足
袁隆平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面对当时的饥荒,他立志要用农业科学技术去击败饥饿的威胁。对于杂交水稻的探秘,袁隆平总是百折不挠,一往无前。为了培育高产水稻,他守在田里,几乎不分昼夜。终日忍受太阳暴晒,即使刮风下雨,他也不曾躲避,时常戴着一顶破斗笠,留在田里,死盯死守。他也很较真,再高的田埂、再陡的斜坡,都要爬一爬,把试验田看个仔细。(1)每次来到田间,他都要掰开禾苗细心查看,细数谷粒个数。他还时常一边抚摸稻穗,一边和它对话,甚至在劳作之余还为稻谷拉小提琴。他曾说:“我一直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世界梦。”就这样,袁隆平用他的科学实践,揭开了杂交水稻大面积种植的序幕。
(三)披肝沥胆,医者仁心
吴孟超是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他的名字总是和“奇迹”相连,被称为“当代神医”。
1975年,一个挺着大肚子的男子在家人搀扶下,点名要找吴孟超。经检查确认这是一个罕见的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吴孟超带着助手查阅了国内外大量资料,反复推敲后制订了周密的手术方案。早上8点30分,手术开始了。当切口完全打开时,一个装满鲜血、蓝紫色的巨大瘤体赫然呈现在眼前。(2)吴孟超定了定神,沉着地切断一根血管,并立即止血,又切断一根血管,再止血,小心翼翼地剥离瘤体。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吴孟超重复着这些动作。助手们看着他,大气都不敢出。要知道手术刀只要稍稍碰破哪怕是一点点瘤体,鲜血立即会喷涌而出。晚上8点30分,吴孟超顺利完成了手术!后来,这个患者健康生活了30多年,这个方案也被肝脏外科界奉为经典。
1983年,一对渔民夫妇抱着4个月的女婴求救吴孟超。吴孟超很快断定女婴得的是“肝母细胞瘤”。这是一种少见恶性肿瘤。吴孟超和同事们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有惊无险地从孩子肝脏上切下重达600克的肿瘤。十天后,孩子出院。
几十年来,吴孟超凭着过人的智慧和胆识,在肝脏的方寸之地破译生命密码,创造了中国肝胆外科无数个第一。面对荣誉,吴孟超说:“我看重的不是创造奇迹,而是救治生命。医生要用自己的责任心,帮助一个个病人渡过难关!”
(1)结合语境,将下列成语填到语段(一)中合适的位置。
A.丰功伟绩B.舍己为公C.波澜壮阔
(2)上述人物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请结合以上材料内容完成表格。
人物姓名 主要贡献
陈独秀 推行新文化运动
李大钊 ①  
②   创办《湘江评论》
袁隆平 ③  
④   创造中国肝胆外科无数个第一
(3)语段(三)以一详一略两个事例写吴孟超的高超医术,请简要概括事例内容。
详写事例:  
略写事例:  
(4)一言一行展性情,一颦一笑显内心。品读语段中画线句子(1)(2),通过动作、神态感受人物内心,试写出人物当时的想法。
句子(1)  
句子(2)  
(5)革命信念是先辈的指引,“医食无忧”是两位院士的初心。他们都给这个时代留下了不朽的印记。谁能成为你心中的时代印记呢?请结合他(她)的事迹,说说理由。
“时代印记”人物推荐卡
推荐人物:  
推荐理由:  
7.(2022 会同县)材料一:低碳生活是指减少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生活态度,许多国家都积极参与到低碳行动中。被评为最环保国家的芬兰,可再生能源已经占整体能源利用的25%,有1300多家环保类企业运用“减排技术”减少了50%的空气悬浮颗粒物。
材料二: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3年起,将全国节能宣传周第三天设立为“全国低碳日”,宣传标识如图。
(1)为了解“什么是低碳生活”,我会先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二)。“低碳生活”是指  这段材料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
(2)观察“全国低碳日”宣传标识,对其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内圈三个人是由字母“D”和“T”变化而来,是“低碳”两个汉字的首字母。
B.内圈三个人手拉手的图案,意在告诉我们一定要团结友爱,让友谊天长地久。
C.内圈下半部分设计成地球的形状,看着又像一艘船,代表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推动低碳发展,保护地球气候。
(3)低碳不仅是国家的事情,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以下行为与宣传主题相符合的是  。(多选)
A.周末出游时,小明让爸爸开着私家车去目的地。
B.每天上学放学时,文文都坚持坐公交车,不让爸爸开车接送。
C.对于短距离的路程,妈妈一般都选择步行。
8.(2022 洪江市)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1)此文段选自  ,作者是  。
(2)这个片段主要写腊八时的习俗:  、  。
(3)请在片段中找出一个谚语:“  ”,这个谚语说明了  。
(4)“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这个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呢?
  
(5)“色味双美”的意思是  都很好,请用横线画出描写腊八蒜色味双美的句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段阅读(共8小题)
1.(2020 通道县)课内语段阅读。完成下面各题。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语段选自课文 《那个星期天》 ,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史铁生 。
(2)语段写了“我”等待时的四件事情是 跳房子、看云彩走、拨弄蚁穴、翻看画报 ,表现了“我” 在等待中的无聊、无奈 的心情。
(3)文中划线的句子是 排比 句,这样写的好处是: 增强表达效果,写出“我”等待时的无聊与孤独 。
【解答】(1)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语段选自课文《那个星期天》,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史铁生。
(2)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可知,语段写了“我”等待时的四件事情,分别是:跳房子、看云彩走、拨弄蚁穴、翻看画报,表现了“我”在等待中的无聊、无奈的心情。
(3)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阅读句子“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可知,这句话连用多个“想象”,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强表达效果,写出“我”等待时的无聊与孤独。
故答案为:
(1)《那个星期天》史铁生;
(2)跳房子、看云彩走、拨弄蚁穴、翻看画报表现了“我”在等待中的无聊、无奈;
(3)排比增强表达效果,写出“我”等待时的无聊与孤独。
2.(2022 新晃县)
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疫情汹涌而来。钟南山,在新闻节目中公布疫情信息,这个①家家户户都知道的名字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其素描画像随之“刷屏”。当84岁高龄的钟爷爷讲到“相信武汉能够过关,武汉是
一座英雄的城市”时,② 他神情肃穆,嘴唇紧抿,眼中饱含泪水和担忧 。
(1)句①中划线处内容可换成成语: 家喻户晓 
(2)用神态描写的方法在②处续写句子。
(3)病毒无情,人间有爱。抗疫期间涌现了许多英雄,请准确写出一位英雄的名字: 李兰娟 。
【解答】(1)本题考查成语识记。家喻户晓:意思是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2)本题考查了补充句子。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结合内容及图画理解,如:当84岁高龄的钟爷爷讲到“相信武汉能够过关,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时,他神情肃穆,嘴唇紧抿。眼中饱含泪水和担忧。
(3)本题考查课外搜集与积累。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对打赢这场战役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第一个提出“武汉封城”的人,奋战在抗疫一线,呕心沥血,带领团队研发疫苗。陈薇:中国工程院院士,生化专家,病毒终结者,缩短核酸检测时间,加快了确诊速度。张文宏: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更像是一个医术高超的心理治疗师,他在和人们调侃的同时医治着疫情带给人们心灵的创伤,“最有效的药物是什么?人的免疫力”“你在家隔离也是战士,病毒都给你闷死了”成为抗疫的名句。
故答案为:
(1)家喻户晓;
(2)他神情肃穆,嘴唇紧抿,眼中饱含泪水和担忧;
(3)李兰娟。
3.(2020 中方县)现代文阅读。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指出它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
①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②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选 ① ,使用了 拟人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 把时间的流动表现的具体可感。说明太阳移动得快,表达了感慨之情 。
(2)作者列举了生活中的哪四个生活细节描述出时间来去匆匆?
例:躺在床上休息 洗手  吃饭  睡觉 
(3)与选文内容表达的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C .
A.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B.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C.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解答】(1)考查了修辞手法的辨析。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指出它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即可。如①,把“太阳”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把时间的流动表现的具体可感。说明太阳移动得快,表达了感慨之情。
(2)考查了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结合句子“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可知答案。
(3)考查了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阅读阅读可知,选文主要写了时间流逝得很快,我们应该珍惜时间。故与选文内容表达的意思相同的一句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故答案为:
(1)①拟人把时间的流动表现的具体可感。说明太阳移动得快,表达了感慨之情;
(2)洗手吃饭睡觉;
(3)C。
4.(2021 通道县)课内语段阅读。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A】,【B】。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这段文字选自哪个经典名篇? 《为人民服务》 
(2)在【A】【B】两处补充句子。
【A】 不管是什么人 
【B】 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3)结合这段话的内容,给这段话拟一个小标题。 为人民利益而服务。 
(4)“人民”一词在这段文字中出现了5次,在全文中出现了17次。联系全文内容,从这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们革命队伍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解答】(1)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这段文字选自《为人民服务》。
(2)考查学生对文章原文的掌握。学生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填空即可。示例:【A】不管是什么人;【B】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3)考查学生拟写标题的能力。学生阅读文段可知,这段话主要写了我们要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故标题可为:为人民利益而服务。
(4)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人民”一词在这段文字中出现了5次,在全文中出现了17次。联系全文内容,从这个词语中,我体会到了我们革命队伍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故答案为:
(1)《为人民服务》;
(2)【A】不管是什么人;【B】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3)为人民利益而服务。
(4)我们革命队伍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2022 新晃县)品读语段,运用语言。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那个星期天》节选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用横线划出来。
(2)围绕这句话,作者列举了 跳房子 、 看云彩走 、 拨弄蚁穴 、 翻看画报 的事例,真实自然地表达了“我” 焦急与兴奋 的情感。
(3)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排比 修辞手法,写出我 无聊、孤独 的心情。
【解答】(1)考查段落中心句。通读段落,可知本段围绕“这段时光不好挨”来写,故此句为本段的中心句。
(2)考查段落主旨。通读段落,可知本段列举了跳房子、看云彩走、拨弄蚁穴、翻看画报的事例,真实自然地表达了“我”焦急与兴奋的情感。
(3)考查修辞手法及作用。文中列举了4个“想象”的相同句式,为排比的修辞,写出了“我”无聊、孤独的心情。
故答案为:
(1)这段时光不好挨。
(2)跳房子看云彩走拨弄蚁穴翻看画报焦急与兴奋;
(3)排比无聊、孤独。
6.(2022 会同县)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一)觉醒年代
剧情简介:《觉醒年代》这部剧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① C 的历史画卷。陈独秀推行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的思想。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建党作了重要准备。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传播介绍新思想,探索改造社会的道路。这些伟人生平的② A 因为这部剧而变得鲜活、饱满起来。伟人们的③ B 是他们留下的特有“印记”,而我们此刻的美好生活也正是这部剧未拍的“续集”。
(二)一稻济世,万家粮足
袁隆平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面对当时的饥荒,他立志要用农业科学技术去击败饥饿的威胁。对于杂交水稻的探秘,袁隆平总是百折不挠,一往无前。为了培育高产水稻,他守在田里,几乎不分昼夜。终日忍受太阳暴晒,即使刮风下雨,他也不曾躲避,时常戴着一顶破斗笠,留在田里,死盯死守。他也很较真,再高的田埂、再陡的斜坡,都要爬一爬,把试验田看个仔细。(1)每次来到田间,他都要掰开禾苗细心查看,细数谷粒个数。他还时常一边抚摸稻穗,一边和它对话,甚至在劳作之余还为稻谷拉小提琴。他曾说:“我一直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世界梦。”就这样,袁隆平用他的科学实践,揭开了杂交水稻大面积种植的序幕。
(三)披肝沥胆,医者仁心
吴孟超是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他的名字总是和“奇迹”相连,被称为“当代神医”。
1975年,一个挺着大肚子的男子在家人搀扶下,点名要找吴孟超。经检查确认这是一个罕见的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吴孟超带着助手查阅了国内外大量资料,反复推敲后制订了周密的手术方案。早上8点30分,手术开始了。当切口完全打开时,一个装满鲜血、蓝紫色的巨大瘤体赫然呈现在眼前。(2)吴孟超定了定神,沉着地切断一根血管,并立即止血,又切断一根血管,再止血,小心翼翼地剥离瘤体。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吴孟超重复着这些动作。助手们看着他,大气都不敢出。要知道手术刀只要稍稍碰破哪怕是一点点瘤体,鲜血立即会喷涌而出。晚上8点30分,吴孟超顺利完成了手术!后来,这个患者健康生活了30多年,这个方案也被肝脏外科界奉为经典。
1983年,一对渔民夫妇抱着4个月的女婴求救吴孟超。吴孟超很快断定女婴得的是“肝母细胞瘤”。这是一种少见恶性肿瘤。吴孟超和同事们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有惊无险地从孩子肝脏上切下重达600克的肿瘤。十天后,孩子出院。
几十年来,吴孟超凭着过人的智慧和胆识,在肝脏的方寸之地破译生命密码,创造了中国肝胆外科无数个第一。面对荣誉,吴孟超说:“我看重的不是创造奇迹,而是救治生命。医生要用自己的责任心,帮助一个个病人渡过难关!”
(1)结合语境,将下列成语填到语段(一)中合适的位置。
A.丰功伟绩B.舍己为公C.波澜壮阔
(2)上述人物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请结合以上材料内容完成表格。
人物姓名 主要贡献
陈独秀 推行新文化运动
李大钊 ① 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② 毛泽东  创办《湘江评论》
袁隆平 ③ 揭开了杂交水稻大面积种植的序幕 
④ 吴孟超  创造中国肝胆外科无数个第一
(3)语段(三)以一详一略两个事例写吴孟超的高超医术,请简要概括事例内容。
详写事例: 为病人切除罕见的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 
略写事例: 为四岁女婴切除恶性肿瘤。 
(4)一言一行展性情,一颦一笑显内心。品读语段中画线句子(1)(2),通过动作、神态感受人物内心,试写出人物当时的想法。
句子(1) 袁隆平当时想:稻谷好好长吧,到你增产了,我会把你推广到世界上,让全世界人都不挨饿。 
句子(2) 吴孟超当时想:我要尽最大努力为病人切除这个血管瘤,一定细心,沉着,来不得丝毫马虎,无论多长时间,也要争取手术成功。 
(5)革命信念是先辈的指引,“医食无忧”是两位院士的初心。他们都给这个时代留下了不朽的印记。谁能成为你心中的时代印记呢?请结合他(她)的事迹,说说理由。
“时代印记”人物推荐卡
推荐人物: 钟南山 
推荐理由: 因为他是抗议英雄,当武汉疫情疫情蔓延,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时,他,钟南山挂帅出征,“逆行”武汉,是最年长的逆行者。是为抗击疫情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 
【解答】1.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通读语段(一),根据本题给出的选项可知,语段(一)中应依次选填序号为C、A、B。
2.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通读语段可知,语段中的人物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根据语段内容材料内容可完成表格如下:
人物姓名 主要贡献
陈独秀 推行新文化运动
李大钊 ①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②毛泽东 创办《湘江评论》
袁隆平 ③揭开了杂交水稻大面积种植的序幕
④吴孟超 创造中国肝胆外科无数个第一
3.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通读语段(三)可知,本段以一详一略两个事例写吴孟超的高超医术,可简要概括如下:
详写事例:为病人切除罕见的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
略写事例:为四岁女婴切除恶性肿瘤。
4.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文中的画线句子(1)“每次来到田间,他都要掰开禾苗细心查看,细数谷粒个数。他还时常一边抚摸稻穗,一边和它对话,甚至在劳作之余还为稻谷拉小提琴”通过动作、神态可感受人物内心,袁隆平当时想:稻谷好好长吧,到你增产了,我会把你推广到世界上,让全世界人都不挨饿。句子(2)“吴孟超定了定神,沉着地切断一根血管,并立即止血,又切断一根血管,再止血,小心翼翼地剥离瘤体。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吴孟超重复着这些动作。助手们看着他,大气都不敢出”通过动作、神态感受人物内心,吴孟超当时想:我要尽最大努力为病人切除这个血管瘤,一定细心,沉着,来不得丝毫马虎,无论多长时间,也要争取手术成功。
5.考查对知识的拓展。通读语段(二)和语段(三)可知,两位院士都给这个时代留下了不朽的印记。在我心目中留下时代印记的还有钟南山,因此,我做了“时代印记”人物推荐卡如下:
推荐人物:钟南山
推荐理由:因为他是抗议英雄,当武汉疫情疫情蔓延,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时,他,钟南山挂帅出征,“逆行”武汉,是最年长的逆行者。是为抗击疫情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
故答案为:
1.CAB;
2.①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②毛泽东③揭开了杂交水稻大面积种植的序幕④吴孟超;
3.为病人切除罕见的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为四岁女婴切除恶性肿瘤;
4.(1)袁隆平当时想:稻谷好好长吧,到你增产了,我会把你推广到世界上,让全世界人都不挨饿(2)吴孟超当时想:我要尽最大努力为病人切除这个血管瘤,一定细心,沉着,来不得丝毫马虎,无论多长时间,也要争取手术成功;
5.钟南山因为他是抗议英雄,当武汉疫情疫情蔓延,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时,他,钟南山挂帅出征,“逆行”武汉,是最年长的逆行者。是为抗击疫情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
7.(2022 会同县)材料一:低碳生活是指减少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生活态度,许多国家都积极参与到低碳行动中。被评为最环保国家的芬兰,可再生能源已经占整体能源利用的25%,有1300多家环保类企业运用“减排技术”减少了50%的空气悬浮颗粒物。
材料二: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3年起,将全国节能宣传周第三天设立为“全国低碳日”,宣传标识如图。
(1)为了解“什么是低碳生活”,我会先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二)。“低碳生活”是指 减少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这段材料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 、 列数字 。
(2)观察“全国低碳日”宣传标识,对其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B 
A.内圈三个人是由字母“D”和“T”变化而来,是“低碳”两个汉字的首字母。
B.内圈三个人手拉手的图案,意在告诉我们一定要团结友爱,让友谊天长地久。
C.内圈下半部分设计成地球的形状,看着又像一艘船,代表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推动低碳发展,保护地球气候。
(3)低碳不仅是国家的事情,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以下行为与宣传主题相符合的是 BC 。(多选)
A.周末出游时,小明让爸爸开着私家车去目的地。
B.每天上学放学时,文文都坚持坐公交车,不让爸爸开车接送。
C.对于短距离的路程,妈妈一般都选择步行。
【解答】1.考查根据材料内容填空。通读两则材料可知,为了解“什么是低碳生活”,我会先重点阅读材料一,“低碳生活”是指减少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这段材料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
2.考查对“全国低碳日”宣传标识内容的理解。通读材料二和“全国低碳日”宣传标识图,结合本题中的各项说法可知,A、C项对“全国低碳日”宣传标识其含义理解正确。B项“内圈三个人手拉手的图案,意在告诉我们一定要团结友爱,让友谊天长地久”理解错误,这样理解与提倡的低碳生活主题无关。故选B。
3.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通读材料内容,结合本题中的各项说法可知,题目中与宣传主题相符合的是B.“每天上学放学时,文文都坚持坐公交车,不让爸爸开车接送”和C.“对于短距离的路程,妈妈一般都选择步行”。A.“周末出游时,小明让爸爸开着私家车去目的地”与宣传主题不符合,因为这种做法不环保,不属于低碳生活。故选B、C。
故答案为:
(1)减少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举例子列数字;
(2)B;
(3)BC。
8.(2022 洪江市)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1)此文段选自 《北京的春节》 ,作者是 老舍 。
(2)这个片段主要写腊八时的习俗: 熬腊八粥 、 泡腊八蒜 。
(3)请在片段中找出一个谚语:“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这个谚语说明了 腊八这一天非常寒冷 。
(4)“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这个句子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呢?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形象地说明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品种多。 
(5)“色味双美”的意思是 颜色和味道 都很好,请用横线画出描写腊八蒜色味双美的句子。
【解答】1.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此文段选自《北京的春节》,作者是老舍。
2.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这个片段主要写腊八时的习俗: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3.考查学生对谚语的理解。阅读句子“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可知,这个谚语说明了腊八这一天非常寒冷。
4.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可知,这句话把“粥”比作“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形象地说明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品种多。
5.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色味双美”的意思是颜色和味道都很好。阅读句子“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可知,这句话是描写腊八蒜色味双美的句子。
故答案为:
1.《北京的春节》老舍;
2.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3.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腊八这一天非常寒冷;
4.比喻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形象地说明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品种多;
5.颜色和味道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同课章节目录